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生物多樣性|唯有討論,才能永續
如果說殺虎事件,是保育上的偶發性獵奇案件,那台版的血色海灣——沙港事件,應該可說是當時的漁業日常。 1990年4月,澎湖湖西鄉的沙港村的漁民們,在外海追逐洄游經過的海豚,將海豚驅趕入港內圍捕,岸上站著村裡的男女老幼,這些影像被保育組織(信任地球)紀錄下,帶回到美國的電視網播送,讓台灣的漁業活動,瞬間成為國際保育事件,漁民視角下的海豚,與國際保育組織的差異有多大,就可知道當時台灣保育的觀念,與國際上有很大的落差。 雖然有落差,但在殺虎事件之後,台灣已推立出《野保法》,保育的意識與思維慢慢被民眾接納,在沙港事件被揭露出的同年8月,台灣就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宰殺與買賣。而宰殺鯨豚的沙港事件,成為台灣投入鯨豚研究的開端,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20-30年間,台灣從捕鯨豚走到賞鯨,從食用走到鯨豚救援,在在讓我們看見保育在這片土地上展現出的成果。 中華鯨豚協會製作的鯨豚救援紀錄片 看完了台灣的鯨豚歷史劇之後,我們來看看近年的國際鯨豚大事吧! 2019年6月30日,日本政府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在隔日宣布恢復領海與經濟海域內的商業捕鯨。但這件事並不讓國際的保育組織感到意外,因為日本尚未退出IWC時,就被國際保育組織批評,打著「科研調查」在行捕鯨之實。主要原因是捕殺鯨豚來做研究,並不完全合乎科學上的正當性,再加上這些做完科研的鯨豚肉,會流入日本的市場上做販售,這都是被保育組織提出質疑的地方。 而就日方或其他支持捕鯨的國家來看,他們認為捕鯨是他們重要的文化,視鯨豚如海洋中的魚類一樣,都是提供糧食的自然資源,加入IWC的原因是希望商業捕鯨能永續,而不是永久禁止商業捕鯨的活動,也正是因為這個核心看法上的分歧,才讓日本政府退出IWC。 在我生長的年代與地區,並沒有食用鯨豚肉的習慣,加上早已植入台灣保育思維的我,對於重啟商業捕鯨並不樂見,但要保育徜徉在大洋中的鯨豚,事實上比保育陸地動物還複雜,因為就如同各種海洋的議題,很容易落入經濟學或環境生物學上所談的「無主物之悲劇」 (the tragedy of commons)。 時至今日,在台灣還是時不時會聽到,哪裡有在販賣或食用「海豬仔肉」的消息,保育並非只是法規,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環。 對於哪些野生動物可以取用?野生動物跟人的衝突要如何解決? 我想只有透過更多觀點的加入與討論,才能讓我們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凝聚出更好、更可行的共識,讓生物多樣性真的能落實永續。我想「唯有討論,才能永續」吧! photo by Pexels / Andrea Holien REF. 1.大自然雜誌 第28期〈大地記載〉 2.大自然雜誌 第30期〈大地記載〉鯨魚之慘死 3.台灣光華雜誌1996年3月刊〈海豚生與死〉2024/05/24
生物多樣性|實質保育 思維改革
保育的思維,一來代表著人類從利己的觀點,轉向關懷自然生態與萬物;二來也代表著過往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已然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傷害。(如果自然一直都好好的,當然也就不需要特別談保育。) 1992年5月22日,全球因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在聯合國大會上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當時台灣也吹起了這股保育的風氣嗎? (關於簽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標、今年主題等相關內容,歡迎收聽我們的 Podcast 喔!) 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時期的台灣吧! 在1989年6月23日,台灣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育野生動物,維護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的平衡。而促使台灣《野保法》進程加速的原因,卻是一段保育上的黑歷史⋯⋯ 1984年的8月起到年底之間,在台灣接連有5起的殺虎事件被報導,先是在嘉義引進一對老虎的邱姓商人,8月19日前一個月散布殺公虎的傳單,當天則引來千人圍觀殺虎的場面。就在這個殺虎買皮、買肉、買骨的生意做成之後,沒多久便傳出母老虎也「中暑死亡」的消息,而後就是一連串的殺虎與皮肉骨的買賣,之後還傳出獅子也將遭到屠宰。 很多人納悶這些獅子、老虎從何而來? 根據一些新聞紀錄與保育記事,當時經由貿易、走私到台灣,或是運出動物的事時常可以聽聞。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野生動物普遍被當成是「財物」,就像是一般的「經濟動物」一樣,所以會被當成寵物、表演動物、藥品、收藏品、加工原料,如果這些動物老了、死了,或是繁殖太多了、不想養了,多半就會進入到屠宰場或山產店,被秤斤論兩的賣,也就是這些買賣的開端。 有些人提出這不是對動物的「全」利用嗎? 如果動物死亡後的皮肉骨,都能再被使用有什麼不好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撇除人對特定動物情感及葷素的層面,單純回到「動物」與「利用」方式上來談這件事,如果今天被宰殺的動物不是老虎,而是農場的豬、牛、羊,我想這件事就不會博得新聞版面,所以很顯然地問題是出在「動物」身上。 野生動物不像被馴化、畜養的動物,可以輕易地被監控、盤點、管理,環境與生態間的變動,會讓族群數量有自然消長,但若是人為過度的干擾與商業獵捕,就很可能造成物種的滅絕消失。就像第一起的殺虎買賣做成之後,另一隻老虎就很巧的「中暑死亡」,很難讓人不去聯想是「被」中暑死亡的吧! 變成商業行爲後,往往就容易因「利」而失序,所以很難說自然死亡的動物,為何不能好好「利用」? 因為將會是有心人規避的漏洞呀!當時沒有相關的法規可管,而殺虎對商人而言又有利可圖,所以才會接連發生多起的殺虎事件。政府緊急提出「保護野禽猛獸管理辦法」、「台灣地區特定動物暫行管理方案」,來杜絕殺害野生動物賺錢的社會歪風,也加速《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進程,讓我們有機會開始換上不同的視角,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談論自然保育的重要、談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當時有這些前輩們的遠見,讓我們有了今天的視野, 現在的我們,又要留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什麼樣的環境與未來呢? photo from Flickr - William Warby REF. 1.大自然雜誌 第五期〈大地記載〉 2.大自然雜誌 第六期〈大地記載〉 3.大自然雜誌 第七期〈大地記載〉2024/05/01
自然災害|花蓮7.2大地震
地震發生的當下,原本還不以為意,但隨著時間過去,晃動卻沒有停止,震動的感覺還持續增強,內心的不安漸漸增加⋯⋯ 人靠到柱子旁邊,看著屋內的吊燈與物品搖晃,像是小動物一般不敢肆意亂動。突然間聽見東西摔落的聲響,一個之前撿到的大松果,從層板上滾落,裡面一顆顆小小的松子,灑落一地。 不知道是不是太緊張,又或是腎上腺素的關係,我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以及微微顫抖地身體⋯⋯ 在地震發生之後,我們討論了這屋子裡,第一時間最適合的避難位置,該準備哪些緊急的避難物資,以及應變上的順序與重點,也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所討論的內容。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建議,發生地震時的抗震保命三步驟,是「趴下、掩護、穩住」。 當然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這三個動作,保命三步驟主要的概念在保命,是要我們先避免自身的受到危害,尤其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四處都會需要緊急救援,救援的量能可能不足,任何的傷勢都應該要避免。 再來才是避免災難擴大,所以在地震「停止」後,再去關閉電源、瓦斯與開門逃生。而避難物資的準備原則,是要能維持存活3天的基本需求,所以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物品會是保暖物品與飲用水,再來是備糧、通訊設備、備用電源、哨子、維生用急救品。 在這一連串的討論之後,似乎也讓我們的心情漸漸平復。 *各地區的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 關於地震、變動與感謝 看著新聞畫面裡,那些救難與搶修的人員們,冒著風險在各種的危險環境中,穿梭、救援、拆除、修整,心中真的是無限感謝,也祈求著全員一定要平安。 這次地震的原因,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北移,造成板塊間的碰撞、擠壓與隱沒,而能量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地震。現今臺灣的地形地貌,就是板塊碰撞與擠壓的成果,而這次的板塊活動,對這座小島的外貌,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根據國土測繪中心的資料顯示,許多觀測的基準站,都有發現到位移或是抬升: 花蓮站: 台東東管處站: 花蓮新城站: (最接近震央) 這一起地震,不只是讓部分地區被位移或抬升,震央附近的北花蓮地區更是受到重創。餘震與持續的落石、坍方,讓太魯閣地區的修復工程遙遙無期,管理處宣布在考量安全下,園內部分地區無限期的封閉。2024/04/30
世界水資源日|以水促和平
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World Day for Water),今年聯合國訂的主題是「以水促和平」。不知道為何,第一眼看到這個主題時,讓我聯想到的畫面,是非洲大草原上動物的遷徒。當旱季來臨時,缺水的草木會受到影響,而停止生長或甚至枯亡。 動物也會為了生存,爭奪有限的食物與水源,或是展開長距離的遷徒。而在登山安全上,有一個維持生命的333原則,就是要防止「失溫3小時、缺水3天、無進食3週」,可以發現缺水是比缺乏食物更危急生命的事。水就是扮演著一個如此重要的角色。而在現代化的時代,水的利用又更加複雜,跟生態環境、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都息息相關。 這兩天的新聞上,剛好也有兩則與水資源有關的報導,一則是石門水庫的水情告急,另一則是桃園新屋發現到豐沛的地下水。這看似相反的新聞內容,卻都點出我們對水的需求與渴望,以及臺灣地區的缺水問題。 如何兼顧萬物對水的需求,又能滿足人類對水的使用,是全球都在面臨的一大困境,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聊水資源吧。 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 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https://unstats.un.org/sdgs 我們的水怎麼了? 記得幾年前的一次山行,在我們的路程上,會經過一條高山上的水源地,那是一個終年有水的淺溪澗,所以有不少的山友會在旁邊紮營過夜。當我們放下裝備,準備走去小溪旁時,卻先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垃圾與食餘,最後還在小溪裡看見一大堆的麵條,讓本該是清澈見底的緩慢流水,上面卻浮著一層泡泡混濁不清。 要來談水資源,那就先來看一下全球水資源的現狀吧! 根據聯合國在2024年3月19日,最新公布的《2024 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將目前全球的用水分為三個大類:分別是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平均的占比是農業70%、工業20%、生活10%。 因為經濟、都市發展、供水系統的建置,工業與生活用水的需求量,每年以略低於總量1%的速率在增加。全球約有1/2的人口,一年中至少有部分的時間,會面臨到嚴重的缺水問題;而約有1/4的人口,面臨著「極高」的水資源缺乏壓力。 在環境水質方面,低度開發國的主要問題,是由於汙水處理不完善;而在高度開發國,則是農業方面造成的水汙染問題。還有全球各地都有調查到高濃度的抗菌劑,來源指向生活、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廢水。並且缺乏完整的水質監測的數據資料。(對,看起來全球的水質面臨著各種問題⋯⋯) 另外一個影響水資源的嚴重問題,是全球性的氣候變遷事件,不斷破紀錄的極端降雨、乾旱,導致全球水循環的異常,讓跟水有關的災難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都大大增加,而首當其衝的會是小島嶼和北極地區。從我們擷取出的摘要內容來看,不難發現全球對於水的需要越來越高,而用水後產生的污染問題也尚待解決。 氣候變遷更讓水資源的取得與保存,難度大大的增加。我們該如何看待水、使用水,我想認識與瞭解會是重要的第一步。 (以上的資料數據來源:聯合國 2024 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 UN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photo by 陳韋宏 我那多雨缺水的島 第一次到澎湖時,在馬公市看到很多的加水站,好奇問了身旁的友人,才知道澎湖地區的水源,主要是來自於海水淡化,經過淡化的水,會帶有種獨特的口味,所以有人會去加水站,購賣加水站處理過的水,回去做料理或是飲用。雖然早就知道澎湖地勢平坦,沒有高山與河流,但我卻是當下才意識到,並不是所有地區都能留住珍貴的淡水。環境對生活的影響是如此巨大⋯⋯ 看了全球的水資源現狀之後,我們也來瞭解一下臺灣的現狀吧! 臺灣地區的淡水資源,主要仰賴雨水的補充,雖然年平均的雨量豐沛,但因為地形、氣候環境的關係,讓落下來的雨水,約有60%會流入大海,約有20%會在地表被蒸發,大概只有20%左右,會成為可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以年均降雨2500mm來計算的話,一年能保留下來的淡水,大約只有180億噸) 根據水利署的公開資料顯示:臺灣111年的總用水量大約是158億噸,也就是可用的總淡水量,約已有87%被開發利用。(依聯合國歸類是屬於缺水的國家) 各類用水的占比: 可以發現臺灣的生活用水,占比似乎較全球來的高。這裡我們想稍微釐清一下,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可能會嚇一跳,沒想到農業灌溉用水的量竟然這麼高。事實上農業所使用的水,大約有七成是河川、地面水,也就是在流入大海或蒸發前的地表水,與一般自來水的水源不同,而另外三成才會使用到水庫,或是地下水的部分。所以其實水田的存在,反而能讓河水慢點流入海中,有蓄洪、涵養地下水源的功能。(當然,農業用藥又是另一個問題)在臺灣水來的如此便利,我們有時都忘記了,它是如此珍貴與稀少。 (數據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農業部公開統計資料) photo by 陳韋宏 人為的水困境 之前為了造訪印度這一古老的文明之地,我與同行的夥伴做了不少功課,也有許多曾經去過印度的朋友們,提供我們各式的資訊,而其中最多的提醒,莫過於是餐食與飲水衛生,並交代一定要買瓶裝水來飲用。 這對於在生活中,會刻意減量使用保特瓶,自行帶著水瓶的我們而言,要去別的國家購買瓶裝水,這實在是讓我們很猶豫。不過當看到多處的河流上,漂滿了各種不該出現的物品後,我們的猶豫一掃而空,乖乖走向商店,添購我們今日所需的飲用水。…2024/04/29
永續旅遊|一起旅行到天荒地老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對於什麼樣的旅遊能稱為「永續旅遊」,做了以下的定義: 「永續旅遊是在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衝擊後,同時又能滿足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所進行的觀光活動。」 定義直接把永續目標的三大面向「經濟、社會、環境」放入,而且還要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可以說是訂了一個超超超高標呀~ 不過UNWTO會做這樣的定義,其實也並非毫無道理,一來旅遊並非人生活的必需,二來是旅遊通常會涵蓋到人文與自然的面向,也就是會走入到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或是進入到野生生物的棲息空間裡,對其他人或生物的生存、活動、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才會用如此嚴格的標準來看待旅遊吧。不過一下就把門檻訂的太高,不免會令人反感、拒絕努力,所以首先我們來轉換一下思維,如果你也很喜歡旅遊,那就試著來瞭解看看,要如何才能讓旅遊這件事,一直進行到天荒地老吧! 如果細談旅遊這項議題,就會涉及到所有17項的永續目標,所以這次我們直接選出四項,跟旅遊比較有關的永續目標(SDGs):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旅行的意義之外,還有責任 對於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而言,旅行似乎與我們的生活靠得很近,往往在工作的閒暇之餘,就會想要來趟打破日常規律的探險。走出已然熟識的街道景色,試著在一個全然不同的生活場景之中,讓自己擺脫掉那緊繃的生活壓力,藉著旅行來獲得身體或心靈上的放鬆,如果這件事能真正的趨近永續,我想真的會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接著就讓我們在看看,除了永續旅遊之外,還有國際上還有那些倡議吧! 跟永續旅遊很相似的詞彙,還有「生態旅遊」或是「負責任的旅遊」,這兩者所提倡的概念與作法,與永續旅遊有什麼不同?就讓我們從各別的定義來瞭解一下吧!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Reference|The Ecotourism Society,Butler 1992) 負責任的旅遊 「使當地社區受益最大化,對社會或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並幫助當地人保護脆弱的文化、棲息地或物種的旅遊」(Reference|The Case for Responsible Travel:Trends & Statistics 2021) 從各別的定義與名稱來看,不難發現「生態旅遊」所關注的面向,是針對在地的生態與住民。而「負責任的旅遊」方式,則是指出旅遊要對社會與環境負責,讓受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但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很模糊的,對吧?如何做才能讓當地社區、環境的受益最大化,並且讓負面的影響最小化,我想這真的會是一個很值得細細思考與討論的部分。 旅行究竟會對社會與環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受益就只是單純的收入嗎? 陳韋宏/繪 改變文化與生態的旅程 在一趟旅程裡,不只有個人的經驗與感受,還蘊藏著各式各樣的行為,像是最基本的食衣住行。 而這些事情又會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產業及生態? 原住民的狩獵、採集文化,在傳統的脈絡上其實很神聖與美麗的,是一種跟祖先學習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學習順應自然的「拿取」跟「給予」,在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讓部落得以世世代代在這裡傳承與延續,藉由基本的「食」與「活」,來認識這片土地的「律」。所以認為這些獲得到的生命(獵物),都是神靈與自然的給予,是養育部落讓部落得以延續的珍貴禮物。背後的動機就是如此的存粹,能在這片土地上好好的活著。隨著時空的演替,這些令人著迷的部落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造訪部落,親身去體驗部落的文化與生活。 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事實卻是一時之間要提供這麼多旅人的需求,就勢必會影響整體的生活與生產狀態,最常見的就是一間間的餐廳、民宿、工藝品店,這類提供旅人所需的產業誕生。 回到文化的脈絡下,這些生命(食物)的取得,本是自然的給予,這要如何跟旅人做等「值」的交換?旅人又有什麼願意拿來交換?貨幣帶入的資本思想,更是衝擊著順應自然與市場供需。 這就回應到本文最初的提問,旅遊活動是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與環境,那如果撇除掉食衣住,(如果沒有「行」的旅行,好像不太可能XD)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 那是不是真的處理掉食衣住,旅行就能永續了呢? 食衣住之外的無痕 一行人走在山脊之上,各自背負著30幾公斤的大包包,這一路上上下下的地形路線,讓我們在邁出每一個步伐時,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腿的緊繃與微微的顫抖。在這宛若神殿般的大樹林間,就連蟲鳴鳥叫都變得罕見,只有風在林間遊晃時,撫過樹梢與穿過草叢的聲音。 我那有點急促的鼻息與呼氣聲,在這樣的空間裡,格外顯得有些的打擾⋯⋯ 這是我某一次走在山林裡的隨筆。在登山的過程裡,我們通常會準備好自己所需的食物、衣著與過夜裝備,這就有點像上一篇結尾時,所提到的食衣住自理的形式。 我們就從這樣的登山旅程,還可能對環境產生什麼樣潛在的影響,來看看食衣住都自理的形式,是不是就萬無一失了呢? 在山上我們最直接可見的影響,莫過於各種被遺留下的物品。雖然沒有取用當地資源,但卻留下了許多垃圾:像是食物的包裝、衛生紙、食餘或廚餘⋯⋯(垃圾的影響就不在此贅述了) 又或是做出一些會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像是餵動物吃東西、把動物抓起來欣賞、大聲地播放音樂或使用過亮、過多的光源。 另外,還有行走的時間夠久,就一定會遇到的「上廁所」需求。不論大小都會帶進來一些額外的物質,而這些物質也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污染到水源。 另外,像是經過消化的食物,裡面可能還有可萌芽的種子;或是腸胃道裡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土壤的菌相,甚至帶來疾病;又或是尿液中的鹽分,可能吸引野生動物舔食。所以在一些環境敏感的地區,甚至會要求登山者帶走自己的排遺。(日本屋久島的登山禮儀指南裡,就有提出要使用便攜式廁所) 那都已經食衣住自理了,這樣還不行嗎? 我們提出這些對環境的影響,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讓大家的壓力山大,而是協助大家先意識到旅行的過程裡,會有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在同一個基準上交換心得,蒐集到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 (小小補充:想認識更多友善登山的資訊,還可以參考看看無痕山林的做法喔!)…2024/04/28
永續交通|交通地獄是誰的地獄?
今年過年期間的天氣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出門去走春或踏青呢? 在假期期間出門,最讓人煩惱的問題,應該就是交通了。開車的人害怕塞在路上,走路的行人害怕被車撞。 在2022年CNN以「臺灣的活地獄般的交通是觀光的一大問題」為題,(Taiwan’s ‘living hell’ traffic is a tourism problem)直指臺灣交通事故與行人安全的問題。而去年1-3月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行人也超過百位,也促使政府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修改條例規定路口要優先停讓行人。 現在人的工作與生活型態,使得長距離的移動變得很日常,交通也就與我們息息相關,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走向循環的未來之路 咚、咚、咚、咚⋯⋯是我們最近工作時的背景音,因為這陣一子工作室外面在換修自來水的管線,所以不時會有大型機具拋除路面、鑽地、打洞的聲音,而被刨挖出來的瀝青、碎石、水泥塊,最後被送到大貨車上載走。 雖然,這是很常見的場景與畫面,但台灣的道路四通八達,各種大大小小的路面工程這麼多。實在讓人很想知道,這麼多的廢料到底都送去了哪裡?而這些廢料最後會做什麼用? 根據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在2023年發布的〈從物質流分析到道路鋪面的改革〉一文中提到,台灣每年產出約1,200萬噸的廢瀝青刨除料,這些刨除料目前都囤置在各個瀝青混凝土預拌廠中,由於傳統熱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工法,添加使用刨除料的上限最多只能用40%,所以囤積下來的量約有3,000萬噸。 該文中提到的「長效道路鋪面技術」,可以解決多種廢料再生的問題,還能提升道路的耐用度,降低每年產生瀝青刨除料的量。此外,營建署也推動「冷拌再生瀝青混凝土」工法,提升瀝青刨除料的再生使用率,降地新資源的開採。而近年來歐洲與澳洲也在發展新的道路鋪面工法,使用回收的廢棄塑料來製成道路,不僅可解決廢棄塑料無處可去的問題,新的塑料道路還比傳統的瀝青路面更加堅固,且有維護容易與能回收再利用的特性。但目前這些工法都還在推動的階段,實際上有多少的道路工程會導入這些新技術,這才會是關鍵。未來的路面,勢必得要兼顧到品質與路面材料的循環,才能讓道路得以永續。 Hailey Gu on Unsplash free/20240223 立法,下一步? 交通要永續,除了硬體上路面材質的循環外,如何「減少道路傷害和死亡」,也是一項明確的永續交通指標。 從人與「法」的角度而言,去年可以說是臺灣交通安全備受關注的一年。 在4月14日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我們最有感的部分,就是行人過馬路時,汽機車會停讓的這件事。(畢竟,在過往的歲月中,我們能走在路上平安至今,全賴著禮讓汽機車呀XD) 在5月25日通過以人為本的《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以及在12月15日公布《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這部基本法是參考日本在1970年頒布的《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對,以前我們只有管理處罰條例,現在我們終於有安全基本法了XD) 交通問題當然也不是立法後就都被解決,我們就從日本「交通禮儀」的一項調查問卷,來觀察看看日本汽車停讓行人的近況吧。 日本自動車聯盟(JAF)在2016年,進行一項交通禮儀的問卷調查,在問卷中有一項題目:「在通行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時,汽車是否會停讓行人通行?」收回來的問卷顯示,約有86%的民眾表示,汽車不會優先停讓行人通行。 於是JAF在2019年起,讓工作人員在好天氣時,通行各都道府縣中兩條無紅綠燈的馬路,實際去評測汽車優先停讓行人的狀況。而近三年實測出來的結果顯示: 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但我想有駕駛經驗的人就會知道,要在無紅綠燈的路口,做到停讓行人通行,有時候其實並不容易,這代表駕駛者在遠方,就留意到路邊有行人要通行,才能來得及減速、停讓。 但在沒有號誌的情況下,如何讓駕駛者在遠方就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呢?就待我們下回揭曉吧! ———後記——— 在寫稿的當下,我看到一則『從「未考過駕照」的駕駛,撞傷3姊弟』的新聞報導,真的讓我對「法」與「交通安全」很有感。立法並非是問題的結束,而只是面對問題的開始,如何執行與落實,並藉由教育讓人知法與守法,進而改變用路時的心態,這才真正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別讓自己用路,成為他人地獄 要讓駕駛者在遠方時,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的方式,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雙方約定一個通用的手勢,像日本近年又再次倡導的「舉手過馬路」,就是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方式。 把手舉起來這一個動作,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開車的駕駛來說,卻是很好的辨識方式。因為開車在道路上,駕駛會有很多狀況需要時時去留意,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看每一個站在路邊的行人。 只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判斷路邊的行人是要過馬路,或是只是剛好站在路邊滑手機、回訊息。不同的用路習慣,與不良的用路溝通方式,(狂按喇叭、逼車)往往也是造成用路壓力,或是「路怒症」的源頭——他人即是地獄。這時候多一點的同理,似乎就會是不錯的方式,甚至我們可以擴大去同理非人的用路者。 廣義來看,所謂的用路「者」可能也不只是人而已,有許多的野生動物,因為棲息地被道路切開,所以也會需要通過這些道路,動物因此受傷或死亡的事件,幾乎時刻都在上演。 於是有人提出動物廊道、通道的構想,根據動物的特性與習性,誘導動物避開路面,使用額外的通道來通過道路,減緩動物的生存壓力,也降低駕駛的心理壓力。(開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誤入的狗狗,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 期待未來我們能解決這場名為「交通」的戰爭,用更多的用路同理,建立出有善、安全、永續的交通環境。2024/04/24
垃圾(話)系列|從流失掉的資源中,認識自己
⋯ 所有的物品只要有用,都能算是資源,只有當它不再被需要,才會變成廢棄物。 新年快樂~過年沒有垃圾車來收運的期間,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困擾呢? 年前我們揪了一些好朋友,一起來參與我們收集、分析垃圾的行動,雖然時間內只回收到了6個樣本,但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吧~ ———樣本數據——— 種類一般垃圾廚餘資源回收重量1-108g0-221g0-248g平均重量71.3106.299.8常見成分衛生用品(衛生紙、衛生棉、尿布)、產品外包裝膜果皮、茶與咖啡渣、蔬菜梗、骨頭紙箱、塑膠盒、塑膠瓶罐 ———補充說明——— 因為大家累積的天數,以及家中的人數不太一樣,所以上面的數字已經除上天數與人數,變成平均一天一人的量。 收到這些資料的時候,我們好像可以透過這些生活廢棄物,回朔這個資料主人的生活習慣。有的人外食為主,所以沒有記錄到廚餘。(有廚餘的話,自然也會留在店家)有的人網購產品,於是收到很多的紙箱。也有不使用一次性產品的朋友,除了廚餘之外,一週所產生的廢棄物可能不到10公克。(會說可能,是因為他的秤量不到重量,下次應該要請他來分享一下XD) 另外,我們在累積垃圾的期間,大家都有一種相似的感覺,那就是在這段期間超級不想拿到或是製造出垃圾。我們知道垃圾問題會越來越浮出檯面,所以垃圾減量真的很重要,但要馬上去改變生活方式或型態其實很不容易,因為生活很容易按照慣性來進行,就算買了方便攜帶的餐具跟容器,也很容易因為不習慣而忘了帶出門,當要吃東西時才會想起來。 或許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或型態之前,大家都可以先有意識的去感覺自己產生的垃圾量,認識一下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多少的垃圾。減量之前,先從認識自己開始吧~2024/04/23
垃圾(話)系列|用垃圾寫下生活
1月30日,新北市環保局發布一則新聞,內容是在宣導即將上路的新規定。 從今年4月1日起,新北市的資源回收,要使用可辨識內容的袋子或箱子,並要求內容物要確實分類,如果沒有依規定來執行,可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罰鍰。 環保局也有進一步說明,單一材質且乾淨的「廢塑膠袋」,以及「包裝用發泡塑膠(保麗龍)」皆可以回收再利用,但要非常乾淨且不得含有雜質,如果有油漬或是紙質標籤等,後續都會無法再製成塑膠再生料,便不可回收。 雖然會有些民眾覺得不方便,但這項措施可以讓垃圾與回收處理的成本,更真實的被表現出來,因為不論是把回收當垃圾,會要給一般垃圾的處理費用(隨袋徵收),或是整理(清洗、撕標籤)回收物,所衍生出的時間成本。 我們相信都能在未來,促使消費產品不再過度包裝,或是在產品設計時,會考慮到後續整理的便利性。讓回收這件事,能真正使資源再生。 我們也想在新的一年的開始,邀請大家一起好好感覺一下,我們的日常到底會產生多少垃圾?就趁過年期間,垃圾車停止清運時,一起紀錄看看我們所產生的垃圾吧~(盤點垃圾就跟記帳一樣,可以讓我們對產生垃圾更有感) 走入森海,邀請大家一起來紀錄垃圾量,年後,我們一起公開見真章~ ———記錄方式——— 家中人口數:幾位累積的天數:幾天一般垃圾:重量或體積的數值資源回收:重量或體積的數值廚餘量:重量或體積的數值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