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農業|別讓人「有機」可乘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4/19

2024年1月3日,消費者保護文教基金會(下稱消基會),召開名為《傳統市場有機蔬菜現形記》的記者會。

記者會中大致的內容,是調查傳統市場及黃昏市場中,攤販自行標示的「有機」蔬菜,是否符合我們對有機農產品無農藥的認定。消基會公布的調查結果中,購買來的12件農產品中,有4件檢驗出農藥殘留,這不僅突顯出顯出農產品標示不實的問題,可能也表示販售與消費者對相關法規與農法的不熟悉。(在台灣農產品要標示有機,其實要符合相關法規,不能自行隨意標示。)

資料來源:消費者保護文教基金會

———有機小百科———

《有機農業促進法》
有機農業:指基於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進行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農產品生產之農業。


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 2 終結饑餓
  • 2.4 永續糧食生產和彈性農業作法
  • 3 健康與福祉
  • 3.9 減少有害化學物質和污染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 6 淨水與衛生
  • 6.6 保護、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
  • 12責任消費與生產
  • 12.2 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和利用
  • 15陸域生態
  • 15.3 結束荒漠化,恢復退化土地
  • 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 17.16 為獲得科學、科技和創新而進行的知識共享與合作

SDGs資訊來源:
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https://unstats.un.org/sdgs


田水裡的百款人

以前去分享農作經驗時,很喜歡用自己遇到不同農法的農友時,他們呈顯出來給我的感受,來歸納、類比跟大家做分享,雖然並非真的描述的很精準。但卻也能呈現出某些現實的輪廓,就先讓我在此賣弄一下吧!

慣行農法——傳統慣用施行的農耕方式

一般指施用化肥、農藥的生產方式。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商人或是老農,提供合乎規範農產的就是有良心商人。

有機農法——符合有機法規的農耕方式

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有資本的農人或是青農,能負荷農事、文書與各種的查驗工作,是規規矩矩依法從事生產的農夫。

友善農法——合乎生態、保育概念的農耕方式

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喜愛生態與自然的「半農半X」的小農,在耕作之於,也會去觀察自然的生態人。

自然農法——貼近土地、順應自然的農耕方式。

時常帶有理念、哲學,或近乎信仰的程度。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有想法與理想的通才,在實踐遠大目標與生活的夢想家。


會有這樣的類比,其實也可說是有跡可循。由於臺灣的保育與食安意識提升,讓許多消費者注意到慣行農業的問題,當時外國主流的有機食品風潮,進而促使農業生產上有所變革。在臺灣有機的生產制度,有受到法律的規範與保障,從生產過程、管理到出貨查驗,都有明文的法律規範。

自行在銷售的農產品上,標示「有機」二字是違法的行為,要貼上合法的有機標章,就必須要透過認證單位來把關。

(完整的標章上,左邊是有機標章的圖案,右邊會有認證單位的標誌,以示負責。)

雖然有標章能讓農產品有市場區別,但前期要投入的成本並不低,所以許多老農與小農都難以參與。轉而尋找其他合乎趨勢或自身理念的耕作方式。所以才會讓我在接觸到不同農法的農友時,會有如此不同的感覺。

而跟著有機的潮流,就等於永續了嗎?

我想這個答案沒有這麼簡單,不過好好認識一下現在常見的農法,確實是我們尋找永續農法時,很好的一個起步。


在臺灣談到農法,多半會分成慣行、有機、友善這三類,因為這樣在切分上相對明確。有使用化學的農藥或肥料,就是慣行農法。生產過程有通過有機檢驗,就是有機農法。而並非慣行但也不是有機,多半就稱友善農法。如果我們先撇除有明文規範的有機農法,可以發現即使被分在同一農法中的農友,在生產的做法上,還是會有許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多半來自農友自身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在農事上的理念與堅持。

所以我們用自身的經驗,以及匯集到的資料,將農法切分成下面五類:

慣行、有機、無毒、友善、自然,並以我們的觀察與觀點,來介紹無毒、友善、自然,這三個相對必較模糊的農法。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也必須客觀的先說一句話,由於這些農法並沒有相關的法律規範,所以不像有機農法這麼一板一眼(嚴謹),但是可以看見不同農友,在選擇這些農法上的概念與精神。


無毒|核心的概念——農藥與化學物零檢出

現況:慣行農產會在採收前停止用藥,以達到農藥零檢出,並標示無毒農產,與一般的慣行農產做區隔。另外,花蓮地區有推動的「無毒農業」,在認證的標準上,則比較貼近有機農業,會檢視生產的過程,並結合生產履歷的制度。

友善|核心的概念——友善生態、環境、社會的農業生產方式。

現況:友善農業比較像是一種概念,強調生產過程中對於環境是友善的,但沒有規定特定的形式,像是綠色保育標章,就是以保育物種或是生態棲地為申請條件。這也是提供沒有投入有機制度,但在意生產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農友,另一種不同的選擇。

自然|核心的概念——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物質,以自然方式解決農業生產上的各種問題,各個流派皆有自己嚴僅的論述與規範。

現況:近年來,自然農法在臺灣可說是百花齊放,由於各流派的論述都有各自的理論架構,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也不想太粗暴的詮釋這些流派的農業哲學,所以請容許我們羅列出名稱,讓對這些農法有興趣捧友,去搜尋認識看看囉~

日本(MOA、秀明)、澳洲(樸門)、德國(生物動力)、泰國(KKF)、韓國(趙漢珪)。


支持農人信念

在介紹完常見的農法後,我們再一次拉回到這次的事件上,談談農產品的產量、販售與消費選擇,看看能不能找出讓農法更永續的方式。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或許很難去提防不實的產品標示,但至少可以對有機農產品的產銷,有些基本的概念與瞭解。

現在就讓我們看一些實際的數據吧,根據農業部農糧署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

  • 有機耕地的占比:2.23%
  • 友善耕地的占比:0.87%

全台只有3.1%的耕地,沒有使用化肥與農藥。

所以要購買到沒有合格認證,但卻合乎有機生產的農產品,機率真的微乎其微。而另一個存在的問題,是有機農產的成本與銷售,投入有機耕作會提高生產的成本,但卻不見得能提升收購的價格。若想跳過盤商自產自銷,就得同時負責採收、銷售、包裝、配送,這也不見得是所有農友都能負荷。

所以就現實層面來說,農友只能評估自身能力,去選擇相對有利的方式來生產,也就是我們見到的現況。若想要改善這樣的循環與結構,或許可以從改變消費與生產的互動模式開始。讓消費者能更直接的認識生產者,看見農事者的辛勞與堅持,讓生產者知道消費者的想法與感受,並明確的知道所生產的農作物,最後會提供給誰來食用。這樣的彼此認識、交流,能串起更多的同理與信賴,而這樣的效果,也往往比標章來得更好。因為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農產品,更是對農友與生產理念的支持,這也會讓農友更有意願去提供更好的農產。

想瞭解更多實際的作法,可以搜尋「社群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食通信⋯⋯

photo by 陳韋宏


———後記———

我們並不想用現世的價值,去貶低慣行農法,我們能有餘裕去尋找農業的未來,也是因為早期有慣行農法,提供社會充足且消費得起的農糧食物。只是時至今日,我們已從土地拿取太多、浪費太多,有必要重新去思考,如何改善現況,還給大地母親一個生息的機會,在生產與自然生態之間,取得一個可以永續共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