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隨著氣候、環境與生存條件的差異,不僅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也會養出不同的性格,像是原住民給人天性樂觀的感受,而客家人給人節儉的印象,那植物會不會也有這種個性上的不同呢?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從海濱到高山、從森林到沙漠,甚至潛入海中,都還有可以看到(對,是海草不是海藻喔),既然植物生長的環境也如此多元,那應該也能從不同的植物間,窺探到一些性格上的差異吧。
工作室的陽台,是各種植物朋友們的交誼廳
兩年多前的午後,我在花市巧遇一棵葉子圓厚、葉脈呈現紅綠色,看起來充滿活力又熱情的海葡萄,是那種會讓你的腦海,立即浮現出耀眼陽光與溫暖海風的那種夏日熱情,非常的迷人與耀眼,但又會讓人擔心難以駕馭,在花市中來來回回好幾趟之後,才下定決心帶他回來。
工作室的陽台,是各種植物朋友們的交誼廳,平時大家會聚在這裡喝喝早茶、吹吹涼風,沈浸在早晨的日光裡,之後才會各自歸位。而這次帶回來的海葡萄,在歷經換盆與調整土壤之後,便進駐到光線充足、風力的陽台第一排,而在這兩年多的陪伴裡,真的有感覺到海葡萄不同於其他室友的鮮明個性。



隨著時節的變化,照進陽台的光線、隨風進出的空氣與溫度,也會有所不同,記得第一年的冬季,陰鬱的天氣加上寒流來襲,讓熱情的海葡萄嚇到瑟瑟發抖,樹上的葉子一下就變黃,而且掉了個精光,也嚇得我趕緊關窗、擋風,想辦法幫海葡萄取暖渡冬。而第二年的冬天我早有經驗做準備,適時的幫他換位子、保暖、通風,結果這一次冬天到來時,海葡萄的身上,竟留下了一半的葉子,來告訴我他今年沒有完全休眠,而是處於待機的狀態。
三月份的春分一過,在他的枝幹上,突然就冒出一顆顆突出的小葉芽,而在短短的一兩個星期之內,這些葉芽就長成一片片的新葉,新葉的顏色很青嫩,卻又都各有一些不同,基底是半透明的青葉,但有的帶著一點黃、有的帶著一點紅,而這些看起來青嫩的新葉,還會持續默默地變大,不過青嫩的顏色稍縱即逝,葉子會漸漸變硬,而葉色不久就越變越深。



今年看海葡萄生長穩定、適應之後,我也開始幫他調整枝幹,把重疊或是交疊在一起的地方,一點點的修剪、梳理開來,而每一次我修剪完之後的下一個星期,就會看到新的葉芽或是葉子冒出,反應與回饋都非常的直接,只能說不虧是住海邊的朋友,個性非常的直爽,開心與驚嚇全都表形於色。
如果你問我:「海葡萄算不算是容易結交的朋友?」
我會這樣跟你說:「如果你能提供他,跟他個性一樣熱情滿滿的陽光,那你們應該會是合的來朋友。」
༄ 生物基本介紹
海葡萄(學名:Coccoloba uvifera)
|分類:
蓼科 (Polygonaceae) 海葡萄屬 (Coccoloba) 海葡萄 (C. uvifera)
|自然分布與棲地類型:
海葡萄廣泛分布於熱帶美洲沿岸地區,包括佛羅里達、百慕達、整個加勒比海地區,以及中南美洲的沿海國家。棲息的環境,主要是生長在沙灘、沙丘及海岸灌木林之中,是典型的海岸植物。對鹽分、強風及乾旱有極佳的耐受性,是原生地中海岸防風定沙的重要樹種。
|繁殖方式:
海葡萄是雌雄異株的植物,需要雌雄株同時存在,而且距離也不可太遠,才能透過昆蟲來進行異花授粉,授粉後順利結果就能透過種子繁殖。在自然界中,海葡萄的果實可吸引鳥類及哺乳動物來取食,透過取食動物的移動與排泄,便能間接協助種子的傳播。園藝上也會透過扦插的方式來進行無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