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永續旅遊|一起旅行到天荒地老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對於什麼樣的旅遊能稱為「永續旅遊」,做了以下的定義: 「永續旅遊是在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衝擊後,同時又能滿足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所進行的觀光活動。」 定義直接把永續目標的三大面向「經濟、社會、環境」放入,而且還要充分考量「現在」及「未來」。可以說是訂了一個超超超高標呀~ 不過UNWTO會做這樣的定義,其實也並非毫無道理,一來旅遊並非人生活的必需,二來是旅遊通常會涵蓋到人文與自然的面向,也就是會走入到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或是進入到野生生物的棲息空間裡,對其他人或生物的生存、活動、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才會用如此嚴格的標準來看待旅遊吧。不過一下就把門檻訂的太高,不免會令人反感、拒絕努力,所以首先我們來轉換一下思維,如果你也很喜歡旅遊,那就試著來瞭解看看,要如何才能讓旅遊這件事,一直進行到天荒地老吧! 如果細談旅遊這項議題,就會涉及到所有17項的永續目標,所以這次我們直接選出四項,跟旅遊比較有關的永續目標(SDGs):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旅行的意義之外,還有責任 對於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而言,旅行似乎與我們的生活靠得很近,往往在工作的閒暇之餘,就會想要來趟打破日常規律的探險。走出已然熟識的街道景色,試著在一個全然不同的生活場景之中,讓自己擺脫掉那緊繃的生活壓力,藉著旅行來獲得身體或心靈上的放鬆,如果這件事能真正的趨近永續,我想真的會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接著就讓我們在看看,除了永續旅遊之外,還有國際上還有那些倡議吧! 跟永續旅遊很相似的詞彙,還有「生態旅遊」或是「負責任的旅遊」,這兩者所提倡的概念與作法,與永續旅遊有什麼不同?就讓我們從各別的定義來瞭解一下吧!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Reference|The Ecotourism Society,Butler 1992) 負責任的旅遊 「使當地社區受益最大化,對社會或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並幫助當地人保護脆弱的文化、棲息地或物種的旅遊」(Reference|The Case for Responsible Travel:Trends & Statistics 2021) 從各別的定義與名稱來看,不難發現「生態旅遊」所關注的面向,是針對在地的生態與住民。而「負責任的旅遊」方式,則是指出旅遊要對社會與環境負責,讓受益最大化與負面影響最小化。但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很模糊的,對吧?如何做才能讓當地社區、環境的受益最大化,並且讓負面的影響最小化,我想這真的會是一個很值得細細思考與討論的部分。 旅行究竟會對社會與環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受益就只是單純的收入嗎? 陳韋宏/繪 改變文化與生態的旅程 在一趟旅程裡,不只有個人的經驗與感受,還蘊藏著各式各樣的行為,像是最基本的食衣住行。 而這些事情又會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產業及生態? 原住民的狩獵、採集文化,在傳統的脈絡上其實很神聖與美麗的,是一種跟祖先學習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學習順應自然的「拿取」跟「給予」,在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讓部落得以世世代代在這裡傳承與延續,藉由基本的「食」與「活」,來認識這片土地的「律」。所以認為這些獲得到的生命(獵物),都是神靈與自然的給予,是養育部落讓部落得以延續的珍貴禮物。背後的動機就是如此的存粹,能在這片土地上好好的活著。隨著時空的演替,這些令人著迷的部落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造訪部落,親身去體驗部落的文化與生活。 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事實卻是一時之間要提供這麼多旅人的需求,就勢必會影響整體的生活與生產狀態,最常見的就是一間間的餐廳、民宿、工藝品店,這類提供旅人所需的產業誕生。 回到文化的脈絡下,這些生命(食物)的取得,本是自然的給予,這要如何跟旅人做等「值」的交換?旅人又有什麼願意拿來交換?貨幣帶入的資本思想,更是衝擊著順應自然與市場供需。 這就回應到本文最初的提問,旅遊活動是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與環境,那如果撇除掉食衣住,(如果沒有「行」的旅行,好像不太可能XD)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 那是不是真的處理掉食衣住,旅行就能永續了呢? 食衣住之外的無痕 一行人走在山脊之上,各自背負著30幾公斤的大包包,這一路上上下下的地形路線,讓我們在邁出每一個步伐時,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腿的緊繃與微微的顫抖。在這宛若神殿般的大樹林間,就連蟲鳴鳥叫都變得罕見,只有風在林間遊晃時,撫過樹梢與穿過草叢的聲音。 我那有點急促的鼻息與呼氣聲,在這樣的空間裡,格外顯得有些的打擾⋯⋯ 這是我某一次走在山林裡的隨筆。在登山的過程裡,我們通常會準備好自己所需的食物、衣著與過夜裝備,這就有點像上一篇結尾時,所提到的食衣住自理的形式。 我們就從這樣的登山旅程,還可能對環境產生什麼樣潛在的影響,來看看食衣住都自理的形式,是不是就萬無一失了呢? 在山上我們最直接可見的影響,莫過於各種被遺留下的物品。雖然沒有取用當地資源,但卻留下了許多垃圾:像是食物的包裝、衛生紙、食餘或廚餘⋯⋯(垃圾的影響就不在此贅述了) 又或是做出一些會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像是餵動物吃東西、把動物抓起來欣賞、大聲地播放音樂或使用過亮、過多的光源。 另外,還有行走的時間夠久,就一定會遇到的「上廁所」需求。不論大小都會帶進來一些額外的物質,而這些物質也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污染到水源。 另外,像是經過消化的食物,裡面可能還有可萌芽的種子;或是腸胃道裡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土壤的菌相,甚至帶來疾病;又或是尿液中的鹽分,可能吸引野生動物舔食。所以在一些環境敏感的地區,甚至會要求登山者帶走自己的排遺。(日本屋久島的登山禮儀指南裡,就有提出要使用便攜式廁所) 那都已經食衣住自理了,這樣還不行嗎? 我們提出這些對環境的影響,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讓大家的壓力山大,而是協助大家先意識到旅行的過程裡,會有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在同一個基準上交換心得,蒐集到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 (小小補充:想認識更多友善登山的資訊,還可以參考看看無痕山林的做法喔!)…
2024/04/28
永續交通|交通地獄是誰的地獄?
今年過年期間的天氣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出門去走春或踏青呢? 在假期期間出門,最讓人煩惱的問題,應該就是交通了。開車的人害怕塞在路上,走路的行人害怕被車撞。 在2022年CNN以「臺灣的活地獄般的交通是觀光的一大問題」為題,(Taiwan’s ‘living hell’ traffic is a tourism problem)直指臺灣交通事故與行人安全的問題。而去年1-3月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行人也超過百位,也促使政府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修改條例規定路口要優先停讓行人。 現在人的工作與生活型態,使得長距離的移動變得很日常,交通也就與我們息息相關,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走向循環的未來之路 咚、咚、咚、咚⋯⋯是我們最近工作時的背景音,因為這陣一子工作室外面在換修自來水的管線,所以不時會有大型機具拋除路面、鑽地、打洞的聲音,而被刨挖出來的瀝青、碎石、水泥塊,最後被送到大貨車上載走。 雖然,這是很常見的場景與畫面,但台灣的道路四通八達,各種大大小小的路面工程這麼多。實在讓人很想知道,這麼多的廢料到底都送去了哪裡?而這些廢料最後會做什麼用? 根據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在2023年發布的〈從物質流分析到道路鋪面的改革〉一文中提到,台灣每年產出約1,200萬噸的廢瀝青刨除料,這些刨除料目前都囤置在各個瀝青混凝土預拌廠中,由於傳統熱拌再生瀝青混凝土的工法,添加使用刨除料的上限最多只能用40%,所以囤積下來的量約有3,000萬噸。 該文中提到的「長效道路鋪面技術」,可以解決多種廢料再生的問題,還能提升道路的耐用度,降低每年產生瀝青刨除料的量。此外,營建署也推動「冷拌再生瀝青混凝土」工法,提升瀝青刨除料的再生使用率,降地新資源的開採。而近年來歐洲與澳洲也在發展新的道路鋪面工法,使用回收的廢棄塑料來製成道路,不僅可解決廢棄塑料無處可去的問題,新的塑料道路還比傳統的瀝青路面更加堅固,且有維護容易與能回收再利用的特性。但目前這些工法都還在推動的階段,實際上有多少的道路工程會導入這些新技術,這才會是關鍵。未來的路面,勢必得要兼顧到品質與路面材料的循環,才能讓道路得以永續。 Hailey Gu on Unsplash free/20240223 立法,下一步? 交通要永續,除了硬體上路面材質的循環外,如何「減少道路傷害和死亡」,也是一項明確的永續交通指標。 從人與「法」的角度而言,去年可以說是臺灣交通安全備受關注的一年。 在4月14日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我們最有感的部分,就是行人過馬路時,汽機車會停讓的這件事。(畢竟,在過往的歲月中,我們能走在路上平安至今,全賴著禮讓汽機車呀XD) 在5月25日通過以人為本的《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以及在12月15日公布《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這部基本法是參考日本在1970年頒布的《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對,以前我們只有管理處罰條例,現在我們終於有安全基本法了XD) 交通問題當然也不是立法後就都被解決,我們就從日本「交通禮儀」的一項調查問卷,來觀察看看日本汽車停讓行人的近況吧。 日本自動車聯盟(JAF)在2016年,進行一項交通禮儀的問卷調查,在問卷中有一項題目:「在通行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時,汽車是否會停讓行人通行?」收回來的問卷顯示,約有86%的民眾表示,汽車不會優先停讓行人通行。 於是JAF在2019年起,讓工作人員在好天氣時,通行各都道府縣中兩條無紅綠燈的馬路,實際去評測汽車優先停讓行人的狀況。而近三年實測出來的結果顯示: 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但我想有駕駛經驗的人就會知道,要在無紅綠燈的路口,做到停讓行人通行,有時候其實並不容易,這代表駕駛者在遠方,就留意到路邊有行人要通行,才能來得及減速、停讓。 但在沒有號誌的情況下,如何讓駕駛者在遠方就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呢?就待我們下回揭曉吧! ———後記——— 在寫稿的當下,我看到一則『從「未考過駕照」的駕駛,撞傷3姊弟』的新聞報導,真的讓我對「法」與「交通安全」很有感。立法並非是問題的結束,而只是面對問題的開始,如何執行與落實,並藉由教育讓人知法與守法,進而改變用路時的心態,這才真正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別讓自己用路,成為他人地獄 要讓駕駛者在遠方時,能留意到有行人要通過路口的方式,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雙方約定一個通用的手勢,像日本近年又再次倡導的「舉手過馬路」,就是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方式。 把手舉起來這一個動作,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開車的駕駛來說,卻是很好的辨識方式。因為開車在道路上,駕駛會有很多狀況需要時時去留意,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看每一個站在路邊的行人。 只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判斷路邊的行人是要過馬路,或是只是剛好站在路邊滑手機、回訊息。不同的用路習慣,與不良的用路溝通方式,(狂按喇叭、逼車)往往也是造成用路壓力,或是「路怒症」的源頭——他人即是地獄。這時候多一點的同理,似乎就會是不錯的方式,甚至我們可以擴大去同理非人的用路者。 廣義來看,所謂的用路「者」可能也不只是人而已,有許多的野生動物,因為棲息地被道路切開,所以也會需要通過這些道路,動物因此受傷或死亡的事件,幾乎時刻都在上演。 於是有人提出動物廊道、通道的構想,根據動物的特性與習性,誘導動物避開路面,使用額外的通道來通過道路,減緩動物的生存壓力,也降低駕駛的心理壓力。(開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誤入的狗狗,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 期待未來我們能解決這場名為「交通」的戰爭,用更多的用路同理,建立出有善、安全、永續的交通環境。
2024/04/24
垃圾(話)系列|從流失掉的資源中,認識自己
⋯ 所有的物品只要有用,都能算是資源,只有當它不再被需要,才會變成廢棄物。 新年快樂~過年沒有垃圾車來收運的期間,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困擾呢? 年前我們揪了一些好朋友,一起來參與我們收集、分析垃圾的行動,雖然時間內只回收到了6個樣本,但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吧~ ———樣本數據——— 種類一般垃圾廚餘資源回收重量1-108g0-221g0-248g平均重量71.3106.299.8常見成分衛生用品(衛生紙、衛生棉、尿布)、產品外包裝膜果皮、茶與咖啡渣、蔬菜梗、骨頭紙箱、塑膠盒、塑膠瓶罐 ———補充說明——— 因為大家累積的天數,以及家中的人數不太一樣,所以上面的數字已經除上天數與人數,變成平均一天一人的量。 收到這些資料的時候,我們好像可以透過這些生活廢棄物,回朔這個資料主人的生活習慣。有的人外食為主,所以沒有記錄到廚餘。(有廚餘的話,自然也會留在店家)有的人網購產品,於是收到很多的紙箱。也有不使用一次性產品的朋友,除了廚餘之外,一週所產生的廢棄物可能不到10公克。(會說可能,是因為他的秤量不到重量,下次應該要請他來分享一下XD) 另外,我們在累積垃圾的期間,大家都有一種相似的感覺,那就是在這段期間超級不想拿到或是製造出垃圾。我們知道垃圾問題會越來越浮出檯面,所以垃圾減量真的很重要,但要馬上去改變生活方式或型態其實很不容易,因為生活很容易按照慣性來進行,就算買了方便攜帶的餐具跟容器,也很容易因為不習慣而忘了帶出門,當要吃東西時才會想起來。 或許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或型態之前,大家都可以先有意識的去感覺自己產生的垃圾量,認識一下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多少的垃圾。減量之前,先從認識自己開始吧~
2024/04/23
垃圾(話)系列|用垃圾寫下生活
1月30日,新北市環保局發布一則新聞,內容是在宣導即將上路的新規定。 從今年4月1日起,新北市的資源回收,要使用可辨識內容的袋子或箱子,並要求內容物要確實分類,如果沒有依規定來執行,可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罰鍰。 環保局也有進一步說明,單一材質且乾淨的「廢塑膠袋」,以及「包裝用發泡塑膠(保麗龍)」皆可以回收再利用,但要非常乾淨且不得含有雜質,如果有油漬或是紙質標籤等,後續都會無法再製成塑膠再生料,便不可回收。 雖然會有些民眾覺得不方便,但這項措施可以讓垃圾與回收處理的成本,更真實的被表現出來,因為不論是把回收當垃圾,會要給一般垃圾的處理費用(隨袋徵收),或是整理(清洗、撕標籤)回收物,所衍生出的時間成本。 我們相信都能在未來,促使消費產品不再過度包裝,或是在產品設計時,會考慮到後續整理的便利性。讓回收這件事,能真正使資源再生。 我們也想在新的一年的開始,邀請大家一起好好感覺一下,我們的日常到底會產生多少垃圾?就趁過年期間,垃圾車停止清運時,一起紀錄看看我們所產生的垃圾吧~(盤點垃圾就跟記帳一樣,可以讓我們對產生垃圾更有感) 走入森海,邀請大家一起來紀錄垃圾量,年後,我們一起公開見真章~ ———記錄方式——— 家中人口數:幾位累積的天數:幾天一般垃圾:重量或體積的數值資源回收:重量或體積的數值廚餘量:重量或體積的數值
2024/04/19
永續農業|別讓人「有機」可乘
2024年1月3日,消費者保護文教基金會(下稱消基會),召開名為《傳統市場有機蔬菜現形記》的記者會。 記者會中大致的內容,是調查傳統市場及黃昏市場中,攤販自行標示的「有機」蔬菜,是否符合我們對有機農產品無農藥的認定。消基會公布的調查結果中,購買來的12件農產品中,有4件檢驗出農藥殘留,這不僅突顯出顯出農產品標示不實的問題,可能也表示販售與消費者對相關法規與農法的不熟悉。(在台灣農產品要標示有機,其實要符合相關法規,不能自行隨意標示。) 資料來源:消費者保護文教基金會 ———有機小百科——— 《有機農業促進法》有機農業:指基於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進行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農產品生產之農業。 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田水裡的百款人 以前去分享農作經驗時,很喜歡用自己遇到不同農法的農友時,他們呈顯出來給我的感受,來歸納、類比跟大家做分享,雖然並非真的描述的很精準。但卻也能呈現出某些現實的輪廓,就先讓我在此賣弄一下吧! 慣行農法——傳統慣用施行的農耕方式 一般指施用化肥、農藥的生產方式。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商人或是老農,提供合乎規範農產的就是有良心商人。 有機農法——符合有機法規的農耕方式 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有資本的農人或是青農,能負荷農事、文書與各種的查驗工作,是規規矩矩依法從事生產的農夫。 友善農法——合乎生態、保育概念的農耕方式 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喜愛生態與自然的「半農半X」的小農,在耕作之於,也會去觀察自然的生態人。 自然農法——貼近土地、順應自然的農耕方式。 時常帶有理念、哲學,或近乎信仰的程度。使用這種農法的多半是有想法與理想的通才,在實踐遠大目標與生活的夢想家。 會有這樣的類比,其實也可說是有跡可循。由於臺灣的保育與食安意識提升,讓許多消費者注意到慣行農業的問題,當時外國主流的有機食品風潮,進而促使農業生產上有所變革。在臺灣有機的生產制度,有受到法律的規範與保障,從生產過程、管理到出貨查驗,都有明文的法律規範。 自行在銷售的農產品上,標示「有機」二字是違法的行為,要貼上合法的有機標章,就必須要透過認證單位來把關。 (完整的標章上,左邊是有機標章的圖案,右邊會有認證單位的標誌,以示負責。) 雖然有標章能讓農產品有市場區別,但前期要投入的成本並不低,所以許多老農與小農都難以參與。轉而尋找其他合乎趨勢或自身理念的耕作方式。所以才會讓我在接觸到不同農法的農友時,會有如此不同的感覺。 而跟著有機的潮流,就等於永續了嗎? 我想這個答案沒有這麼簡單,不過好好認識一下現在常見的農法,確實是我們尋找永續農法時,很好的一個起步。 法規之外——是身為農人的驕傲 在臺灣談到農法,多半會分成慣行、有機、友善這三類,因為這樣在切分上相對明確。有使用化學的農藥或肥料,就是慣行農法。生產過程有通過有機檢驗,就是有機農法。而並非慣行但也不是有機,多半就稱友善農法。如果我們先撇除有明文規範的有機農法,可以發現即使被分在同一農法中的農友,在生產的做法上,還是會有許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多半來自農友自身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在農事上的理念與堅持。 所以我們用自身的經驗,以及匯集到的資料,將農法切分成下面五類: 慣行、有機、無毒、友善、自然,並以我們的觀察與觀點,來介紹無毒、友善、自然,這三個相對必較模糊的農法。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也必須客觀的先說一句話,由於這些農法並沒有相關的法律規範,所以不像有機農法這麼一板一眼(嚴謹),但是可以看見不同農友,在選擇這些農法上的概念與精神。 無毒|核心的概念——農藥與化學物零檢出 現況:慣行農產會在採收前停止用藥,以達到農藥零檢出,並標示無毒農產,與一般的慣行農產做區隔。另外,花蓮地區有推動的「無毒農業」,在認證的標準上,則比較貼近有機農業,會檢視生產的過程,並結合生產履歷的制度。 友善|核心的概念——友善生態、環境、社會的農業生產方式。 現況:友善農業比較像是一種概念,強調生產過程中對於環境是友善的,但沒有規定特定的形式,像是綠色保育標章,就是以保育物種或是生態棲地為申請條件。這也是提供沒有投入有機制度,但在意生產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農友,另一種不同的選擇。 自然|核心的概念——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物質,以自然方式解決農業生產上的各種問題,各個流派皆有自己嚴僅的論述與規範。 現況:近年來,自然農法在臺灣可說是百花齊放,由於各流派的論述都有各自的理論架構,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也不想太粗暴的詮釋這些流派的農業哲學,所以請容許我們羅列出名稱,讓對這些農法有興趣捧友,去搜尋認識看看囉~ 日本(MOA、秀明)、澳洲(樸門)、德國(生物動力)、泰國(KKF)、韓國(趙漢珪)。 支持農人信念 在介紹完常見的農法後,我們再一次拉回到這次的事件上,談談農產品的產量、販售與消費選擇,看看能不能找出讓農法更永續的方式。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或許很難去提防不實的產品標示,但至少可以對有機農產品的產銷,有些基本的概念與瞭解。 現在就讓我們看一些實際的數據吧,根據農業部農糧署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 全台只有3.1%的耕地,沒有使用化肥與農藥。 所以要購買到沒有合格認證,但卻合乎有機生產的農產品,機率真的微乎其微。而另一個存在的問題,是有機農產的成本與銷售,投入有機耕作會提高生產的成本,但卻不見得能提升收購的價格。若想跳過盤商自產自銷,就得同時負責採收、銷售、包裝、配送,這也不見得是所有農友都能負荷。 所以就現實層面來說,農友只能評估自身能力,去選擇相對有利的方式來生產,也就是我們見到的現況。若想要改善這樣的循環與結構,或許可以從改變消費與生產的互動模式開始。讓消費者能更直接的認識生產者,看見農事者的辛勞與堅持,讓生產者知道消費者的想法與感受,並明確的知道所生產的農作物,最後會提供給誰來食用。這樣的彼此認識、交流,能串起更多的同理與信賴,而這樣的效果,也往往比標章來得更好。因為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農產品,更是對農友與生產理念的支持,這也會讓農友更有意願去提供更好的農產。 想瞭解更多實際的作法,可以搜尋「社群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食通信⋯⋯ photo by…
2024/04/19
永續衣著|快時尚Fast Fashion?
⋯ 有聽過快時尚嗎? 是一種設計快、製作快、銷售快的流行服飾商業模式。要達到快速大量的銷售,在定價的策略上,通常會顯得相對地低廉,當一個產品能以較低廉的售價售出時,不禁讓人好奇,這項商品中的生產、銷售、處理等等的成本,究竟轉嫁到何處去? 而一個商業模式要能運作,背後自然代表著消費市場的支持,但以消費者的視角來看,降低生活成本購買便宜的服飾,或是跟流行維持社交上的需求,這樣的消費選擇錯了嗎?快時尚,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為何被認為是不永續的生產與消費? 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這次主題比較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你我的時尚,建立在什麼之上? 勞工篇 2013年4月24,一棟位於孟加拉薩瓦區的大樓倒塌,一棟八層樓高的建築倒塌,卻造成如此高的傷亡人數,不僅成為全球建築倒塌中傷亡最高的事件,也震驚國際媒體。此外,大樓中有多家的歐美知名服飾品牌代工廠,因此,也傾倒出全球成衣生產鏈中的一項大問題——剝削勞工。 rijans /CC BY-SA 2.0/20240116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薩瓦區成衣工廠倒塌,1134人不幸罹難,超過2500人員受困受傷。成為此全球最嚴重的成衣工業意外事件,此事件也揭露出時尚背後一系列醜陋的真相。因此學界、媒體、時尚界共同發起,將每年4月24號訂為「時尚革命日(Fashion Revolution Day)」,希望呼籲人們重新檢視從生產端到消費者手中的每個環節。除了時尚與商品,人與環境也應該受到重視與保障。 為了制定出有競爭力的售價,有些流行服飾品牌,開始追求低廉的生產成本,但其實成本不會消失,只是轉嫁在成衣工廠的勞工身上。他們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中工作,不僅是空間擁擠、工資低廉、還沒有勞工權益的相關保障,得在缺乏安全防護之下,在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中,製作衣服所需的纖維、染料⋯⋯。 在後續媒體的追蹤之下,甚至發現到這種尋求低價的生產行為,也是造就出各地非法移工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種解方: 「去購買高價、優質的衣服。」 但這對於一些經濟上較弱勢的族群而言,生活的成本已經很高,很難再去投注額外的治裝費,而且衣物的品質、耐用程度,對多數人而言,也不容易直接去辨識。再加上高價的衣服,就一定不會把成本轉嫁給勞工嗎? 這樣的疑慮實在很難抹除。時尚圈有人提出另一種想法,喊出名為「時尚革命」的口號,要大家重視服飾的生產過程,要求服飾的生產過程要公開透明。(類似食品有朔源生產的機制)就像是我們去挑選食物時,會去注意食品的原物料(有哪些食材與添加物)、生產方式(有機、基改、投用藥物⋯⋯)、生產者(生產的農場、製造商)一樣,我們應該也要注意衣物裡有使用到的原料、生產方式與生產者。或許這樣的革命,很難立即改變產業,但我們總得先有「知」的權利,才能透過有意識的消費選擇,留下好的服飾供應鏈。 環境篇 快時尚另一項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對資源的消耗與環境的污染。這樣的商業模式下,如何創造有競爭力的價格,遠比製作耐用的衣物重要,甚至可以說,衣物的使用壽命越短,越能支持這樣的一個模式。也正因為衣物整體的使用壽命不長,加上新品的售價低廉,所以當衣物老舊或破損時,被縫補修復的意願也就降低,使得老舊或破損的平價衣物,幾乎沒有人要回收,在二手市場是也沒有什麼價值,就直接被當成廢衣物,此外,這些快速推出的大量產品,真的能全數銷售完嗎? 為了維持品牌的價值,這些銷售不完的衣服,多半會直接走上被銷毀的命運。上述的兩個狀況,都讓快時尚的商品,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另一項被低估的成本,是污染物與廢棄物的處理,現代服飾的生產過程中,常常會使用到大量的化學物質。(從生產棉花到製作染料都會使用)這些生產中的肥料、農藥、廢汙水,以及大量要銷毀或用完後的廢衣物,最後會怎麼處理呢?處理時的成本又到哪去了呢? 很顯然這些費用並沒有呈現在產品上,而是轉嫁到經濟弱勢國家的生態環境上。用這樣的生產方式,在經營的製造商與品牌,確實要負很大的責任。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是不是卻也在用消費或是行動(一直汰換衣物),在默默支持著這件事呢? 我們換個思維來看,如果我們穿上的流行,是建立在剝削他人、消耗資源、犧牲環境之上,這樣的時尚跟為人詬病的現代化皮草生產,有何差別?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時尚嗎? kiwa dokokano/CC BY-SA 3.0./20240118|資料來源:https://www.echigo-tsumari.jp/art/artwork/no_mans_land/日本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2012大地藝術祭,藝術家Cristian Boltanski的裝置作品《No Man's Land》。高達約16噸舊衣服重。這些衣服是用起重機隨意吊起然後扔下,此為Cristian Boltanski獨有的裝置作品,呈現以人類「生與死」和「記憶」為主題的作品。 突擊!衣物出櫃大健檢 在快時尚的商業模式裡,我們一路從衣服的生產、銷售、壽命⋯⋯聊到背後的人權、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還有沒聊到像是抄襲、高排碳、回收不易⋯⋯ 根本談不完XD)但完全把衣著不永續的這個議題,全都歸咎於生產、品牌商,一切又是乎太過於簡化。雖然生產衣服的真正成本,並沒有反映在衣服的售價上,但因為價格低就不珍惜著使用,或是頻繁去做汰換、購買。要如何對待這些衣物,我想權力與責任,還是在購買者的身上。 甚至還有聽過,有人在網路上購買衣物,但是送來的尺寸不合,或是當初只是因為便宜、湊運費而買,送來後材質或版型不喜愛,最後這件衣服一次也沒有穿過。(靜靜的 躺在你的衣櫃~)所以衣著能不能永續的真正問題,或許是我們對待衣物的錯誤態度,又或許是我們對服飾的過度渴望,就如同那經典的句子——「衣櫃裡,永遠缺一件衣服。」 但你知道除去永遠缺的那一件,現在自己的衣櫃裡有多少件的衣服嗎? 我們想邀請大家來做衣櫃的健檢,首先,不要去細想有那些衣物,先在紙上寫下自己覺得衣櫃裡的衣服數量,接著一件一件的算出衣櫥裡真實的數量,另外,再算一下裡面有多少件的衣服,是這一年一次都沒穿過的呢?(我寫在紙上的數量,竟然只有我真實數量的一半。) 共享衣物 歸還自信好生活 購買衣服的行為裡,透過知道生產過程中的總總問題後,就能有效減緩我們對購買的慾望,那要解決這項問題,其實並不難。但現實是,許多人知道這些問題後,還是無法停止購買衣服的行為,因為還有一個很強的動力——社交,在驅使著衣物的購買。 就如同疫情過去後,有許多人不摘下口罩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害怕傳染,而是有容貌上的焦慮,遮掩自己不喜歡的缺陷或瑕疵。期待讓人看到的是沒有缺點的自己。這其實很容易同理,我們都希望有好的人際關係,喜歡被稱讚、不喜歡被批評。好看、流行的衣著打扮,往往能帶來別人的讚美,或其他正面的回應,也就強化我們做這件事的動機或動力。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革命吧!但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解決呢? 在我們大量的閱覽相關資料與討論後,我們提出兩個可能讓衣著更永續的方法:…
2024/04/19
自然災害|為能登半島地震祈福
2024年元旦,發生在日本的能登半島地震,造成許多的房屋倒塌、路面崩裂、人工設施摧毀,不僅是讓我們再次對自然感到敬畏,也不經讓我們再次去思考如何跟自然永續共存?這些建設是如此的不易,但天災卻能在短時間摧毀一切,面對未知的自然,我們能做什麼?面對天然災害,我們又要如何以永續的觀點來做因應? 下面我們先整理出永續目標(SDGs)中,跟天然災害有關的項目: SDGs資訊來源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ttps://globalgoals.tw/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https://unstats.un.org/sdgs/ 落雷、颶風、地震、洪水⋯⋯ 這些強而有力的自然現象,在許多古老的神話故事中,這些自然現象都幻化成神靈,人們敬畏著這些神秘又強大的力量,透過因果報應、觸犯禁忌來做詮釋,於是透過儀式與獻祭,來跟這些神靈和解。一直到自然科學出現之後,這些巨大的自然力量被解密,人類越來越瞭解這些自然現象的成因,於是對這些力量也有了不同的因應方式,像是嘗試建築各種的人工設施,來抗衡這股不確定的自然力量,直到人工設施一再的傾倒、崩毀、潰堤之後,不經讓人思考, 我們還要繼續這樣來應對自然嗎? 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當設施被摧毀後,也很難再次復原,難道在完全的順應與絕對的對抗之間,沒有其他的解決方式? 其實這幾年有許多不同的想法被提出: 具體而言,可以透過材料的選擇來提高韌性,可以透過教育與政策來提升調適力、恢復力,可以透過復育生態來創造天然的防減災功能。借鏡每一次的機會,不斷的學習與前進,或許我們也能找到以自然為本、適合這片土地的解決方案,讓我們與這座小小多山的島,和諧共存。 陳韋宏/繪 魔法公主的永續思維 最近宮崎駿的《魔法公主》又再次上映了!大家有去看嗎? 這次我們想透過《魔法公主》這部片,來聊聊面對自然現象的防減災思維。內文會提到劇情,所以如果還沒看過,又不想被爆雷的話,請在這裡打住吧~ —————暴雷防止線————— 森海視角下的魔法公主 在開始前,先說明一下我們如何類比裡面的角色。 〈山獸神森林與眾神靈〉 我們把山獸神森林與所有的神靈。 〈山獸神、山犬、豬神、猩猩〉 都算作自然的一部分,那山犬與豬神的行動,就像是自然系統裡,具有破壞力的天氣、地質現象。 〈達達拉城〉 人類砍伐森林建築出的城鎮,就像是開發林地造鎮。並在城鎮裡製作石火槍、鉛彈這類,用來抵抗自然現象的人造物,還可能讓自然變成「邪魔」(自然反撲),帶來詛咒。 〈阿席達卡〉 是一個以人為本位,想找尋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角色。(可以想像是生態學者、保育者這類的人士) 〈魔法公主〉(小桑) 是一個以自然為本為,想除去會破壞、傷害自然的人類,但卻生而為人⋯⋯。 〈黑帽大人〉 帶著擊毀一切的想法在對應自然,殺神的舉動,是她展現人定勝天的行為。 〈山獸神〉 我們覺得祂的設定很有意思,結合各種生物的外型,但夜晚會幻化成人形,汲取萬物的生命,但也給予生機。好像象徵地球上的萬物、自然的律、自然的法則。 在這樣的類比之下,我們重新來看故事~ スタジオジブリ Studio Ghibli (非完整故事,會跳過部分內容) 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山村裡,遵循自然法則的阿席達卡,因為一場自然災害的反撲,被命運(詛咒)招喚,而踏上尋找造成自然反撲的原因。(當時還不知道是什麼的鉛彈) 走出山林之後,他看見了人們之間的戰爭,看見人類用來對付自然的石火槍,看見砍伐山林打造出的達達拉城,並在城鎮中找到造成自然反撲的物品——鉛彈,原來是人類試圖用來打破自然現象的物品。 讓阿席達卡開始思考——人跟自然難道不能和平相處嗎?各地的山豬神(自然),不滿人類的侵略,決定要跟人類正面對決。而黑帽大人得知訊息後,決定帶隊出征對抗,並要殺掉山獸神(摧毀自然的律)。出征的舉動,不只造成人民與自然的重傷,也讓外人有機可趁發動戰爭。(就說人類比自然可怕⋯⋯) 其中,有一幕我們也很有感,是猩猩說:「你們帶來摧毀、帶來非人非動物的東西。」結果是披著山豬神(自然)皮要去殺神的人類。(天呀,這說的不就是⋯⋯) 最後,黑帽大人射下了山獸神的頭,(讓自然法則失序)但也失去了一隻臂膀,無頭的山獸神,讓森林與萬物失去生命。尋回頭顱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中倒下,回歸大地。而大地也迅速的恢復生機。雖然已不是原本的森林,但山獸神(自然法則)並不會消失。 而黑帽大人也因為山犬(自然)而活下來,決定重新建立一座與自然共存的城鎮,而畫面就在冒出小芽的森林中做結束。 想與自然和解,打造與自然共存的城鎮,就像是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傳統上多半是以人為本,較多都是硬碰硬的思維,過去我們挖山上的石礦與資源,建造各種的擋土、防洪、防浪設施,或許看似降低了某些的自然風險,但被開發、挖掘的地區,就可能產生土石流,這種自然的反撲,不就是我們所造就出來的「邪魔」嗎? 如果放下硬碰硬的思維,接受不必用大量資源,打造看似堅不可摧的設施,而是使用能再生的資源,建構在災難過去之後,容易恢復的設施,像是去維護具有防災功能的生態系統與環境。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或許我們所要追求永續,並非要一個不會老、不會死去的森林,而是遵循合理的律,讓生命有機會傳承、延續的森林。 永續,是像山獸神一樣的存在。 不是追求著表面上的永久不變,而是可以持續更迭、傳承的法則。 陳韋宏/繪
發現你的共感天賦
2024/04/18
編輯者悄悄話|同理心的自言自語
前⋯⋯好一陣子XD,看完了《發現你的共感天賦——同理心如何運作》一書的稿,當時我就一直很想來分享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撰寫方式很特別,整本書3百多頁的內容,只為了談清楚一件事情——同理心,讀完之後的感受真的會蠻深刻的。 在一開始拿到稿件時,覺得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書,但實際上看完,我覺得整本書偏向哲學類,很仔細的探問與解析微小行為底層的心理、情緒動力。 這本書從什麼是觀點、如何理解主客觀作為出發,接著再到各種情境之中,站在不同人際角色的視角,去看這一事件,也透過穿梭在這些視角的方式,帶出了「換位思考」這個人際上很常使用的詞彙,但也點出了一個核心慨念,「換位思考」不只是要用他人的視角,還要帶入他人當下的情緒、感受,才能真的換位,這也是換位思考中最困難的部分,要做到同理、共感,而不是同情。 而換位思考成功就能成為他人嗎?當然不可能,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他人,但不可能成為他人,因為「我」的存在對自己而言,是很獨特的。當同理心的運作故事,繞了一圈回到自己之後,作者還不忘了提醒使用同理心時要注意的陷阱,也談論了公正與人性之間的關係,我們害怕主觀的審判會讓判決結果有失公正性,但也不希望審判者只就冰冷、硬邦邦的法條做出不符合人性的判決結果,同理心此時又要如何發揮作用呢? 如果對於以上的內容很感興趣,那就去買個書來看,支持一下吧~ 最後,題外的說個小故事。在編校這本書的時候,我剛好遇到一些人際上的問題,心情相當地低落,便埋首在查閱資料、校對文章的工作中,但裡面談到的各種人際視角,卻彷彿在呼應我的心境,順著書的脈絡而走,也像是爬梳了自己一遍,讓我自己在看稿的過程之中,也慢慢地被療癒了。 我想這本書也可以算是另類的人際關係書籍吧(笑
2024/01/03
垃圾(話)系列|垃圾的現在進行式!
一年又快要過了,我們來聊一些垃圾話吧!(咳~更正一下,是來聊聊垃圾這個話題吧) 很多人不知道為何要談垃圾減量,垃圾不是通通送進焚化爐燒掉就沒事了嗎?何必要多此一舉,造成大家的不便?甚至認為是環保人士在杞人憂天,操心過了頭,但真的是如此嗎? 台灣目前真實的情況,是現有的垃圾處理方式,根本無法解決我們所產生的垃圾量。如果我們希望生活可以永續,那麼垃圾問題終究需要面對。廢棄物的問題,這幾年因為垃圾量不斷上升、焚化廠的停爐升級改建、產生的底渣再利用率低、現有掩埋場的存放量已要飽和,讓這項議題又漸漸浮上檯面。垃圾在我們生活裡,其實占有很大的分量,也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嗯~跟我們最有關的部分,大概就是在「製造」的部分吧) 你有想過在一天的生活裡,會產生出多少的垃圾嗎? photo by 陳韋宏 根據環境部最新的公開資料顯示,112年8月,每人每日的垃圾生產量,高達1.423公斤。111年的年平均數字是1.32公斤。(這邊指的垃圾是一般廢棄物,包含了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巨大垃圾及廚餘。)如果我們把每人每日的垃圾生產量,乘上台灣的總人口數,就可以推知台灣一天會有高達3萬多公噸的垃圾產出!!!(好像跟一整年出口的鳳梨量很接近⋯⋯)這些被產生出來的垃圾,真的是丟進垃圾車、回收車之後,就萬事OK了嗎?這些垃圾最後去了哪?有真的被處理掉嗎?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吧XD(別走~來瞭解一下嘛~) 台灣垃圾的小小歷史劇場 台灣的垃圾問題,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了,當時的垃圾主要都是掩埋、堆置,但在人口稠密、土地有限的台灣,不論是掩埋或堆置,對環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不論是氣味或是景觀,就算沒看到,也能聞的到)之後便開始新建焚化廠來焚燒垃圾,(最早的焚化廠是1992年完工及啟用的台北內湖廠)以及推動資源回收,從垃圾中找回資源。 大家小時候有看過外星寶寶嗎?藍博士、黃金鼠、紅辣椒、翡翠蛙,據說看過的人,都已⋯⋯累積不少人生智慧了。 當然,這齣戲並未就此落幕,現在還在持續上演中⋯⋯ 焚化之後 興建焚化廠與資源回收推動之後,(從此大家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才怪~)垃圾就從街頭、堆置處,陸續送入焚化廠燃燒,或是送去回收廠分類。與此同時,人類的科技也開始進步,人們的生活型態改變,垃圾裡面的塑料變多了,3C產品淘汰的速度變快了,疫情讓外賣、外送、網購的市場增加,額外用到的包裝、紙箱也就跟著增加,一般垃圾的生產量,也跟著疫情延燒,而且尚未趨緩⋯⋯(把垃圾說的跟疫情一樣XD) 這讓焚化廠的工作量相當吃緊,有時根本是無法消化,垃圾就被轉運、暫置。而垃圾送去焚化廠燒完之後,垃圾並非會完全不見,而是轉變成15-20%底渣與5%飛灰。(也就是大約會有垃圾總量5分之1到4分之1的剩餘物) 雖然理想的狀況,是這些底渣與飛灰,都能被再生利用,但實際的情況是再利用率很低,畢竟,底渣的成分複雜,裡面含有什麼污染物也說不準,所以能使用的範圍相當受限。(嗯嗯恩,還是謹慎點好)而這個問題就像丟入垃圾車的垃圾一般,不僅不易被提起、也不易被察覺,就這樣故事悄悄地過去了30年,白雪公主也都老了⋯⋯(咳咳⋯⋯沒有白雪公主)是焚化廠們也都老了。台灣現有的焚化廠有25座, 除了台東廠是2004年完工,今年啟用⋯⋯,其餘的24座,都已運轉超過15年,(其中更有19座運轉超過20年)所以這幾年會陸續停爐整備,進行修整、升級、改建等等的工作,停爐當然能處理的垃圾總量,就會因此受限。(雪上加霜的概念,慘慘)這也是為什麼談到垃圾問題,會聽到資源回收跟垃圾減量的主要原因,因為現有的處理方式,已經入不敷出了,天天亮紅燈了,(更精確的說,應該出不敷入)所以不能再視而不見啦! photo by 陳韋宏 不好回收的資源回收 理論上,只要分類做的確實,資源都能被好好回收,送入焚化廠的垃圾之中,也不會有這些的物品出現,但是,就是這個BUT! 實際上資源分類與回收的問題,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讓我舉個例子好了,今天你在外面用餐,拿到一份用紙餐盒與紙杯盛裝的餐點,在用餐完畢之後,你會把紙餐盒與紙杯丟到哪一類的回收桶呢? 嗯~我想有一些人會丟到紙類的回收桶吧。(尤其是分類桶只有金屬、塑膠、紙類的時候)但實際上,紙餐盒與紙杯,在回收項目的分類上,不是紙類,而是「紙容器」。(就是那麼複雜) 好,現在你知道紙容器不是單純的紙類,但現場卻沒有紙容器專門的回收桶時,又該怎麼做呢?(是不是覺得很難的XD)更無奈的狀況,是看似有做分類,最後卻統一丟進垃圾車收走⋯⋯。而這些例子都是在生活中,真實上演的資源「回收」困境。(有沒有覺得,自己帶個餐盒、水瓶出門,來逃避這個困擾,好像也蠻好的XD) 而另一個資源「回收」困境,就是收回來的垃圾裡,還有很多可「回收的資源」,但因為這些資源混雜各式的垃圾中,要分離出來很困難,或是相對應的成本會很高,所以最終這些資源往往也都被當成是,一般廢棄物,進入焚化廠。這時候不經會想到《綠色精神》這本書裡的一句話,『笨蛋,問題在「成本!」』!(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XD) 點出了環境議題很重要的關鍵,這些後端處理的成本,往往沒有反應在使用這項物品的價格上,或是收取相對應的處理費用。全球資源回收率數一數二高的德國。他們有一個做法很有意思,是在商品的售價上,預先收取了處理費,如果你把用完的寶特瓶、玻璃瓶送回去回收,就會退你這筆處理費。這也使得寶特瓶回收率高達九成,而且,你在哪裡購買,就送回去哪裡回收。也就是讓出售這項商品的人,也得負起回收上的部分責任。(至少前端的收取與整理) 在某些成面上,也反映出部分的成本。或許從成本的角度出發,能解決不少垃圾的問題吧! photo by 陳韋宏 不只要廚餘大師,還要處理大法 在正式談廚餘問題前,請容許我碎碎念一下,在看一些廚餘的資料時,很多的數字都對不上,搞得我們一頭霧水。尤其是「廚餘回收率」這個名詞,(我們以為是收回來的廚餘,有多少被實際運用)因為找到的「廚餘回收率」很多都不到10%,(低到讓我們難以置信)後來看到一篇寫到「廚餘回收率」的計算公式: 廚餘量 / 一般廢棄物的量(一般廢棄物: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 切~原來講的是廚餘占總廢棄物的量呀。(好,碎念結束~言歸正傳)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一個月的廚餘量,大約是在4萬公噸左右。(這些是有倒入廚餘桶被回收到的量)目前回收的廚餘有以下幾種的處理方式: 一、生廚餘堆堆堆變肥料大法: 製作堆肥,需要有空間堆置,都會區難以執行。 二、熟廚餘餵豬豬大法: 但因非洲豬瘟與養豬產業減少,處理量已下降。 三、黑水虻幫吃吃大法: 生、熟廚餘絞碎餵養,黑水虻的肥糞做成有機農業資材。黑水虻可做成飼料養雞。 四、生質能廠換電大法: 目前只有處理生廚餘;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 五、高效廚餘微生物分解大法: 加速堆肥製作的時間,有效減少廚餘量,可製作出土壤的益生菌堆肥。 根據我們查到最新(110年)的垃圾成分分析資料,廚餘占總垃圾近兩成的量,也就是會有約2千公噸的廚餘被丟入焚化廠。顯示出目前廚餘的問題,可能不在於我們能不能處理,而是我們能不能讓廚餘真的被分出來,讓廚餘真的被回收到。 photo by 魏妤珊 垃圾一袋袋,錢錢隨水漂 如果對於去做生活垃圾「減量」這件事,還是沒有覺得這麼「必要」。(這麼頑固的嗎XD)那麼我先來問一個問題吧! 在購買的商品有「環保補充包」可以選擇時,你會去選擇環保補充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