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期間的天氣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出門去走春或踏青呢?
在假期期間出門,最讓人煩惱的問題,應該就是交通了。開車的人害怕塞在路上,走路的行人害怕被車撞。
在2022年CNN以「臺灣的活地獄般的交通是觀光的一大問題」為題,(Taiwan’s ‘living hell’ traffic is a tourism problem)直指臺灣交通事故與行人安全的問題。而去年1-3月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行人也超過百位,也促使政府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修改條例規定路口要優先停讓行人。
現在人的工作與生活型態,使得長距離的移動變得很日常,交通也就與我們息息相關,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 3 健康與福祉
- 3.6 減少道路傷害和死亡
- 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 9.1 發展永續、有彈性和包容性的基礎設施
- 11 永續城鄉
- 11.2 負擔得起和永續的運輸系統
- 13 氣候行動
- 13.3 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知識和能力
SDGs資訊來源:
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https://unstats.un.org/sdgs/
走向循環的未來之路
咚、咚、咚、咚⋯⋯是我們最近工作時的背景音,因為這陣一子工作室外面在換修自來水的管線,所以不時會有大型機具拋除路面、鑽地、打洞的聲音,而被刨挖出來的瀝青、碎石、水泥塊,最後被送到大貨車上載走。
雖然,這是很常見的場景與畫面,但台灣的道路四通八達,各種大大小小的路面工程這麼多。實在讓人很想知道,這麼多的廢料到底都送去了哪裡?而這些廢料最後會做什麼用?
根據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在2023年發布的〈從物質流分析到道路鋪面的改革〉一文中提到,
台灣每年產出約1,200萬噸的廢瀝青刨除料,這些刨除料目前都囤置在各個瀝青混凝土預拌廠中,由於傳統熱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工法,添加使用刨除料的上限最多只能用40%,所以囤積下來的量約有3,000萬噸。
該文中提到的「長效道路鋪面技術」,可以解決多種廢料再生的問題,還能提升道路的耐用度,降低每年產生瀝青刨除料的量。此外,營建署也推動「冷拌再生瀝青混凝土」工法,提升瀝青刨除料的再生使用率,降地新資源的開採。而近年來歐洲與澳洲也在發展新的道路鋪面工法,使用回收的廢棄塑料來製成道路,不僅可解決廢棄塑料無處可去的問題,新的塑料道路還比傳統的瀝青路面更加堅固,且有維護容易與能回收再利用的特性。但目前這些工法都還在推動的階段,實際上有多少的道路工程會導入這些新技術,這才會是關鍵。未來的路面,勢必得要兼顧到品質與路面材料的循環,才能讓道路得以永續。
Hailey Gu on Unsplash free/20240223
立法,下一步?
交通要永續,除了硬體上路面材質的循環外,如何「減少道路傷害和死亡」,
也是一項明確的永續交通指標。
從人與「法」的角度而言,去年可以說是臺灣交通安全備受關注的一年。
在4月14日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我們最有感的部分,就是行人過馬路時,汽機車會停讓的這件事。(畢竟,在過往的歲月中,我們能走在路上平安至今,全賴著禮讓汽機車呀XD)
在5月25日通過以人為本的《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以及在12月15日公布《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這部基本法是參考日本在1970年頒布的《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對,以前我們只有管理處罰條例,現在我們終於有安全基本法了XD)
交通問題當然也不是立法後就都被解決,我們就從日本「交通禮儀」的一項調查問卷,來觀察看看日本汽車停讓行人的近況吧。
日本自動車聯盟(JAF)在2016年,進行一項交通禮儀的問卷調查,在問卷中有一項題目:「在通行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時,汽車是否會停讓行人通行?」收回來的問卷顯示,約有86%的民眾表示,汽車不會優先停讓行人通行。
於是JAF在2019年起,讓工作人員在好天氣時,通行各都道府縣中兩條無紅綠燈的馬路,實際去評測汽車優先停讓行人的狀況。
而近三年實測出來的結果顯示:
- 2021年,僅有30.6%的車會停讓
- 2022年,提升至39.8%
- 2023年,再提升至45%
(資料來源:https://jaf.or.jp/common/safety-drive/library/survey-report)
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但我想有駕駛經驗的人就會知道,要在無紅綠燈的路口,做到停讓行人通行,有時候其實並不容易,這代表駕駛者在遠方,就留意到路邊有行人要通行,才能來得及減速、停讓。
但在沒有號誌的情況下,如何讓駕駛者在遠方就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呢?就待我們下回揭曉吧!
———後記———
在寫稿的當下,我看到一則『從「未考過駕照」的駕駛,撞傷3姊弟』的新聞報導,真的讓我對「法」與「交通安全」很有感。立法並非是問題的結束,而只是面對問題的開始,如何執行與落實,並藉由教育讓人知法與守法,進而改變用路時的心態,這才真正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別讓自己用路,成為他人地獄
要讓駕駛者在遠方時,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的方式,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雙方約定一個通用的手勢,像日本近年又再次倡導的「舉手過馬路」,就是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方式。
把手舉起來這一個動作,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開車的駕駛來說,卻是很好的辨識方式。因為開車在道路上,駕駛會有很多狀況需要時時去留意,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看每一個站在路邊的行人。
只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判斷路邊的行人是要過馬路,或是只是剛好站在路邊滑手機、回訊息。不同的用路習慣,與不良的用路溝通方式,(狂按喇叭、逼車)往往也是造成用路壓力,或是「路怒症」的源頭——他人即是地獄。這時候多一點的同理,似乎就會是不錯的方式,甚至我們可以擴大去同理非人的用路者。
廣義來看,所謂的用路「者」可能也不只是人而已,有許多的野生動物,因為棲息地被道路切開,所以也會需要通過這些道路,動物因此受傷或死亡的事件,幾乎時刻都在上演。
於是有人提出動物廊道、通道的構想,根據動物的特性與習性,誘導動物避開路面,
使用額外的通道來通過道路,減緩動物的生存壓力,也降低駕駛的心理壓力。(開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誤入的狗狗,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
期待未來我們能解決這場名為「交通」的戰爭,用更多的用路同理,建立出有善、安全、永續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