2024/07/05
一個人的永續|永續的模樣
在【殺頭的「生意」非生意】與【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談到國際上的永續目標,也談了企業的永續指標,那對個人而言呢? 每次在談永續時,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環保的問題,好像「不」永續就是指環境被破壞,但其實無法永續的原因,可能不全然都是環境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簡單、更貼近生活,我們就從離生活比較近的事情來舉個例吧! 以「培養興趣」這件事來說,它不論是對大人或小孩都能帶來不少的好處,像是能幫助我們去探索自己、讓生活變得更充實與豐富、提升自我的認同與自信⋯⋯等等。聽起來這件事好處真的不少,但從坊間充斥著各種教人如何培養興趣的書籍與資料,我們就不難發現到,培養興趣雖然好處多多,但要能持續做下去好像又沒這麼簡單。 興趣聽起來好像是一件做了會高興,而且還很有趣的事,那為什麼還會無法持續進行呢? 我們把這些無法讓人持續的成因,分成心理、生理與外部這三個層面來看。 在心理層面,要對一件事持續保有熱情,真的是不容易,當這件事失去新鮮感、挑戰太簡單或太困難、回饋的機制太慢、受到身旁的人反對,甚至行為被定價之後,都有可能讓人無法持續。即使我們對外跟別人說這是我的「興趣」,但在空閒時也不太會去做,缺乏可以持續進行的動力。(裡面的心理機轉,我還不太能用三言兩語說清楚,但有興趣的人,不妨去看看《心流》、《原子習慣》、《恆毅力》這些的書籍~) 在生理層面,要能持續做一件事,當然這件事情本身必須要對身體是有益,或是說對身體是沒有太大負擔的,不然就算對這件事的熱情不減,也還是有可能因為身體上的負擔或負荷太大,而無法持續,不過若只是體能與肌力上還無法負擔,倒是可以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成。 而在外部層面,則可能與維持這件事的「成本」有關,像是要維持這件興趣需要的代價(這樣好像說的有點重XD)是什麼?有些興趣可能需要付出的是金錢上的成本、有的則是時間上的成本、有或者是環境上的成本,因為每個人在意的事情不同,對於這些「成本」換成的「代價」,感受自然也會不同。 以「培養興趣」作為例子來看,就會發現「環境」也只是能否持續的一個面向而已,還記得上一篇【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裡提到的永續思維轉換,以同心圓描繪出的永續藍圖,換句話說,我們的收入來源(經濟),不能是世界上其他人的血汗(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與行為(社會),也不能造成自然的危害(環境)。 這樣講起來,好像期望生活要能永續,我們的日常就得步步為營,但是這樣的標準好高、好難呀~而且永續涉及的層面太廣,如果一下子要關注這麼多的事,生活真的會變的很難過(這樣太不永續),所以要怎麼永續要怎麼做才好呢? 我的建議是從自己最有感覺的事情著手,而且不論這件事是大或小,是個人、社會或環境,像是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維持身體健康、幫助需要的人、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都可以,但要有意識的覺察,或紀錄自己是否真的有持續執行這件事,當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它會像漣漪一樣往外擴散,像是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會注意好的飲食,可能慢慢地就會去注意這些食材的生產方式,而身邊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雖然這個方式很慢,但是比較能讓我們堅持做下去,而也只有堅持做下去,我們才有機會真的改變現有的情況,讓人與人、人與萬物、人與自然能迎來和諧共生的那一天,你心中的永續又是什麼模樣呢?
2024/07/01
企業永續指標ESG|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
上一篇【企業永續指標ESG|殺頭的「生意」非生意】我們談到了企業社會責任(CSR),這次我們來談談永續目標(SDGs)與企業永續指標(ESG)。 這幾年有在關注國際動態的話,應該對「永續目標」這個詞彙並不陌生,為什麼永續目標會在國際會議上常常出現,甚至是各目標的小圖示,也常常在許多不同的地方被標示與使用,永續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就簡單的說明一下好了~ 永續目標是什麼? 現在常聽到的永續目標,是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的《2030 永續發展議程 》中,所提出的 17 個目標項目,用意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明確的指標,呼籲所有國家要採取具體的行動,並透過檢視這些項目與問題,讓人與地球的現在和未來都能和平共榮。若真要追溯它的起源,或許可以從1972年的斯德哥爾摩宣言談起,或是1992年在巴西里約的那一場地球高峰會,簽署《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奠定現在永續發展的基礎。(對這段歷程發展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聯合國的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有相關的資料可以瀏覽) 在永續目標的17個項目裡,涵蓋了永續涉及到的三個主要面向:社會、經濟及環境。像是社會面就可以對應到貧窮、飢餓、健康⋯⋯等;經濟面可以對應到能源、就業、工業⋯⋯等;環境面則可以對應到氣候變遷、海洋與陸域生態。 而說到社會、經濟及環境這三個面向,你有沒有聯想到在〈殺頭的「生意」非生意〉這片文章中,我們有談到約翰・艾金頓的三重底線概念呢?(可以回上一篇複習一下:)沒錯,其實這兩者所談的永續是同一件事情,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在《2030 永續發展議程 》中訂出的永續目標(SDGs),對象是給各國的政府,所以涵蓋的層級比較廣,甚至包含到國家政策與立法的部分,而三重底線的目標對象是企業。 雖然三重底線有提到企業對環境、社會與經濟的責任,但這樣的「責任」具體而言是什麼,卻沒有提出很明確的作法與指引,所以在 2004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就提出了ESG的概念,用來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前情提要了這麼久,終於要來說企業永續指標ESG了) 是什麼永續目標? ESG這三個英文字,分別就是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透過揭露企業在這三個面向的管理情況(永續報告書),提供大眾來評估企業是否有負起想對應、合理的責任,管理上會有需要質化、量化的數據,也有針對實際作為上的描述性文字,輔以說明企業在這些部分的管理方式。所以不少人會說企業社會責任(CSR)是在談永續的概念,而企業永續經指標(ESG)則是其中一種具體的指引與衡量方式。 環境面: 企業需要檢視生產與服務的過程裡,對環境的衝擊與危害。目前評估的重點在碳排放量、污染與廢棄物管理、回收,以及生物多樣性維護措施⋯⋯等等。 社會面: 企業需要回應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在生產的同時也負起社會層面的責任。目前評估的重點在內部員工的福祉、職場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對當地社區的回饋⋯⋯等等。 公司治理面: 企業需要考量自身的營收、商譽、風險以及未來發展。目前評估的重點在企業的財務狀況、董事名單、投資人權利、產業發展、內外部的風險管理⋯⋯等等。 從三重底線走到ESG,雖然在永續發展的原則與概念上(三者兼顧)是相似的,但在思維上其實有很大的調整,早期認為社會、經濟、環境三者同等重要,所以是各自獨立且等大的圓。而現在的永續思維上,認為經濟發展是仰賴社會所乘載,並以追求人類福祉為目的,所以經濟發展不能大於社會;而人類社會發展是仰賴自然所給予,並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的,所以社會發展不能大於環境。 不知道大家心中永續的未來,長的是什麼模樣? 而現在的永續之道跟你想的模樣相似嗎? 17項永續目標(SDGs) 消除貧窮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消除飢餓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健康與福祉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優質教育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性別平等 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淨水與衛生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的起、可靠的、永續的,以及現代的能源 就業與經濟成長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消弭不平等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永續城鄉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責任消費與生產 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氣候行動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2024/06/28
企業永續指標ESG|殺頭的「生意」非生意
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點出商場上的現實,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如果賺不到錢那還做什麼生意?所以為了賺錢,用盡各種手段也無妨⋯⋯。 (等等,上面這段話怎麼聽起來怪怪的。沒錯,我也覺得那只是用文字在包裝一件壞事罷了) 1923年,英國學者奧利佛・薛爾頓(Oliver Sheldon),在進行企業考察時,提出企業在道德層面上,應該也要肩負起部分的社會責任,並在他的著作《管理哲學》中,提出了企業的道德與社會責任的概念。而現在常用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一詞,則源至美國經濟學家霍華德.鮑文(Howard Bowen),於1953年出版的《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一書中。 鮑文認為企業的行為應該要符合社會價值觀,以及整體的社會目標,並且不只是在道德的層次上,而是企業有實際的「義務」要做到這些事,但這時候企業社會責任都還只是自願、自發性的行動。到了1979 年,美國喬治亞大的教授,阿奇・卡羅爾(Archie Carroll),把具體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四種責任架構起金字塔形式的圖像,由下到上分別為:經濟、法律、倫理、慈善,可以看得出來此時的企業社會責任,還是圍繞在經濟與社會的面向。 直到1997年,英國學者約翰・艾金頓(John 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在強調企業在追求利潤時,必須考量到企業對環境、社會與經濟的責任,所有的發展都應該建立顧及這三個面向的底線上,才能在環境、社會與經濟上共存共榮。若是跨過這些底線,企業的經營就會出問題:像是環境被消耗與破壞、剝削勞工與社會對立、還有營運上的危急⋯⋯等等。而這個概念,也可說是讓企業的社會責任導向永續經營的基礎,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要來要繼續談的內容。 快速看完企業社會責任的前世今生後,我想稍微分享我看見的發展歷程與潛在的問題。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與觀念剛被建立時,有許多企業舉辦慈善晚會、公益活動的動機是希望透過提升企業形象,獲得社會的支持,創造更多的「利潤」。但這件事在本質上,還是圍繞著「獲利」在推動,所以這些行為反而很像企業的對外宣傳行銷,而且如果缺乏「獲利」這類的外部誘因,企業便很難繼續執行這件事。 而且把企業的資助、回饋方式,當成是補償環境或社會的機制,那其實並不會真正改善環境與社會的問題,只要企業的獲利或生產模式,依舊是在消耗自然資源與環境,或是犧牲勞工權益來獲取利潤,那這些資助與回饋就只是九牛一毛罷了,漂白或漂綠的企業,若沒有被消費者察覺,那就會讓這個過程繼續循環,問題也就持續被惡化。 回到開頭的那段話吧!對我來說,殺頭的「生意」未必真的是筆「生意」,那就只是用生意來美化了惡行,難道我們會把「詐騙」的行為,當成是一份工作或買賣嗎?拿錢做壞事絕不能被稱為生意,不然不拿錢做壞事,難道還可以說自己在做「志工」? 是時候好好來檢視我們的消費行為,以及企業的生產模式了,不然這個世界的是非黑白也會越變越模糊呀!
2024/06/24
氣候變遷會讓海流停止?
聽過全球暖化會讓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北極熊熊無家可歸。但你知道這還可能導致「洋流」罷工嗎? 從地球的生命尺度來看,洋流確實曾經緩慢到幾乎停止。而在洋流停止的期間,地球的氣候環境又長成了什麼樣子呢? 點擊連結看全文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第37期電子報的海洋科普單元 陳韋宏/繪 仙女木 Dryas octopetala 是一種薔薇科的開花植物,一般生長在寒冷的高緯度或是高山上,可說是分布於寒帶的植物,然而地質學家卻在低緯度的古老地質中,發現到仙女木的花粉與化石,間接印證了當時地球的氣候,絕對是比現在寒冷許多。除了有生物的證據之外,地質學家在分析全球各地採集到的冰芯、沈積物、石筍等,這類能保留古氣候資訊的材料後,也證實在這段時間(約12,800年前至11,600年前),全球氣溫確實處於異常的低溫狀態。
2024/06/21
生物多樣性|活下去的權利
⋯ 我們總是在失去後才能感受到可貴、學習要珍惜~ 就如同眾多的環境問題一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起源,也是因為生物多樣性漸漸地流失,上一篇我們談到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五種原因,這篇我們來看看現在國際上有什麼新的措施,以及有什麼行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做。 在談國際的生物多樣性行動策略前,我想要先快速地先把「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做個比較,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一直是全球矚目的兩大環境議題,聯合國中也各別有《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締約方大會,各自在進行相關議題的國際談判,制定全球的目標及標準。 氣候變遷的部分,目前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為減緩全球暖化的「碳」管理政策,透過碳費、碳稅、碳權,讓「碳」能直接影響到多數人很在意的經濟發展,成功讓環境議題被正視(不過某方面來說,也表示氣候問題已經嚴重到讓人無法不重視啦!)。 那生物多樣性呢,國際上又有什麼樣的策略與行動方案?生物的問題遠比氣候議題更加複雜,因為生物與生物間、生物與環境間、生物與人為活動間都有許多的交互作用,所以很難只靠單一行動來維護現有的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思維也從物種轉向保育區的設立,透過保留生物的生活空間,來讓生物多樣性能也被保留下來。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嗎?他有一本著作的名稱就是《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直接點明維護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做法,就是必須保留給其他生物生存的空間。而近年來國際談判的結果,訂出了「30X30」的目標,意思是在2030年將全球30%的土地、內陸水道、沿海及海洋劃設為保護區。 而且許多專家學者也注意到氣候變遷對生物有很大的衝擊,而生物多樣性也能對人類調適與因應氣候變遷有許多好處,所以提出不只要管理「碳」,也要更加重視生物多樣性的評估與管理作為,可以預期生物多樣性的評估未來也將受到高度的重視。 但這些保育策略與方案中,聽起來離生活很遙遠,也像是事後的補償措施,有沒有什麼是我們日常中就能做的事呢?當然有,而且還會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那就是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從食、衣、住、行、育樂來著手,降低物質的慾望,過上簡樸生活。 沒錯,這真的是最簡單也最困難。 因為道理人人都懂,但實際上卻很難做到,現在人光是要脫離3C過生活都很困難了,更別說是簡樸生活。 但不妨先停下來想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生活所需的乾淨水源,已經必須得要花錢才能取得?而近年來常常被談論到的PM2.5,,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空氣與健康,只因為沒有到立即致命的程度,所以就不被重視(大家重視AI的程度可能還更高吧),但這不就是在服用慢性的毒藥嗎?環境破壞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並不像經濟或社會問題容易被突顯出來,但往往破壞後就難以再次恢復原狀。 現在我們常常談「居住」的正義,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要談「生存」的正義,當這些我們賴以維生的空氣、水,都沒有權利能無償使用的時候,我們到底還剩下什麼?
2024/06/14
生物多樣性|服用慢性毒藥的生活生物多樣
⋯ 生物多樣性的流失,為什麼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呢? 其實,概念上很簡單,人類沒有辦法活在沒有其他「生物」的世界裡。 雖然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但卻很難用科學的模式去預測,全球的生物消失掉多少,會使整個生態系崩潰,又或是說會影響人類的生存。正因如此,消費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便如同像是服用慢性的毒藥,我們從生物多樣性中獲得利益,但也一步步在葬送萬物與人類的未來。 提出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的學者——愛德華・威爾森,不斷地在呼籲全球重視這項議題,並提出半個地球的保育概念來維持生物多樣性。 那生物多樣性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威脅呢? 針對生物多樣性遭遇的威脅,愛德華・威爾森歸納出了五種生物多樣性的困境與挑戰,並將這五個困境的第一個英文字母連起來,拼成「河馬」(HIPPO),所以又被稱為生物多樣性的河馬困境(The HIPPO Dilemma)。 這五個困境分別是: ・棲息地流失(Habitat loss) ・外來種引進(Introduced species) ・人口成長(Population growth) ・汙染(Pollution) ・過度消耗利用(Over consumption) 棲息地流失: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砍伐森林、海岸人工化,這種大規模破壞掉生物棲息空間的情況,另外,像是道路穿越棲息地,造成棲息地被切割、破碎化,這也是一種棲地的流失。 外來種引進: 外來生物在野外的風險,在於難以評估及掌控外來種對原生物種及環境的影響,如果外來物種適應良好,可能導致族群成長過快,競爭掉其他原生生物,或是直接掠食當地物種,造成原生生物在生存上的壓力。 人口成長: 人口成長代表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增加,同時也會增加對環境的負荷,像是居住空間、排泄物、製造出的廢棄物等等。所以人口成長的問題,就像是環境中出現優勢種一樣,在資源有限(依賴地球上的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會排擠到其他生物的生存需求。 汙染: 汙染對生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接觸到汙染物導致的各種問題,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的疾病,甚至嚴重到會導致死亡或繁衍上的問題。汙染物可能是化學藥劑、懸浮微粒,這種隱含在水體或空氣間的物質,也可能是很具象、很大的物體,像是這幾年常被報導的塑膠、漁網這類的廢棄物,也是一種環境汙染。 過度消耗利用: 會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型態的變化,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不只是滿足了人們生存上的需求,更在尋求快速、便利、舒適、美觀、美味的過程中,也使資源快速的消耗,像是自動化的量產方式、現代化的農業、漁業,帶來了快速、大量的產品。 知道生物多樣性的困境與挑戰後,要如何做才能減緩這件事或是讓我們走出困境? 當然就是要透過行動,改變現在的生活與消費方式,去思考如何在人類與萬物的生存間取得平衡,下禮拜我們就來看看有什麼具體的行動與做法吧~
2024/06/03
生物多樣性|當生物多樣性快遇到海洋日
海洋占地球表面71%的面積,因此,地球又被稱為藍色星球。聯合國在2008年時,將6月8日訂為「世界海洋日」(UN WOD),不只是要述說海洋對地球和我們生活的重要,更是要透過每年不同的各種主題,讓大眾認識到海洋所面臨的各項威脅,並鼓勵大眾參與保護海洋的行動!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喚醒新深度》 (Awaken New Deoths),很多人看了可能會很納悶,新深度是指要再探索到更深的海裡嗎? 其實這裡指的深度,不是指物理上的距離,而是大眾對於海洋環境議題,能有更深地理解、同理、合作與承諾,讓海洋環境與全球生物都能真正邁向永續。針對這次的主題,聯合國宣布要帶大家來一場「發現浩瀚海洋」的旅程。那要如何參加這趟旅程呢? 很簡單~只要在台灣時間,6月7日禮拜五的晚上10點,(紐約上午10點)坐在通訊設備前面,點開世界海洋日活動的網頁,就可以觀看到聯合國總部精心策畫的「世界海洋日講座」,參與這一場浩瀚海洋的發現之旅。這次演講邀請不同面向的講者,(政策制訂者、科學家、管理者、意見領袖與藝術家)來談論我們與海洋的關係,以及為何需要改變思維「喚醒新的深度」。這次會提早發文,就是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在得知這項訊息之後,還能有時間安排參與講座啦! 世界海洋日 官方網站  https://unworldoceansday.org/un-world-oceans-day-2024
2024/05/31
生物多樣性|上課囉!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個詞,會被廣為使用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被稱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的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在一次公開演講時用了「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個詞,來代替以前提的「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這個概念,(不覺得很像北車跟台北車站的關係嗎 XD) 這個新詞彙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就變成了一個很特別的存在。既然提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那麼就接著來看生物有哪些的多樣性吧! 一般人說到「生物」,會聯想到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像是蟲、魚、鳥、獸、花、草、樹,這就是在物種層次上的多樣性。而這些物種要能持續存活,至少需要達成兩個生存條件,一個是要有適合的生活空間,能滿足食物、休憩這類的生理需求,也會牽涉到與其他生物的互動關係,這種生物、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就是一個生態系。 要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能持續存活,自然就會需要各樣的生態系,這就是在生態系層次上的多樣性。另一個需要達成的條件,是要有繁衍與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這就涉及性別與物種內的個體差異性,通常差異性越高,就越能調適與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衝擊,也就越能持續存活,能維持差異性的關鍵,就是要保有多樣化的表現特徵,這就是在基因層次上的多樣性。 下次別人問你什麼是生物多樣性時,你就可以回答就是指生物的多樣性呀!還可以細分出生態系、物種、基因三個層次的多樣性喔~ (關於生物多樣性相關內容,歡迎收聽我們的 Podcast 喔!)
2024/05/27
生物多樣性|唯有討論,才能永續
如果說殺虎事件,是保育上的偶發性獵奇案件,那台版的血色海灣——沙港事件,應該可說是當時的漁業日常。 1990年4月,澎湖湖西鄉的沙港村的漁民們,在外海追逐洄游經過的海豚,將海豚驅趕入港內圍捕,岸上站著村裡的男女老幼,這些影像被保育組織(信任地球)紀錄下,帶回到美國的電視網播送,讓台灣的漁業活動,瞬間成為國際保育事件,漁民視角下的海豚,與國際保育組織的差異有多大,就可知道當時台灣保育的觀念,與國際上有很大的落差。 雖然有落差,但在殺虎事件之後,台灣已推立出《野保法》,保育的意識與思維慢慢被民眾接納,在沙港事件被揭露出的同年8月,台灣就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宰殺與買賣。而宰殺鯨豚的沙港事件,成為台灣投入鯨豚研究的開端,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20-30年間,台灣從捕鯨豚走到賞鯨,從食用走到鯨豚救援,在在讓我們看見保育在這片土地上展現出的成果。 中華鯨豚協會製作的鯨豚救援紀錄片 看完了台灣的鯨豚歷史劇之後,我們來看看近年的國際鯨豚大事吧! 2019年6月30日,日本政府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在隔日宣布恢復領海與經濟海域內的商業捕鯨。但這件事並不讓國際的保育組織感到意外,因為日本尚未退出IWC時,就被國際保育組織批評,打著「科研調查」在行捕鯨之實。主要原因是捕殺鯨豚來做研究,並不完全合乎科學上的正當性,再加上這些做完科研的鯨豚肉,會流入日本的市場上做販售,這都是被保育組織提出質疑的地方。 而就日方或其他支持捕鯨的國家來看,他們認為捕鯨是他們重要的文化,視鯨豚如海洋中的魚類一樣,都是提供糧食的自然資源,加入IWC的原因是希望商業捕鯨能永續,而不是永久禁止商業捕鯨的活動,也正是因為這個核心看法上的分歧,才讓日本政府退出IWC。 在我生長的年代與地區,並沒有食用鯨豚肉的習慣,加上早已植入台灣保育思維的我,對於重啟商業捕鯨並不樂見,但要保育徜徉在大洋中的鯨豚,事實上比保育陸地動物還複雜,因為就如同各種海洋的議題,很容易落入經濟學或環境生物學上所談的「無主物之悲劇」 (the tragedy of commons)。 時至今日,在台灣還是時不時會聽到,哪裡有在販賣或食用「海豬仔肉」的消息,保育並非只是法規,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環。 對於哪些野生動物可以取用?野生動物跟人的衝突要如何解決? 我想只有透過更多觀點的加入與討論,才能讓我們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凝聚出更好、更可行的共識,讓生物多樣性真的能落實永續。我想「唯有討論,才能永續」吧! photo by Pexels / Andrea Holien REF. 1.大自然雜誌 第28期〈大地記載〉 2.大自然雜誌 第30期〈大地記載〉鯨魚之慘死 3.台灣光華雜誌1996年3月刊〈海豚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