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還在想著是不是今年的冬天比較長,上週宜蘭還下著濕冷的雨,一到228連假全台晴空萬里。趁著好天氣和家人到潮境公園走走,太陽底下身體微微冒著汗,眼睛都快睜不開,彷彿有種夏天的錯覺,吃完午餐已經是下午三點,回到戶外感受氣溫又降了下來,身體也感受到一絲涼意,「哈啾!」,原來是太陽公公躲在雲層的後面,那天的下午,涼風陣陣,在日頭下曬的身體暖暖的,和家人聚在一起心也是溫暖的,淡藍色的天空裡有一隻隻的風箏,悠遊自如,彷彿一艘艘夢的飛行船,承載著孩童純真的笑,還有春日萬物甦醒,樹木向上生長的希望。
今年的驚蟄在3月5日,看到這兩個字,心裡不經浮現「第二個字該要怎麼唸」的疑惑,驚蟄讀作「ㄐㄧㄥ ㄓˊ」,也有不少人念「ㄐㄧㄥ ㄓㄜˊ」,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一聲春天的雷響,驚醒冬日沈睡在大地裡的蟲子,除了提醒農人可以開始耕作、插秧,也象徵著一年之始的啟動與更新。
▋ 你的身體最近有什麼樣的小毛病嗎?或是換個說法,最近你收到身體寫了什麼樣的情書嗎?在我會說「小毛病」,是因為它就像搔癢一般的存在,也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過敏,身體軀幹時不時感到搔癢,晨間起床的連續噴嚏,或是喉嚨微微的乾澀,都是身體在和你說說話,身體的搔癢和喉嚨的乾澀或許是在對你說,身體裡外需要加強保濕囉!晨間的連續噴嚏,可能在表達身體對外在氣溫變化差的反應,只要在腿部、肚子和脖子多注意保暖,噴嚏的狀況就會減緩許多,尤其早晨在暖呼呼的被窩,起身時多加件外套就可以獲得不同的反饋。
收到身體寫的情書,最好的回信方式,就是在生活中做出行動,跟著春天一起萬物更新,自然界在更新,我們的身體也是。
▋ 說到驚蟄的蟄這個字,代表著在地底沈睡的蟲子,所以一到這個節氣蟲子甦醒,也代表著農人要準備好和蟲蟲作戰,除了蟲蟲之外,最近收到幾位小農朋友的訊息,原來沈睡在地底的馬鈴薯也甦醒,通通出土,準備開吃啦!春天當季的馬鈴薯鬆軟又好吃,台灣的馬鈴薯品種以黃金和大葉克尼伯為主,喜歡鬆軟口感的可以挑選黃金馬鈴薯,身形較小、肉的顏色偏黃,甜度也比較高,適合燉煮,慢慢釋放甜味;而大葉克尼伯馬鈴薯較大顆、肉的顏色偏白,甜度較低,硬度稍高比較脆口,適合烤、煎或是做成薯絲,保留口感,寫到著口水直流,馬鈴薯真得是一種吃了會感到幸福的食物,在家我喜歡將帶皮馬鈴薯洗乾淨,擦乾切塊林上一點橄欖油和鹽巴放入烤箱,或是直接放入電鍋蒸熟,開蓋後再稍微放涼,如此馬鈴薯外表原本糊化的澱粉質會形成一層滑溜的透明薄膜,吃起來會有滑溜的口感,恩~今天來做點什麼馬鈴薯料理好呢?(笑)
𓂅 春日咖喱飯
【食材】兩人份
大葉克尼伯馬鈴薯1顆、胡蘿蔔1/3根、花椰菜6朵、黃紅椒各1/3顆、聖女小番茄6顆、杏鮑菇1根、甜豆4根、咖哩粉、胚芽米
【作法】
煮一鍋香噴噴的胚芽米飯,比起糙米胚芽米更好消化,比起白米胚芽米保留更多的營養,在春天吃些胚芽米飯能夠補足身體的能量,也善待初春剛啟動的腸胃。
接著將馬鈴薯、紅蘿蔔削皮切塊後,放入電鍋蒸煮大約30分鐘(兩個米杯的水量),將其餘的蔬菜洗乾淨,甜豆撥絲、花椰菜切成小朵、紅黃椒切成小條後燙熟,番茄切對半、杏鮑菇切小塊備用。
馬鈴薯、紅蘿蔔蒸熟後,熱鍋加入約4大匙的玄米油,待油溫微熱將適量咖哩粉到入炒一炒,將咖哩粉和油充分融合,接著加入熱水、馬鈴薯、紅蘿蔔塊和杏鮑菇,水量大約快要醃過食材即可,轉小火蓋蓋子,但稍微留一點縫隙,慢慢燉煮,不時記得開看翻攪以免焦底,待馬鈴薯澱粉慢慢釋放,鍋內湯汁慢慢稠化收乾,就可以關火啦。
最後就是擺盤時間,取一個微微有深度的盤子,裝入胚芽米飯、擺放蔬菜,再淋上香噴噴的咖哩,就可以開動啦!
【烹煮小秘密】
這次使用的咖哩粉,是朋友使用自家種植的薑黃手炒而製的,有別於一般日式咖哩塊,多了更多的香料氣味,少了添加物和其他澱粉來源,只有單純的馬鈴薯澱粉相對健康。每個品牌和不同的人製作的咖哩粉都有不一樣的香氣和配方,建議多試試找看看自己最喜歡的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