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觀察筆記 #3|散步的魔法

作者|
發布時間|2025/10/03

昨天傍晚,背著小森*開啟了產後的第一次「散步」。近期因孩子的出生,整日都待在家照料新生兒起居的我們,第一次三人一起出門散步,先生開車載著我們一起到家裡附近的大學,久日未活動身體的他,先去操場跑步,而我就背著小森在校園裡漫步。

*小森-懷胎9個月,並於8月底出生的小子,未來將持續與我一同散步,一直一直地走下去。

散步的魔法

進入秋日午後,清涼的徐徐地吹,漸漸離開炙夏烈日的炎熱後,呼吸之中好似也多了一份輕盈,抬頭望見遼闊的天空,晚霞印在天空的畫布上,渲染出嫣紅、橘黃、暖黃等不同的色彩,正想和懷裡的小森分享眼前美麗的晚霞,低頭一看,才發覺他已在揹巾裡沈穩地睡去,原本出門時彼此還有些躁動,在短短不到三分鐘步行的路程裡,為彼此創造一分寧靜的空間,我想這就是散步的魔力吧!

走著走著,身體便方鬆了下來,走著走著,頭腦就安靜了下來,走著走著,心也就輕鬆了起來。

記得以前工作時,感覺頭腦卡卡、情緒雜亂的時候,我就會出門去走走,當時還住在宜蘭,走出家門轉個彎就是一片廣闊的稻田,再往遠處望去是耳朵山,一座有兩個貓耳朵的山,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見它清楚的輪廓,有雲的日子,耳朵有時會被擋住,或像是頭上戴了帽子一樣,也就會知道,山邊即將下雨,也或許會一路下到家裡這邊來。一邊踏步,好像也一邊將腦中的雜念透過雙腳踩踏出去,身體動著動著,身體逐漸放鬆,能量也跟著轉換,心逐漸輕鬆起來,腦袋也隨之安靜了下來,迎來的是一個空空的頭腦、全新的身體和一顆智慧的心。

為什麼要散步?

我喜歡散步,就僅僅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能讓人充滿滿滿的能量。

之前常聽朋友說,每到下班或放假日就感到焦慮,不知道要跟孩子做什麼活動,時常想破頭,反而比工作日還累⋯⋯

而散步就是件再日常也不過的事情,而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每週甚至每天一次,不僅是一項有助身心的好運動,更是一個陪伴自己和孩子探索的好方法!透過散步不僅自己可以獲益,更能在其中和孩子們建立起日常生活的互動,「沒有目的」的探索就是啟動觀察力、感官的發展與想像力的最佳元素,不管是對周遭環境的感受、遇見的人事物的變化、身體能力的累積,不管是什麼都可以是孩子最好的觀察對象,從天空中的雲朵、感受微風、經過的店家、路過的人或小動物、地上不起眼的野花野草,通通都是散步裡的老師,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散步?那原因正是因為我喜歡散步,就僅僅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能讓人充滿滿滿的能量,而且雙向受益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走,我們一起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