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旅遊|一起旅行到天荒地老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4/29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對於什麼樣的旅遊能稱為「永續旅遊」,做了以下的定義:

「永續旅遊是在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衝擊後,同時又能滿足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所進行的觀光活動。」

定義直接把永續目標的三大面向「經濟、社會、環境」放入,而且還要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
可以說是訂了一個超超超高標呀~

不過UNWTO會做這樣的定義,其實也並非毫無道理,一來旅遊並非人生活的必需,二來是旅遊通常會涵蓋到人文與自然的面向,也就是會走入到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或是進入到野生生物的棲息空間裡,對其他人或生物的生存、活動、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才會用如此嚴格的標準來看待旅遊吧。不過一下就把門檻訂的太高,不免會令人反感、拒絕努力,所以首先我們來轉換一下思維,如果你也很喜歡旅遊,那就試著來瞭解看看,要如何才能讓旅遊這件事,一直進行到天荒地老吧!

如果細談旅遊這項議題,就會涉及到所有17項的永續目標,所以這次我們直接選出四項,跟旅遊比較有關的永續目標(SDGs)

  •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 8.9 促進有益和永續的旅遊業
  •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 12.8 促進對永續生活方式的普遍理解
  • 14 永續海洋與保育
  • 14.7 提高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經濟效益
  • 15 陸域生態
  • 15.1 保護和恢復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SDGs資訊來源:
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https://unstats.un.org/sdgs/


旅行的意義之外,還有責任

對於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而言,旅行似乎與我們的生活靠得很近,往往在工作的閒暇之餘,就會想要來趟打破日常規律的探險。走出已然熟識的街道景色,試著在一個全然不同的生活場景之中,讓自己擺脫掉那緊繃的生活壓力,藉著旅行來獲得身體或心靈上的放鬆,如果這件事能真正的趨近永續,我想真的會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接著就讓我們在看看,除了永續旅遊之外,還有國際上還有那些倡議吧!

跟永續旅遊很相似的詞彙,還有「生態旅遊」或是「負責任的旅遊」,這兩者所提倡的概念與作法,
與永續旅遊有什麼不同?就讓我們從各別的定義來瞭解一下吧!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
(Reference|The Ecotourism Society,Butler 1992)

負責任的旅遊

「使當地社區受益最大化,對社會或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並幫助當地人保護脆弱的文化、棲息地或物種的旅遊」
(Reference|The Case for Responsible Travel:Trends & Statistics 2021)


從各別的定義與名稱來看,不難發現「生態旅遊」所關注的面向,是針對在地的生態與住民。而「負責任的旅遊」方式,則是指出旅遊要對社會與環境負責,讓受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但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很模糊的,對吧?如何做才能讓當地社區、環境的受益最大化,並且讓負面的影響最小化,
我想這真的會是一個很值得細細思考與討論的部分。

旅行究竟會對社會與環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受益就只是單純的收入嗎?

陳韋宏/繪


改變文化與生態的旅程

在一趟旅程裡,不只有個人的經驗與感受,還蘊藏著各式各樣的行為,像是最基本的食衣住行。

而這些事情又會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產業及生態?


原住民的狩獵、採集文化,在傳統的脈絡上其實很神聖與美麗的,是一種跟祖先學習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學習順應自然的「拿取」跟「給予」,在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讓部落得以世世代代在這裡傳承與延續,藉由基本的「食」與「活」,來認識這片土地的「律」。所以認為這些獲得到的生命(獵物),都是神靈與自然的給予,是養育部落讓部落得以延續的珍貴禮物。背後的動機就是如此的存粹,能在這片土地上好好的活著。隨著時空的演替,這些令人著迷的部落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造訪部落,親身去體驗部落的文化與生活。


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事實卻是一時之間要提供這麼多旅人的需求,就勢必會影響整體的生活與生產狀態,最常見的就是一間間的餐廳、民宿、工藝品店,這類提供旅人所需的產業誕生。

回到文化的脈絡下,這些生命(食物)的取得,本是自然的給予,這要如何跟旅人做等「值」的交換?旅人又有什麼願意拿來交換?貨幣帶入的資本思想,更是衝擊著順應自然與市場供需。

這就回應到本文最初的提問,旅遊活動是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與環境,那如果撇除掉食衣住,(如果沒有「行」的旅行,好像不太可能XD)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

那是不是真的處理掉食衣住,旅行就能永續了呢?


食衣住之外的無痕

一行人走在山脊之上,各自背負著30幾公斤的大包包,這一路上上下下的地形路線,讓我們在邁出每一個步伐時,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腿的緊繃與微微的顫抖。在這宛若神殿般的大樹林間,就連蟲鳴鳥叫都變得罕見,只有風在林間遊晃時,撫過樹梢與穿過草叢的聲音。

我那有點急促的鼻息與呼氣聲,在這樣的空間裡,格外顯得有些的打擾⋯⋯


這是我某一次走在山林裡的隨筆。在登山的過程裡,我們通常會準備好自己所需的食物、衣著與過夜裝備,這就有點像上一篇結尾時,所提到的食衣住自理的形式。

我們就從這樣的登山旅程,還可能對環境產生什麼樣潛在的影響,來看看食衣住都自理的形式,是不是就萬無一失了呢?

在山上我們最直接可見的影響,莫過於各種被遺留下的物品。雖然沒有取用當地資源,但卻留下了許多垃圾:像是食物的包裝、衛生紙、食餘或廚餘⋯⋯(垃圾的影響就不在此贅述了)

又或是做出一些會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像是餵動物吃東西、把動物抓起來欣賞、大聲地播放音樂或使用過亮、過多的光源。

另外,還有行走的時間夠久,就一定會遇到的「上廁所」需求。不論大小都會帶進來一些額外的物質,而這些物質也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污染到水源。

另外,像是經過消化的食物,裡面可能還有可萌芽的種子;或是腸胃道裡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土壤的菌相,甚至帶來疾病;又或是尿液中的鹽分,可能吸引野生動物舔食。所以在一些環境敏感的地區,甚至會要求登山者帶走自己的排遺。(日本屋久島的登山禮儀指南裡,就有提出要使用便攜式廁所)

那都已經食衣住自理了,這樣還不行嗎?

我們提出這些對環境的影響,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讓大家的壓力山大,而是協助大家先意識到旅行的過程裡,會有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在同一個基準上交換心得,蒐集到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

(小小補充:想認識更多友善登山的資訊,還可以參考看看無痕山林的做法喔!)

陳韋宏/繪


永續之海承載高質量旅遊

帛琉有個上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bul」,bul是指一個特定海域,進入長期全面禁止捕魚的狀態,直到海裡的生態環境恢復。這通常是發生在某個海域被過度捕撈之後,就會有一個部落的領袖站出來,聚集所有的族人宣布「bul」。

或許正因為有「bul」這樣的一個傳統文化,所以在海洋早已被過度捕撈的現代社會,帛琉政府還能在2015年時,宣布劃設一個涵蓋帛琉80%經濟海域的國家海洋保育區,並在公告在2020年的1月1日,正式禁止國家海洋保育區內的所有漁業行為。帛琉除了是一個推動永續海洋的頂尖國家,同時,也是一個致力於推動永續旅遊的國家。

在2017 年底,帛琉政府推出獨步全球的「帛琉誓詞」,要求所有來訪的旅客都要簽署這項誓詞,而且誓詞中的內容都具有法律效力,違反者會進行罰款。並在2020年進一步立法,禁止攜帶非友善海洋防曬乳到帛琉,違者除了防曬乳被沒收之外,也可能會被開罰1千美元的罰款。

而2022年帛琉的駐台大使歐克麗也表示過:

「我們希望帛琉能持續發展,但是是以一個不會傷害到環境,也不會太快改變傳統文化的速度來進行。」

或許正因為這些措施與思維,讓帛琉成為國際間在推動永續旅遊時的參考指標。我們除了很敬佩帛琉的做法之外,也想客觀的來做一些比較。在選擇對比的地區時,我們考量到熟悉度與相似度,最後以一樣由許多小島組成,也在推動低碳永續觀光的澎湖,來跟帛琉做個對比。

帛琉群島的總面積是459平方公里,大約是澎湖群島的3.2倍;而人口是1.8萬人,大約只有澎湖常住人口的兩成;每年造訪的旅客人次約12萬人次,大約只有澎湖年旅客人數的一成。

當我們拿澎湖與帛琉來對比之後,發現到兩者之間的人口密度差異懸殊,澎湖的面積遠比帛琉小,但上面的住民與旅客人數,卻是帛琉的4倍與10倍

從這樣的數據資料來看,這似乎也指出了旅遊的另一個核心問題——超過環境承載力的旅客人數。


以旅遊之腳邁向永續

依稀記得有位山裡的長者,說過類似這樣的一句話:

「我們腳下的每一步,其實都在改變著土地,影響著底下的生命。」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裡很感動,竟然有人如此柔軟的對待自然,如此在意自己踏下的每一步。在山林裡走久了之後,我漸漸地能辨別出路徑與獸徑間的不同。人走出來的路徑與動物走出的獸徑,就我的感受來說,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腳的地感與質地。人時常來往的路徑,土地會變得非常硬實。當我察覺到這件事時,我又更深刻地體會到長者所說,我們邁出的那個步伐,是真真實實一步一步地改變著土地呀!


我們談永續旅遊談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旅遊就像是腳下的每一步,我們很難期待踏出的步伐,不會對當地的社會與環境產生任何影響,但或許可以好好思考如何能讓這一步踏得更溫柔。獸的來往,雖然也會產生獸徑,但卻能讓土地保有柔軟與彈性,或許這是我們可以思考的方向,思考每一段路所能承載的步伐,讓旅遊對環境與文化的影響變小。

過去常常會看到一些是是而非的宣傳,像是舉辦一些自然觀察的活動,就標榜是「生態」旅遊。又或是斷章取義的說明生態旅遊,可以讓自然生態更美好,但卻避談旅遊造成的環境壓力,讓人有種只要是參加生態旅遊,就沒有環境承載力的問題。

另外,旅遊還有一個很難談論的部分,那就是貨幣與價值,在許多的傳統文化裡,提倡的是共享的概念,但用貨幣交易的旅費,卻容易導入資本與私有的想法,而這往往也是對傳統文化產生很大衝擊的部分。如何取得平衡或是提出更合適的方式,(用非貨幣的方式交換體驗)

我想這還需要更多人一起來嘗試與努力了。

陳韋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