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飲食
生活議題
2024/11/29
永續餐桌——食餘處理篇|完食永續迎向未來
永續餐桌系列專題的最終站,我們要準備收拾餐桌囉——剰食/廚餘的處理。剰食/廚餘往往被當成是次等的材料或是廢料來處理,但剰食或廚餘就代表,沒有價值了嗎?又或是說,在享用美食的過程裡,難道一定就得製造出這些剰食或廚餘不可嗎?今天就讓我們來關注吃完餐點之後的事情吧!飲食,一直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最直接影響到環境資源的一塊,尤其是隨著人口的增加,相關的問題更是被加乘放大。如何從飲食中來實現糧食與食材的有效或全利用,從源頭減少糧食與食材的浪費,讓剰食與廚餘的資源能再次被循環利用。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食物被丟棄,而這些沒有被吃下肚的食物,在生產的過程裡,依舊消耗大量的水、土地和能源,所以食盡其用與全利用,不僅是減少料理與享用過程中對食材的浪費,更是對食物本身的一種尊敬,以及對資源的一種珍惜。這幾年有不少的民間組織或政府單位,也開始推動一些相關的行動,像是藉由「食物銀行」將過剩的食物,發送給需要的人,或是設置「惜食專區」,透過特價促銷,鼓勵可以在時限內吃完的消費者,優先選擇「即期食物」,以減少食物放置到變質被丟棄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什麼呢?從認識食材開始,學習全食物的利用你會發現不少的植物,其實是可以全株來食用的,透過利用根、莖、葉、果、皮⋯⋯等不同部位的特性,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不僅減少浪費,還能增加我們對食材的認識和價值,減少廚餘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料理的創意。利用不完還能共享,打造更具彈性的利用方式食餘共享的概念,已開始被倡議與接受,將過剩或即期的食物與他人共享,不僅能有效減少食物浪費,還能促進社區之間的互助與連結。食餘共享的形式也有多種的呈現樣貌,從社區內小範圍的食物交換,到大型資訊平台上的食物共享,這些都在改變著人們對食物價值的認知。例如,一些城市或地區已經開設了實體的食物共享冰箱或是空間,讓居民可以將自己家中過剩或無法及時食用的食物,拿去實體平台交換或捐贈給有需要的人,從而實現食物的再利用,這不僅能降低資源的浪費,還有助於建立更為和諧與友善的社會關係。產生廚餘要回收,資源循環再利用根據環保署110年的資料顯示,廚餘被丟入一般垃圾的量,占了總垃圾量近兩成的比例,不僅浪費了廚餘的價值,而廚餘中過多的水分,也會徒增焚化廠的負載與負擔,所以除了食材要妥善的利用與共享,減少食物的浪費之外,真的無法變成料理的廚餘,也要妥善地讓它進入個人或公共的回收系統,讓廚餘也能再次回到生產或天然的循環中。食物之外還有食器除了食物本身之外,餐具與食器的選擇也是永續餐桌中重要的一環。雖然在疫情期間,考量到外食的衛生安全問題,有許多店家又開始使用一次性餐具,但一次性的餐具會大量的消耗環境資源,而用完後,餐具在處理的過程中,也會消耗許多的能源,造成了而外的負擔,所以自備餐具、食器,其實還是比較永續的做法,如果真的需要使用到一次性的餐具,那麼也要盡量選擇自然食器,讓食器在使用後,也能較容易回到自然的循環裡,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邀請你,坐入永續餐桌,學習為飲食負責永續飲食的理念不僅是一時的潮流,而是面向未來的重要趨勢。從對食材「食盡其用」的實踐,到「食物共享」的社會行動,同時,也關注餐桌上的其他面向,像是「廚餘的循環利用」和「食器的選擇」。這些選擇與行動,都是確保我們未來還能有餐桌能入坐,有大地能生產糧食與作物,能讓我們有個永續的未來。永續飲食
生活議題
2024/11/25
永續餐桌——食物料理篇|永續廚神到你家
永續餐桌系列專題的第三站,我們從市場買完食材,準備回廚房做飯囉——料理製造之地。這裡說到的料理製造之地,指的不只是家裡的廚房,也包含其他製造食品/菜餚的地方,像是食品加工廠、中央廚房或是餐廳,在這些地方讓食材變成端上餐桌的美味佳餚,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什麼會需要注意的呢?在料理的過程中,最需要留意的是各種的添加物,有沒有加入會引發過敏的食材,或是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化學成分;其次是食物的烹調方式,是否會很繁複、很耗能,過程中是否有使用過多的油、糖、鹽⋯⋯等等的調味料,這些都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或是危害。這時候多數人會說:「除非我們餐餐都自己親自下廚,不然這些料理的過程發生了什麼,我們如何知道呢?」沒錯!所以就有人提倡外食時,可以選擇簡單烹調的原型食物,就是食材只有經過切割,沒有再製,並且以水煮、清蒸用鹽做調味的食物。畢竟,新鮮往往就是美味的秘方,能用簡單的方式料理,一來能代表食材夠新鮮、健康,不需用過多的調味掩飾,二來也最能讓我們品嘗到食材本身的風味。避免選用過多的加工的食品,是因為越多的加工與處理工序,就代表會有越多看不到的處理與添加的可能,這都會提高食品安全上的風險。真的想要選用一些加工食品時,也要多注意食品上的標示,暸解食品中的成分與添加物,如果對於成分與添加物真的還不是很熟悉的話,也可以透過潔淨標章(少/無添加物)來幫助自己做選擇,這都是我們可以為自己的飲食安全多留意的地方喔~除此之外,餐桌菜色的選擇上也要具有多樣性,多樣性的飲食習慣,不只能帶來均衡的營養,還能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不會因單一食材受到污染或出現安全疑慮時,有攝取過多的問題。食物的料理與處理過程,關乎著我們的健康安全,永續餐桌不只是關注食物的存續,也關注上座享用的人。好好吃飯,好好煮飯,料理出專屬你我的永續醍醐味。永續飲食
生活議題
2024/11/22
永續餐桌——食材選擇篇|懂吃讓你拯救世界
永續餐桌系列專題的第二站,我們從產地拉回到市場——食材的集散地。在市場裡,有著各式各樣的食材,從雞鴨魚肉到蔬菜水果,讓人看的眼花撩亂,如何挑選永續餐桌上的食材,低碳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如果你想多瞭解低碳食物,可以回頭去看【氣候變遷 X 糧食】的系列文章。低碳食材常常會跟食蔬的概念綁在一起,但有不少人會擔心「多蔬少肉」的飲食,會不會造成健康問題?但其實綜觀人類的飲食史裡,多蔬少肉的才是常態,從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好像有點說的太遠),到19-20世紀以前,肉類的取得並不像採集農作物或蔬果般容易,往往好幾天才能狩獵到獵物,所以能供應到市場的肉品量更是稀少,而且價格也相對昂貴,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裡,很少會去食用肉類,肉類比較像是常民重要祭典中的奢侈品。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不只是經濟條件,而是自然界中,植物性食物的來源本來就比動物來得多,所以「多蔬少肉」的飲食方式,可能更合乎自然。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加上商業化的現代畜牧養殖出現後,快速翻轉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肉類變成常民會享用的菜餚,看似提升生活的物質條件,但也加劇全球暖化的危急。現代化的畜養方式,加上全球人口的快速成長,讓供應全球飲食的糧食系統,占據全球總排碳近⅓的量,成為氣候變遷中,急迫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其中生產肉類所造成的排碳量,是植物性食物的10至50倍,所以提升蔬食的比例,絕對是勢在必行的選項。與其到最後一刻才痛苦改變,何不現在就先來學習好好食蔬呢?永續餐桌的食材挑選,就讓我們從「多蔬少肉」開始吧!一起嚼出菜根的美好滋味~永續飲食
生活議題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