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許多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後,可以感受到不同企業在永續上的努力,真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有的在低碳能源上做準備、有的在原物料上做調整、有的在製程上減少資源浪費、有的在廢棄物循環上做巧思,初看到這些解決方案與目標時,真的會讓人感覺滿是希望,但再進一步仔細思考後,卻又會發現有些方案與目標,似乎並沒有解決主要的問題,而是透過轉嫁或中和的方式,來讓帳面上呈現出好看的數值與畫面,有漂綠或是假永續的嫌疑。
這時候不禁會讓人去思考,這到底是一本報告書究竟是為「誰」而做的?
是為了業主或政府的要求而做、是為了符合國際規範而做、又或是為了企業的形象與宣傳而做。我想每個企業的目的與出發點,應該都各有不同,但不論是自發性而做(我想比例上應該極少),或是被業主與政府要求,而趕鴨子上架,都應該先停下來想想,要為誰而做?要如何而做?
既然是一本永續報告書,那麼「心態」上的永續就很重要,一間很會賺錢的公司,或是一間很照顧環境與工作夥伴的公司,都不一定是一間很永續的公司。透過永續報告書的書寫,可以幫助企業檢視自己的經營與生產,是否走在永續的路上。
不少人說:「一本永續報告書,就是一本企業行為(行動)的記錄簿。」
透過永續報告書,讓企業盤點自己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這三個面向上所做的事情,並且一一紀錄下來,再藉由各階段的目標設定,持續往永續的路上邁進。
目前各企業第一版的永續報告書,大致上都是2023年出版(2022年的報告書),所以目前可以說還在摸索與起步的階段。既然大家都才剛起步,那麼趁此機會好好來盤點企業不足之處,並揭露出真實的現況,並訂出一個合理的目標來執行,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比起在這時候提出搽脂抹粉、看似漂亮的永續報告書,大家更會接受真實揭露出目前的現況,並訂出計畫有誠意做出改善與調整的企業。
若是企業的董事長或永續長,表現出交作業的「心態」,那麼不只是無法讓企業真正往永續前進,當未來全球加重永續推展的力道時,可能現在做的報告便毫無參考價值,不僅要再花資源重新盤點,也浪費掉大好的準備「時間」,讓自己迫在眉梢。而搽脂抹粉的報告書,不僅是欺人騙己,更有可能在被識破後,背上漂綠企業的惡名,引發企業的公關危機,這都是應該去考量與避免的問題呀!
台灣許多的企業,都有良好的生產技術,所以不少的產品都外銷到全球各地,隨著全球化貿易的影響,世界各地工商業行為所衍生出的負面影響,早已不在只是生產地或消費地的問題,像是全球的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現代工業下的人權問題,都已是全球的課題,也促成碳關稅的制定,或是各經濟體的要求與協定,永續成為全球企業未來不得不去面對的課題,如果能在起步就能有好的「心態」,不僅能藉此盤點自己往永續靠近,也能避免掉入陷阱與迷失,讓企業沒時間準備或引發不必要的公關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