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footer
2025/07/07快與慢,動與靜 ▋隨著天氣越漸炎熱,起床的時間約來越早,看著行事曆上添加的事項越來越滿,距離八月底的孵化日越來越近,一首「跑跑跑」突然間在心中響起(笑)。 前天早晨醒來,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想著剛才發生的夢境,夢境場景在移動的車子,在接到朋友的同時,朋友帶著他的夥伴——樹懶一同上車,樹懶從後座環抱著前面副駕駛座的我,彷彿支持著,並給予我滿滿安心、保護的能量,醒來的同時也感受到牠似乎訴說著:「保持耐心,安心等待,然後慢慢地行動」。 平衡,時刻回到內在,沒有過快與慢,你正在適當的節奏中 最近清理魂上身,大大的太陽最適合洗東西、曬東西了!除了日常清洗衣物之外,最近也將床被單清洗一番,晚上睡覺蓋著白天曬過的被子,聞著太陽的味道,感受太陽能量,身體彷彿躺在黃橘色的光芒的搖船上,輕柔地搖晃入眠。 ▋節氣來到小暑,「小」字面意思即還不到最炎熱的時間,雖然「暑」也表示太陽高掛天空的炎熱夏天,日頭每天勤奮的工作著,但接下來的大暑才是真正日頭炎炎的時節啊!如果接近中午在戶外,待不到30分鐘就會滿身大汗,口乾舌燥的感受蔓延至全身,好像怎麼補水都不夠似的,建議正中午不宜在室外一次待太久,也不宜因為熱而大口吃冰、喝生冷冰涼的飲品,反而會在體內累寒氣。如果想解暑、補水,喝些檸檬水加鹽巴、烏梅汁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在菜餚中加入多一些補水的瓜果元素,像是絲瓜、小黃瓜等,含水分高的水果也可以在正餐中多加一點份量,或是來點苦瓜,苦味降火之外,還能夠平衡身體的熱,恢復脾胃元氣。 ▋記得小時候阿嬤家的圍牆上,每到夏天都攀附了絲瓜,一般來說絲瓜會以棚架種植,但阿嬤就任憑絲瓜攀附在圍牆上生長,自由奔放,這樣的種植型態也跟澎湖的角瓜相似,澎湖當地多半不特別搭棚,因為澎湖風大,棚架容易被吹倒,反倒讓角瓜攀附在咾咕石上生長。除了台灣大多農民種植的傳統圓筒形的絲瓜之外,市面上還有適合生吃的蘋果絲瓜,小巧脆口,當作沙拉生食也是很不錯的搭配,絲瓜富含豐富的水分、礦物質和維生素,正夏盛產的當令蔬果,除了生食、清炒、煮湯之外,還有什麼不同的料理方式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道乾煎絲瓜排,將絲瓜的水份、甜份都完整鎖住,咬下一口是滿滿的鮮甜啊!說得我口水直流,趕緊來看看怎麼料理吧~ 𓂅 乾煎絲瓜排 【食材】圓筒型絲瓜(蘋果絲瓜也可以喔!) 【作法】 將絲瓜削皮,記得不要削太厚,多留一些青綠色的部分,保留脆口感,接著將絲瓜切程1.5~2公分的圓片厚塊。熱鍋,加少許的蔬菜油入鍋,待油熱轉小火,放入絲瓜厚塊,一面煎至白色絲瓜肉透明後,再翻面煎至兩面白色部分轉變透明且外面一圈微焦,即可關火。過程中可以加蓋讓絲瓜透過熱對流加速熟成,最後再撒上自己喜歡的香料鹽巴,即可起鍋開動啦! 小撇步:鍋中的油建議不要太多,以避免絲瓜過油,油量剛好讓兩面絲瓜都可以均勻抹上一層薄薄的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