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2024/11/18
身體小記|小雪
▋ 這一兩天,生活頻頻出現卡關,或是腦袋當機的狀況,例如工作出門前,以為一切準備就緒,從三樓走到一樓門口時,才驚覺手機放在床上忘了拿⋯⋯又或是,週末前往台南社區工作,開車30分鐘抵達「目的地」,才發現根本開了反方向,剛剛抵達的是同一個名字、不同區域的地方,當下心裡浮現的第一句話是,「老天爺啊,我也太蠢!」出現批判的同時,但下一刻也同時出現——「好在,都有預留時間。」所以就算走了顛倒的方向,還是可以及時趕回去,活動也如期完成。 過去,對於「和預期不一樣」的狀況,常常起反應生氣。像是,遇到想吃的餐廳沒有開時,就滿面愁容;搶不到車票時,就說自己很衰;甚至把自己冠上雨神的名號,去到哪雨就跟到哪⋯⋯反而現在,遇到同樣的不預期,我可以誠心地接納當下的發生,已經不只是「自責、批判」,更多的時候,我思考的是「我如何」,我如何處理當下的狀況?以及,未來我如何調整? ▋ 進入冬日第二個節氣——「小雪」,天氣明顯寒涼,天色也暗得比較快,適宜早早入睡,晚些起床,蓄養陽氣,讓身體隨著節氣的韻律與節奏一起工作。 早上起床換件薄長袖,外罩背心,起身站在瑜珈墊上緩慢動動身體,雙手向上伸展至天空,顛著腳尖再向上,想像自己就要碰到天空,腳跟再輕柔落地,重複伸展幾次,喚醒身體,輕柔地回到胸前合掌,感謝今天又是嶄新的一天。開啟工作前,為自己調一杯熱熱的黃金豆漿,慢慢啜飲,一股金黃暖流進入身體,從裡到外給予滋潤和支持。入冬之後,陰雨佔據大部分的時間,這時候來一杯黃金豆漿,為自己創造陽光的滋養。 ▋ 一邊喝著黃金豆漿,一邊思索著這幾日卡關的思緒,心中浮現「有時候,禮物會以不舒服的方式來到」,恩~是啊,人的習慣好像是這樣的,走得順暢時,如沐春風,還可能不自覺的越走越快;當遇到生命逆流,像是踢到路上小石子,或是跌倒,才有機會慢下來,進而仔細思考,「這次宇宙要送給我的,是什麼樣的禮物呢?」 𓂅 暖心黃金豆漿 【食材】薑黃粉、無糖豆漿、蜂蜜 【作法】 薑黃是全球公認的超級食物,第一次認識它是在清邁的料理課時,老師帶大家到市場認識時才得時候,怎麼有一個長得跟薑很像,但顏色、味道都這麼不一樣的食材呢?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個很棒的消炎食物,咖哩裡頭的必備材料,除了可以吃也可染色,像是上週我就帶著社區的長輩一起做了美麗的薑黃染手帕和袋子。 將500ml豆漿、一小匙的薑黃粉和適量的蜂蜜,放入果汁機當中攪拌均勻,豆漿會變成美麗的金黃色,接著準備一個迷你小鍋子,加熱至微冒泡,就可以關火,一杯熱熱的金黃豆將就完成了。
旅人記事
2024/11/15
旅人記事|是真的獲得,還是失去?
春夏的季節是青春湛藍,微弱的西南季風,讓人意興懶散,人們坐在涼臺上,往往有被催眠的感覺,這樣廣袤的空間環境,刻痕著我對雲霞的變換,海洋韻律的熱情。——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 因為天時地利人合,讓我有機會前往蘭嶼,去探索這個美麗迷人的島嶼,也在朋友的引薦下,見到夏曼藍波安老師。更多關於蘭嶼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達悟人稱自己的島嶼為「人之島」(Pongso no Tao),島上有六個部落,分別為漁人、紅頭、椰油、朗島、東清、野銀。在蘭嶼的日子,我們住在東清村的野銀部落,位於蘭嶼東岸,「野銀」達悟族稱之為Ivalino,指的是馬鞍藤。民宿旁邊,就是蘭嶼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屋聚落。也在朋友的介紹下,讓我們有機會進到傳統的地下屋中,了解以前的達悟族人生活的樣貌。 帶我們參觀的是一個達悟族姊姊(目測大約5、60歲),她帶我們進入她小時候的家,她特別強調著「小時候」,因為她現在的家是旁邊的水泥房屋,並不是這裡(地下屋)。 聽著姊姊跟我們講著許多關於屋子的禁忌與故事,牆上掛著牙齒的意義、旁邊擺放大大小小盤子的用途,什麼盤子裝什麼魚,都有著非常嚴謹的規範,同時也滔滔不絕地跟我們分享她兒時在此生活的記憶。 聽著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會到溪邊洗澡、取天然的果實做洗髮精,讓他們的頭髮可以非常滑順。男生跟著父親造船、出海。女生跟著母親到芋頭田裡工作與織布。因應蘭嶼特殊的氣候及環境(高溫多雨、多颱風、多地震),他們就地取材,發展獨特的半地下建築。地下屋不只是冬暖夏涼,也抗震、防風、還有很好的排水系統。這樣的建築智慧,讓這些可能超過百年的地下屋,仍舊完好的存在著。 不過在分享的時候,她總是說著:「以前我們什麼都沒有,是你們國民政府來了之後,才讓我們有水泥房子,我們才有自來水、電跟冷氣」,每四五句話,就會說一句「我們以前什麼都沒有⋯⋯」 我們聽了總是皺著眉頭,而我身旁的德國朋友也發自內心地問著我們:「Why does she always say they have nothing? I think they have everything!」 我內心其實也有著相同的困惑,但同時也能夠理解,姊姊會這樣述說的原因。過去在戒嚴時期為了穩定政權,教育不只是教育而已,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下的族人,產生出對自我文化的自卑感,這是很難翻轉的。即使在現下的觀點中,我們認爲傳統智慧是珍貴、難得的,是現代科技很難比擬的,會想要去保存,但是過去教育對族人的影響(無論是有形無形)卻難以抹滅。 所以到底我們是獲得了文明?還是失去了文化呢? 有了水泥房屋、有了冷氣、有了看似很文明的一切,但是好像同時也失去了很多⋯⋯。 【歷史小補充】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國民政府以改善蘭嶼生活為由,從1960年至1983年期間,陸續拆除近六百間的蘭嶼傳統地下屋,並分為兩階段興建566戶國宅,但族人住之後卻發現這批國宅皆為海砂屋,而族人認為,過去政府錯誤政策以造成無法抹滅的傷害。(全文引自原視新聞網)
生活議題
2024/11/11
永續餐桌——食材生產篇|雞蛋也有身分證!?
永續餐桌系列專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所有料理的最前端——食材的生產地。 食材的健康與高品質是料理美味的基礎,同時也是餐桌永續的重要關鍵,一個永續的生產方式,不能只是在農漁牧產品的表面(外觀、包裝、行銷)下功夫,而是要能在生產的過程中,考量到環境、生態、經濟動植物與人的需求,達到低碳、低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動物友善、食品安全健康⋯⋯等等的要求,實踐生活、生產、生態共好的目標,除此之外,還得要通過市場的考驗,才能「永續」的為我們提供良好的農漁牧產。(要成為一位永續的生產者,其實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需要消費者好好保護呀!) 坐在餐桌上的我們,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漁牧的生產者,但透過食材與飲食的消費,能讓我們發揮影響力,來左右生產鏈的方向,支持永續的生產者。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說:「好!我願意,那可以教我怎麼簡單的辨識與選擇這些食材呢?」 這時候各種的標章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啦! 這次我們就以最常見的食材——雞蛋為例,帶大家認識常見的雞蛋生產方式,以及如何透過雞蛋上的數字與英文標示,挑選出你我心中的好蛋吧! 雞蛋上的數字與英文標示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把它稱作是「雞蛋的身分證」,上排英文與數字串表示溯源編碼,包含牧場和洗蛋場編號;而下排是包裝日期和飼養方式代碼,依據雞蛋上標示的英文字母,可以分為以下幾種:O, F, B, E, C,那每一種英文字母又代表著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一一說明。 O:有機生產(Organic),雞隻飼養的方式需符合動物福祉的放牧方式,餵食有機飼料與環境中可能有的的蟲隻或有機蔬果廚餘等,此種生產方式在台灣目前較少,因為畜產品因生產門檻高,對動物用藥有嚴格規定、飼養管理需符合動物福祉、且必須提供充足之有機飼料等,所以較難取得有機的驗證。 F:放牧生產(Free range),雞隻可於室內及戶外之地面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 800 平方公分,戶外環境的排水良好、設有遮蔽與遮陰來保護雞隻不會受到惡劣天氣與天敵的攻擊,除了有較大且較完善的室內外生活場域,雞隻們可較自由的跑跳、展翅,滿足了動物本能,對於雞隻的身心較為健康。 B:平飼生產(Barn),雞隻可於室內或戶外之床面或地面上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 800 平方公分,以及多層棲架來滿足雞隻在高處歇息的本能,相對於籠飼雞隻有較立體的生活空間,但相較於放牧所提供的戶外空間並無相對嚴格的要求。 E:豐富化籠飼生產(Enriched cage),雞隻飼養在籠子內,每隻雞活動面積應達750 平方公分以上,降低龍內的雞隻密度,且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如巢箱、磨爪、可誘發雞隻扒地及覓食等自然行為之設施,飼養方式與籠飼並無太大差異。 C:一般籠飼生產(Cage),雞隻飼養在籠子裏面,並無提供滿足雞隻行為所需的基本設施,一般大約2~4隻母雞飼養在只有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裡,雖然方便管理,但每隻雞並無適當的生活空間與滿足生活的需求,在過小的空間中生活,容易造成雞隻身心不健康。 但在超市中,仍舊會發現沒有編碼的雞蛋,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目前僅規定「洗選蛋」需噴印編碼,如果大家挑選未洗選的蛋品,可以確認外包裝上是否標註飼養方式,例如「平飼、放牧等」,或是動物福利、人道友善等不同的標章,也可以作為大家挑選雞蛋的參考依據。 下次你進到超市,看著琳瑯滿目的雞蛋時,心中是否會有不同的選擇,能不能從雞蛋的身分證上,讀出蛋農為雞隻的福祉,所做的努力呢? 資料來源: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https://www.moa.gov.tw/redirect_files.php?id=14963
身體小記
2024/11/04
身體小記|立冬
▋ 今年過得好快呀,一眼瞬間,已經來到11月初,正式進入冬日起點——「立冬」,萬物開始冬眠。俗話說:「秋收冬藏」,冬日適合收束整理,伴著這股能量,外在清掃、內在整頓,為今年度做個總整理,例如:檢視年初列的目標清單,並為明年度的計畫埋下種子;保養修繕家中的物品,思考是否需要汰換更新,也練習著和物品們說聲謝謝,感謝這一年的陪伴與支持。 ▋ 你是個念舊的人嗎? 過去練習了好一陣子整理的藝術,從閱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我開始練習整理家中許多物品,包含上百封國小到大學的卡片、層層堆疊好幾年的舊衣物、從幼稚園開始讀的繪本和各類書籍、家中的鍋碗瓢盆,以及那些塵封已就的回憶與關係。一一感謝之後,不能用、太過老舊的,將它們汰換丟掉、回收,或者,將他們交到下一個需要的人手中,記得當時在換物社團,經歷了幾次很棒的流動,體驗到物品在需要的人手中時,就會閃閃發亮的,也能發揮它們最大的價值。 九月初,我憑著直覺邀請整理師,協助我整頓房間。整理師這份工作,在這幾年間非常盛行,也有不少書籍和影片在談論相關的議題。記得當我和朋友提起,我邀請整理師來協助時,朋友驚訝的回應:「你的東西已經很少了,而且我覺得蠻整齊的,還有需要找整理師?」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無數次,所以,就算持有這個想法好一陣子了,也遲遲沒有行動。終於,在忙碌得不可開交之中,看著「大爆走」的房間,心裡冒出了一個聲音:「肯定有輕鬆、更適合我的整理方式吧!」 跟尋這個聲音,除了邀請整理師協助整理房間,也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一段原本的熟悉的狀態,心裡明晰這份決定不容易,但也明暸,「離開,才能迎來下一段新的開始」,而猶豫不決的能量是最折磨人的,猶如扎在指尖的仙人掌刺,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劇烈痛感或傷害,但時間一長,卻因此長出膿包,疼痛難耐。 跟著整理師一起整理,除了獲得一個嶄新的空間以外,更學習了不同的整理思維,對熱愛學習的我來說,根本就是賺到了啊!而且,這股整理的能量持續至今,除了空間的能量變得集中、乾淨以外,工作也變得有效率,記得整理完的隔週,工作效率快了兩倍,連續幾天寫了好幾份文件,高強度的工作之下,身體仍舊充滿動能,接收到空間被完善利用和調整後,完整的支持與回饋。 ▋ 進入冬日,還沒有那麼冷,熱補似乎還有些過早,但是寒氣已悄然來臨,適度的運動舒展身體,為壓力做適當的排解,睡前做做扭轉體式舒緩胃部累積的脹氣,在多雨的宜蘭,如遇太陽日,也得趕緊去曬曬背,補充陽氣,接著,再來一碗四神湯,暖脾、健胃又補腎,就如同廣告台詞時常說的——「胃若好,人就不會老!」 小時候不懂四神湯的好,總覺得喝起來臭臭的,如今知道它的好處後,每到節氣交接或身體想排濕,就會來上一碗。四神的四種藥材性質平和,而且一查才發現,原來四神湯為乾隆皇帝出巡時,治癒了旅途勞累而病倒的四位臣子,四位臣子身體痊癒後,這碗湯因而得名「四臣湯」,而臣又和神的台語音一樣,後來演變為四神湯。而「四臣」又和「事成」同音,彷彿喝完湯就心想事成,聽到這,那我可要多喝幾碗!平時都是喝到加上豬腸的葷食版,今天分享「蔬食版四神湯」,裡頭有白菜的清甜,以及南瓜的陽光普照。 𓂅 蔬食版四神湯 【食材】 四神一帖(蓮子、芡實、茯苓、薏仁)、白菜、南瓜、老薑片、鹽巴 【作法】 將南瓜沖洗乾淨、切塊備用,大白菜洗淨切段,用少許油和薑片在陶鍋中炒軟備用,除了更能釋放甜味,將入薑片拌炒更能平衡白菜的寒性。接著將薏仁、蓮子、芡實洗淨後泡軟,和茯苓一起放入陶鍋中,加入水蓋過食材,用中火煲40分鐘,將南瓜及白菜加入湯中,用慢火煲20分鐘,最後加鹽調味,就「事成」啦! 這次特別選用南瓜,而非一般大家會想到的山藥,是希望為湯帶來一份視覺上的暖意,和清甜的風味,為初冬滋補陽氣。
生活議題
2024/10/28
調撥時間的魔法|日光節約時間
在10月27日歐洲中部時間的凌晨3點,歐盟地區會一起調慢時間1小時,這代表著今年歐洲的夏令時間到了尾聲⋯⋯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並沒有分夏、冬令時間,因為在低緯度地區,一年之中的日照時間變化並不算大,所以不會特別透過調整時間來改變作息,換取更多在日光下活動的機會,但對於離赤道遠、緯度高的地區來說,全年度的日照時間變化可是相當很大的,以極端的南北極圈內來說,甚至會有2到3個月的永晝與永夜發生,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日照時間差異,在許多中高緯度地區的國家,會使用日光節約時間(或稱夏、冬令時間),來賺取更多在日光下的活動時間。 最早提出現代夏令時間概念的人,是一位紐西蘭的昆蟲學者喬治·哈德遜。因為他是利用下班後的閒暇時間去採集昆蟲,所以很在意下班後還有多少的日光時間能去做採集,於是他就想到夏天的時候,太陽早早就會升起,那何不早點開始工作?這樣的話,下班之後還能有好幾小時的日光時間,這樣就能有更多時間去戶外採集昆蟲了。 而真正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哈德遜想到了這個方法,而是他把腦袋裡的想法實際付諸行動。在1895年時,他向惠靈頓哲學學會提交了一篇論文,提議大家在夏季時,把時鐘往前撥動(提早)兩小時,這樣就可以獲得到更多的白晝時間,並傳達使用夏令時間能帶來的好處。 而時至今日,已有許多地區實行夏、冬令時間來調整作息,而較多的日光時間,確實有帶來一些身心上的益處,但近年來也漸漸開始有人提出不同的聲音,認為這樣突然調快、慢時間的做法,會帶來額外的心理或生理壓力,造成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以及行車與工作時的安全,認為應該取消這項調撥時間的政策。 現在人的生活方式與工作型態差異很大,我們就算知道採用日光節約時間的利弊,也實在很難去評估如何調撥時間,才能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好處,再加上現在國際間的交流頻繁,調整時間所影響到的層面,有時還可能會擴及到其他各國,我想這就是為何好幾年前,各地就有提出要廢除這項政策的討論,但多數政府還是遲遲不敢更動吧! 希望藉由這篇日光節約時間的文章,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時間」運用的問題,雖然台灣夏冬之間,沒有這麼大幅度的日照長短差異,但透過些微的作息調整,我們還是可以為自己來賺取一些可用的日光與黑夜時間,而或許這一些的變動,就能提供我們突破現有框架,來達到節能、淨零的環境目標,或是能從本質調整對時間的使用方法,賺回與家人相處的幸福感~
印度
旅人記事
2024/10/25
【旅人記事|What is the circle?】
印度的第二站: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 Camphill 是從人智學發展出來,與特殊需求者一起生活的社區,並將專注放在每個人的能力,而不是他們的障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特殊的天賦和才能,每個人的需求,也能在合作的社區中得到滿足。讓人們共同成長、學習和實現自己的潛力。 而更多關於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我在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 這段期間,剛好有參加到一個研討會,在研討會中,除了教我們如何照顧、陪伴特殊需求的人群,還有一些非常非常基本的人智學概念。 雖然從小就在華德福教育中成長,但老師從來不教我們背後的理論。而是畢業之後才慢慢地開始理解:「原來我小時候是這樣被教育大的。」 Special needs friends他們雖然生理上已經是成人,但是心智、行為的發展,可能還停留在孩童的階段,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發展狀態,所在研討會時,講述了以人智學角度的人類生理與心智發展觀點:0~7歲主要是發展意志(willing),7~14歲主要發展情感(feeling),14~21歲是發展思考(thinking),在這些發展階段應給予不一樣的養分。 What is the circle?什麼是一個圓? 如果問你什麼是一個圓?你會怎麼回答? 可能是有個圓心,並且圓形到邊線的距離相等;或是想到兀:3.1415926⋯⋯等等,關於「圓」的定義。 而在我的腦海中則浮現了很多的畫面,好像都回應著意志、情感、思考這三階段發展中,對圓不同的理解。 0~7歲,在上小學以前,我記得我沒有學過任何數學,而關於「圓」的學習,我們是「跟圓玩」,有好多「圍圓」的遊戲,圍著圓繞圈圈,交織的圓、動態的圓、靜止的圓,每天早上進教室會先跟老師握手抱抱,然後就開始圍圓。「要怎麼圍出一個『圓』」?這真的非常有挑戰,就連現在很多成人也不見得做得到,它需要「我可以看見所有人,所有人也可以看見我」。 We are playing with the circle. 7~14歲,我們也沒有背數學公式,也不會一開始就使用圓規,而是做了很多關於「藝術」的圓,以藝術的方式去感覺「什麼是圓」,包括用陶土捏一個圓球,用雕刻刀刻一個木球,用鐵鎚敲出一個圓形曲面。我要用我的雙手感受什麼是圓,在捏陶的過程中,我要使用溫柔、平均的力道,在雕刻圓的時候,我要把所有稜角去掉,在敲打曲面的時候,我要有意識的去感受我使用的力量,是否一致。我該如何徒手作畫,就可以畫出「正圓」,在畫圓時,我需要掌握平衡的、整體的感受。 We are feeling and sensing the circle. 14~21歲,我們好像才真正進入思考的世界,去整合過去Willing跟feeling的經驗,藉由觀察現象去發現「公式」,就跟那些數學家一樣,我們觀察磁磚、觀察地圖、觀測星星,去思考公式演進的過程。我們開始尺規作圖、學圓錐曲線,發現圓形是無限的正多邊形,然後進入到微積分的領域。 We are understanding what the circle is. 於是我對「圓」的瞭解,好像不只是「圓的定義」與「圓的數學公式」,而是有身體上的記憶、情感的記憶、思考的記憶。這些都讓我在現在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團隊合作時,想起小時候的圍圓「我可以看見所有人,所有人也可以看見我」,或是在記得那是沒有稜角、擁有均衡力量、一體感的「圓」的特質,好像讓我擁有除了「知識」外的另一種能力。 這就是用人智學概念,建構出對應到人類發展上的教育樣貌。同樣的,我們在Camphill裡,也會依據這些Special needs friends各自的心智發展階段,給予相對應的陪伴與協助,就如同我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方式一樣。
身體小記
2024/10/21
身體小記|霜降
▋ 清晨天色變換越來越晚,被夏日熱辣陽光曬醒的記憶,仍舊存在肌膚的深處,這個時節的陽光,反倒像是出爐後放了一陣子的歐式麵包,切開散發香氣溫柔,酥脆的表皮與柔韌的內在,如同秋季陽光一般親人。 比起夏日清晨的動態感,最近起床後時常發呆,或躺或坐一陣子才想起身,也是身體和頭腦的暖機儀式,躺著感受著一呼一吸之間的涼意,還有鼻腔內部的乾燥,動動鼻子帶有些微刺痛,倒一杯半冷半熱的陰陽水,緩慢下肚的同時,隨著呼吸,鼻子也被溫暖的水蒸氣滋潤著,暫時得到緩解。 ▋ 「霜降一過百草枯。」是古人傳遞的智慧。 進入秋天的尾聲,萬物凋零、枯萎,每下一次雨氣溫就下降一些,氣血循環也隨著溫度下降而漸緩,這個時候得多加注意身體的循環,思考與行動前可以先暖暖機,讓整體的運作更加有節奏與流暢。 時節交界之時,容易帶著前一個節氣的能量行動,身體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但意識還停留在上一個節氣。 像是老爸習慣一起床就立刻起身,刷牙洗臉,頭腦思索一天的行程,但最近老爸分享,他起的比較晚,會想賴床,無法控制身體的感覺,讓人有些焦躁和無奈。身體因為氣血流動變得緩慢,需要多些時間暖機,讓一日的工作能夠順暢運作。 那天也觀察到,早上啟動機車時,油門有點不順,是過去夏天沒遇過的狀況,大概機械也和人體一樣,需要暖機才能穩定運行,聽了老爸的建議,騎乘前,提早發動運轉,同時間,我也伸展身體,雙腳向下扎根踩穩、雙手向上延伸,促進淋巴和氣血循環。 做著樹式的同時,想起那天在清邁旅行時,和大樹的對話,我問祂:「祢在這裡好嗎?看起來好辛苦。」祂回答:「這裡就是我的家。」短短的一句話,充滿了智慧,大樹生長的環境看起來艱困,但祂順其自然生長、順勢而為行動、應運而生安在。 旅行中短短的相遇,開啟了我與自然深長的對話。 𓂅 暖呼呼蔬菜燉煮 【食材】 娃娃菜、紅蘿蔔、玉米筍、地瓜葉梗、栗子、黑木耳、金針菇、雪白菇、芝麻、南瓜、板豆腐、老薑、昆布醬油、味霖、七味粉 【作法】 俗話說:「補冬不如補霜降。」一鍋暖暖的蔬菜燉煮,溫補滋養脾胃,為入冬做好準備! 將所有蔬菜和食材清洗,老薑切絲,其餘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黑木耳、板豆腐可以用手撥成小塊,不規則切面讓湯的味道更好吸收;地瓜葉梗不需要撥絲,切成小段即可。 拿出陶鍋或是一個湯鍋,擺入南瓜片、紅蘿蔔片、板豆腐塊、黑木耳、栗子、娃娃菜、雪白菇、金針菇、薑絲,加熱水蓋過蔬菜即可。開啟小火燉煮至水滾,加入適量昆布醬油和味霖調味,我喜歡自然輕甜可以整鍋喝光光的鮮鹹度,喜歡重口味一些的人可以再適度加些鹽巴。最後放入地瓜葉梗,蓋上鍋蓋燉煮至蔬菜喜歡的口感後,關火再悶煮個1分鐘,降溫的過程是讓菜餚更美味的小秘密。 起鍋前再撒上芝麻和七味粉,增添辛香的溫熱和芝麻的香氣,為這鍋蔬菜燉煮添一分暖意。 ⟡料理小秘密:
印度
旅人記事
2024/10/18
旅人記事|What is the quality?
印度的第一站:Kuriji Farm 這裡是一個BD(Biodynamics)農場,關於BD農法的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台灣人智學有機農耕發展協會,而在印度農場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以前,當我讀到關於「靈性」、「能量」的各種解釋與詞彙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會出現小聲的懷疑,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太主觀了?、真的是滿有想像力的!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讓我覺得「虛幻」、「不真實」,好像飄在空中的感覺。 而這次印度行,讓我很有感觸的是,對於「靈性(spiritual)」、「能量/力量( force)」的解釋,都來自於對真實世界的觀察,事實上,靈性與能量,也可以是有跡可循的。 要如何解釋什麼是一朵花?這朵花帶有什麼樣的品質(quality)? 蒲公英花 / 蒲公英種子 / 洋甘菊花 / 向日葵 仔細的去觀察花朵、莖/葉、根: 向日葵擁有向陽的特質,並且是往高處延伸、直挺的姿態,甚至有些可以長的比人還高,葵花籽會藏在花蕊之中,並且是以一種圖騰的方式排列,但是如此巨大的向日葵,它根部卻完全不成比例。而蒲公英,小小的,生長的姿態像一個扇形,擁有亮黃色,像太陽一樣的花朵,而當它轉變成種子時,又會變得像月亮般的銀白色,並且隨風而去,落到新的一塊土地,重新扎根。而小小的蒲公英,卻有一個非常向下生長力量的根部系統,像有一個中軸往地心深處扎根。如果你要連根拔起蒲公英,甚至要使用比拔向日葵更大的力量。 同樣是跟「太陽」有連結的花朵,卻有著非常不同的特質,尤其在根部的系統上。而這些不同的特性,又象徵了什麼呢? 帶著什麼樣的生命力量(Life Forces)?與靈性特質(spiritual quality )?而這些力量與品質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 在BD的農業配方中,所使用到的動物、植物、礦物,除了在發酵期間,會產生與培養出的化學物質與菌種,可以帶給土地物質上的改變,同時,也會帶著不同的生命力量(Life Forces)與靈性特質(spiritual quality)滋養著土地。 從這些客觀的外在觀察,再到靈性的象徵與連結,似乎讓靈性與能量,不只是一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好像也可以從生命的「特質」,去窺見這其中的一些邏輯與道理。
編輯者悄悄話
2024/10/14
編輯者的自言自語|在數位時代健康成長(下篇)
在編輯這篇文稿時,我不時會想起多年以前,剛開始帶學生去探索山林與海洋的時候,那時身旁的朋友們常常會提問:「帶孩子們去體驗自然或有過自然經驗,對他們未來出社會有什麼幫助?為什麼不是讓學生多花一些時間在學科.或是一些出社會後會使用到的技能上?」 當時的我,其實不太能正面的回答這些問題,但看著從山林、海洋回來的孩子們,所成長變化出的神情與狀態裡,我知道些體驗與經歷,將會是他們面對未來重要的養分,而不知不覺間,也帶著這些提問,走過了十年⋯⋯ 這十年來有些體悟,也跟《在數位時代健康成長》裡所提到的「熟悉真實世界,是面對虛擬世界的基礎」有些不謀而合。孩子們在探索山林與海洋時,所獲得到的經驗與感受,是立體、直接、連續的,會成為他們面對多變未來時的應變能力與抗性,也可以讓他們長出該有的自信。 而不論是數位或是Ai時代的來臨,我想「真實世界」應該還是這一切的基礎,所以應該要必免讓孩子失去跟真實世界的連結,每每看到新聞裡,有些人為了追求虛擬世界裡的關注與流量,進而做出一些違反真實世界裡,該有的規範、倫理與道德的行為時,我都在想:「這是不是正反映出,人與真實世界的脫節呢?」 引用書中神經生物學家托伊赫特.諾特的一段話:「我們減少數位媒體對兒童的影響,同時讓兒童有許多身體活動的機會、親近大自然,並且教導他如何與真實事物互動,即是支持他的大腦發展。」 我想當我們把生而為人的「人」發展健全後,才能更好的去應對這個世界,包含一部份的虛擬數位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