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多日後,我們來到了一個無人之地,深山裡的一處小山壑。谷地四周座落著一群雄偉的台灣杉,我們四散去森林中探索。我想著朋友分享過的「植物溝通」,那可以聽見樹木回應的神秘經驗,而我也想輕鬆地跟著些大樹們打聲招呼,看祂們會不會回應我。
但當我抱著一棵古老而巨大的台灣杉時,我卻無意識地脫口問出:「祢在這裡待了這麼久,又長得著麼高,祢一定看見了城市的興起、看見了城市侵入到森林,祢會不會害怕人類,祢會不會討厭我?」我緊緊抱著樹,無聲的閉起眼睛,只有淚水默默地流淌著⋯⋯


照片由陳韋宏拍攝於本野山・台灣杉 aka 撞到月亮的樹
上面所寫的內容,是多年前,我與朋友們去台東的本野山,走入台灣杉森林時,所發生的一小段插曲。
百年人瑞、千年古樹,人要活過百年相當不易,但住在自然裡的樹,卻好似能稀鬆平常地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流逝,樹木究竟有什麼特別的長壽秘訣?這幾年有些科學家提出新的發現,證實樹木的生長方式,比較能減少環境帶來的基因突變,進而減緩環境所導致的衰老現象;而有的研究則發現,有些樹種能在歷經數百年之後,仍舊保有宛若新生一般的分生組織,所以能持續且有活力的生長,絲毫沒有衰老的跡象。
樹木的年齡要怎麼計算呢?
說到計算樹齡,大家可能很快的就會想到「年輪」了吧!樹木在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生長速率,所以會在枝幹內留下一圈一圈深淺不一的紋路,藉由讀取樹幹上的深淺紋路,就能推敲出樹木的年紀了。這個方法雖然很直覺,但也有一些限制,像是在一些四季氣候變化不明顯的地區,可能紋路就不會太明顯,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必須得要取得樹幹的橫向切面,這就等於要把樹木攔腰切斷,所以只能用在已經過世的樹。
那除了計算樹木的年輪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嗎?
有喔!另一種可以快速評估樹木年齡的方法是量測樹圍。先計算出同一地區、同一樹種的年平均生長量,在把量測到的樹寬(直徑)來除以年平均生長量,就可以算出這棵樹「大概」的年齡。不過這個計算方式,是假設這棵樹的一生,都在相同的氣候、環境、生長條件下,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做推算,所以可以知道這樣的推算方式,無法真的很精確,但好處是不會傷害到樹,而且執行起來相對較為容易。
因為不同的計算方式都會有一些限制與誤差,所以樹齡學者在判定樹木的年齡時,常常會使用多種方法來做交叉比對,有些甚至採集樹木不同的部位來進行年齡判定,而現在較常使用的計算方式有「生長錐測量法」與「同位素碳14定年法」兩種方式。
簡單來說,生長錐測量法跟計算年輪很相似,是從樹幹上鑽取木芯,讀取木芯上的年輪來判定樹齡;而同位素碳14定年法,則是利用生物體內碳14跟碳12的比例來計算,碳14大約每5730年會剩下原本比例的一半,所以在生物不在跟大氣做氣體交換(過世)之後,碳14的比例就會不斷地下降,所以就能依照碳14的量來推估年齡。
但由於碳14定年法也只能用在已故生物上,所以若要用在估算活著樹木的年紀,往往就會需要搭配其他的證據或線索,像是從旁邊採集到的種子、斷枝條來計算年齡,再把種子或斷枝條的基因,與活樹的基因做比對,確認是否是同一棵樹。
現存最古老的樹有哪些?
這幾年我自己對觀察老樹有著很深的興趣,不同的樹種有著不同生存哲學,在祂們的身上,不只能看見一些歲月的故事,也總能看見一些古老的生活智慧,那堅定而下扎土地的根,看似讓樹只能固守在此,但從土地向上的樹幹與枝條,卻又能因應環境而呈現出多種樣貌與型態,也總是讓我為之讚嘆!
之後大家在安排旅行的時候,不妨將旅行地區的古樹作為一個停留點,去探索各地區的老樹,欣賞不同樹種與環境間的巧妙互動、欣賞這些創造生機的現存古老生物!


照片由陳韋宏拍攝於鎮西堡・巨木群
樹名:繩紋衫|日本柳杉 Cryptomeria japonica
地點:屋久島,日本
樹齡:2,170-7,200歲之間
樹名:國王的洛馬樹|塔斯馬尼亞洛馬樹 Lomatia tasmanica
地點:塔斯馬尼亞西南部,澳洲
樹齡:43,600歲之間
樹名:瑪土撒拉|大盆地刺果松 Pinus longaeva
地點:加州白山山脈,美國
樹齡:4,516歲
樹名:闍耶室利摩訶菩提樹|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地點:馬哈梅夫納,斯里蘭卡
樹齡:2,307歲
樹名:大雪松|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地點:安塔利亞,土耳其
樹齡:據說2,000歲
樹名:老吉克科樹|歐洲雲杉 Picea abies
地點:福盧山脈,瑞典
樹齡:9,550歲
樹名:曾祖父|智利柏 Fitzroya cupressoides
地點:阿爾塞科斯特羅國家公園,智利
樹齡:3,651歲
老樹的數據資料來源《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

照片由陳韋宏拍攝於屋久島・繩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