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旅人記事 | 清邁,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關係學習
這次從清邁旅行回來,朋友問:「好玩嗎?」心裡躊躇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說出:「好像不能單純用『好玩』兩個字來形容。」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旅行體驗。記得小時候,總想著快點長大,國小是一節課等著下課,到了國中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高中埋頭在試卷裡一週週的跑,上了大學以後,頭抬起來了,翅膀長硬了,開始盡情翱翔,盤旋在課堂報告、系學會、啦啦隊,還有一個個展場打工之中,好玩的從一個月宜蘭的回家一次,到後來可能兩個多月才見到爸媽一次。四年過去,我們也出了社會,出籠的鳥兒再次落地,一年年的在工作、成就感、人際關係裡頭打轉,轉得暈頭轉向倒地之時,也才是時候看清身處世界的模樣,「我滿意此刻的生活嗎?我認識我自己嗎?」不知道啊,我真的不知道。然後我開始,一個人的旅行。三張圖:清邁巷弄內的壁畫,一個人種植小樹的過程,比喻一個人的旅行。旅行之後我發現,一個人的快活,一個人的自在,我更在旅行當中認識更多不同面向的自己,裡裏外外,很多時候唯有一個人,將心靜下來時,你才看得清楚,我不曉得是不是每份學習都是這樣,但至少當時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樣感受到的。這次清邁的旅行,我在群體夥伴的旅行之中,我體驗到在一個群人之中的自己。過去我刻意練習一個人,而現在,我在一群人之中體驗著、學習著,在一群人之中我如何誠實的表達自己,是我不熟悉的,而我發現在翹翹板的兩頭來回練習,好像也就更熟悉如何走平衡木,我在【走入森海Podcast】中分享了這次和一群好友同遊清邁的體驗,在之中我體驗到有時一個人,有時一群人,在兩者之中我都是自在的。記得在清邁的某天朋友問想去哪,大家各自提意見之後,想去的就去,不想去的也不免強,看似變動,卻也是我們之間彈性的默契,也是彼此之間因為信任且感到安全,而共同創造的一次旅程。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長遠;一個人自在暢快,一群人幸福圓滿。一次次地前行,都來自內心直覺的選擇,不論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我都清楚的明白此刻的選擇,並且勇敢的承擔,如果沒有答案,也就再等等吧!一個人在一群人之中,體驗到的幸福與圓滿,是我從未感受過的。這次外在的旅行,也為我帶來一段心的內在旅行,想聽更多這次我在清邁和朋友旅行,為我帶來哪些心的成長嗎?請聽~【走入森海Podcast】,邀請你一同走在關係中學習。左下&右下:和同行好友的合影
2024/12/23
旅人記事 |清邁,蔬食友善城市
在以「雜食」為大宗的飲食的社會,作為蔬食者,在旅行中總會花上較多的時間做功課和尋找可以吃的店家,記得前幾年在印尼日惹,因為找不太到蔬食餐點,因而吃了整整一個月的印尼爪哇島沙拉GADO GADO,也整整拉了一個月的肚子,旅行後朋友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你也瘦太多了吧!真的是哭笑不得。所以這次的清邁之旅真的是非常幸福,旅行前蔬食朋友就大力的推薦許多蔬食餐廳,內心滿滿的期待,從傳統泰國料理到不同的異國美食通通有,實際到當地真的每餐都吃得非常開心!肚皮和內心都十分滿足,將泰國清邁列為蔬食友善城市也不爲過,而且價格上也十分親人,接下來我將分享幾個清邁蔬食友善的原因。左下:荖葉沙拉/右下:紅毛丹✿ 蔬食餐廳的密集度高,清邁古城是由四面古牆圍起來的區域,沿著古牆散步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光是在小小的清邁古城裡,用google map搜尋到的蔬食餐廳就超過20家,當時跟朋友還花了些時間篩選想吃的,平時在宜蘭選擇蔬食餐廳都決定很快,因為數量不多,但這次在清邁體驗到蔬食餐廳選擇障礙,也是一種幸福?(笑)✿ 價格友善,讓不同經濟水平的人民都可以吃的起,但我想,這點就不只是泰國蔬食餐廳才有的優點了,整個清邁城的餐點價格都是如此,從平易近人的小吃,到高級餐廳的價格都十分友善。印象中,在台灣蔬食餐廳的價格都相對偏高,身旁的有些朋友都會說吃蔬食就比較貴啦,但在清邁百元以內的蔬食餐點選項很多,一盤泰式炒河粉價格大約50TB,分量是一個女生吃完會有飽足感的,高級餐廳一份餐點也介於100TB上下,記得某天和朋友一起共食,兩個人點了大約5道菜和一杯飲料,一人只需要不到300TB。左上&右下:多元泰北小點心,皆是以自然食器承裝,看起來美麗又可口。✿ 蔬食餐點種類選項多元,而且好好吃!蔬食餐點除了泰國當地的特色菜餚以外,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選擇,有時候在一家餐廳點也能一次吃到不同的選項,滿足不同的味蕾,經典的泰國炒河粉和咖哩、芒果糯米飯、義大利比薩,甚至還有中式的粥和湯麵。✿ 大部分蔬食餐廳了解不同蔬食者的飲食規範,並且都接受不同規範的客製化要求。在泰國大部分的餐點都含有大量的辛香料,用辛香料堆疊出口味豐富且驚喜的泰式咖哩等菜餚,這也是泰國菜的迷人之處,有些店家可以客製「不含五辛」的餐點,或也可以看看餐廳有沒有「齋」的標示,表示整家店的餐點不含五辛,另外如果不吃蛋和奶的話,也只要告知店家,他們也都能很快地理解並提供,印象最深刻的是幾年前在泰國要喝不加牛奶和煉乳的泰式奶茶相對困難,而且味道上總會覺得差了那麼一點,但這次在清邁喝到了非常好喝的泰式燕麥奶茶和泰式椰奶茶,味道甚至更好!我想或許是因為清邁以觀光產業為主,到訪的不同國籍旅客也非常多,尤其世界上蔬食者比例越來越多,所以提供的服務也相對完善。那你心中的蔬食友善城市,有哪些條件呢?在清邁除了吃了許多美味的蔬食餐廳之外,我也遇見了一間在清邁古城旁,以社會企業經營的蔬食餐廳,透過餐廳的經營來支持在泰緬邊境流亡的緬甸人民,在餐廳中除了可以吃到緬甸Shan族的特色餐點,更可以透過你實際的消費來支持他們,而且它不僅僅是一間餐廳,還複合了二手書店和商店,詳細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左上:Free Bird Cafe/右上:咖啡廳門口的二手書區
2024/12/13
旅人記事 |清邁之旅:古城裡的永續足跡
自從疫情之後,好幾年沒有出國走走了,記得過去幾次和朋友閒談,朋友總問:「如果什麼都不用考慮,你會想做什麼?」每次我都回:「我要出國旅行。」當時的心中想法很直接,也清楚知道這是一個想逃離現況的心境,所以哪兒也沒去,決定陪伴這個狀態。直至今年,工作生活告一個段落,心情上也安穩許多,沒有想逃走也沒有想找尋什麼,就恰巧剛好收到朋友的邀約,於是再次重遊泰國清邁。清邁這幾年間也有不少的轉變,也或許是說,經過疫情的這幾年,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滾動變化著,七年前吃過的餐廳已經停止營業,住過的民宿和背包客棧也關門大吉,更別說曾經相會的旅人朋友了,大家各自也都在世界不同的角落,也就如同那句老生常談——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猜看看是什麼樣的自然纖維製成的食器呢?這幾年間隨著不同的學習與經驗,看帶事物的角度也產生變化,記得上次清邁之旅,對當地的佛教文化深感著迷,走訪了許多廟宇,也參加了為期一週的禪修課程;而這一次雖然沒有太特別的期待,但心裡還是對於清邁生活的自然素材應用感到滿滿的好奇,也因此意外的發現許多永續的足跡,清邁的共享交通工具anywheel電動機車、腳特車可以租借,小農市集推廣不用一次性發泡餐具之外,更發現用香蕉纖維製作的美麗餐具,甚至還有的市集免費接駁車呢!更多關於泰國清邁的永續足跡,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記得第一天晚上九點多剛抵達飯店房間,就受到提前兩天抵達朋友的暖心迎接,因為搭飛機沒吃晚餐,才正想著要去附近買點宵夜,朋友就端上晚上多買的綜合炒青菜、稍早料理課做的芒果糯米飯,一邊吃一邊聊著最近的生活之餘,內心大力讚嘆芒果糯米飯染上蝶豆花的藍紫色澤也太美,是幾年前沒有的見過的。那一晚,我們聊到12點多還捨不得的睡去,也才發現已經許久,沒有這樣愜意的相聚了。從高中認識到現在,這還是第一次一起出國旅行呢!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感嘆能和和好友相聚的時光越少,大家各自在生活中前行,也因此更加的珍惜每次的相聚。當下的心情、彼此的樣貌,還有發生的際遇,都是一期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