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記事
2024/11/15
旅人記事|是真的獲得,還是失去?
春夏的季節是青春湛藍,微弱的西南季風,讓人意興懶散,人們坐在涼臺上,往往有被催眠的感覺,這樣廣袤的空間環境,刻痕著我對雲霞的變換,海洋韻律的熱情。——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 因為天時地利人合,讓我有機會前往蘭嶼,去探索這個美麗迷人的島嶼,也在朋友的引薦下,見到夏曼藍波安老師。更多關於蘭嶼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達悟人稱自己的島嶼為「人之島」(Pongso no Tao),島上有六個部落,分別為漁人、紅頭、椰油、朗島、東清、野銀。在蘭嶼的日子,我們住在東清村的野銀部落,位於蘭嶼東岸,「野銀」達悟族稱之為Ivalino,指的是馬鞍藤。民宿旁邊,就是蘭嶼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屋聚落。也在朋友的介紹下,讓我們有機會進到傳統的地下屋中,了解以前的達悟族人生活的樣貌。 帶我們參觀的是一個達悟族姊姊(目測大約5、60歲),她帶我們進入她小時候的家,她特別強調著「小時候」,因為她現在的家是旁邊的水泥房屋,並不是這裡(地下屋)。 聽著姊姊跟我們講著許多關於屋子的禁忌與故事,牆上掛著牙齒的意義、旁邊擺放大大小小盤子的用途,什麼盤子裝什麼魚,都有著非常嚴謹的規範,同時也滔滔不絕地跟我們分享她兒時在此生活的記憶。 聽著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會到溪邊洗澡、取天然的果實做洗髮精,讓他們的頭髮可以非常滑順。男生跟著父親造船、出海。女生跟著母親到芋頭田裡工作與織布。因應蘭嶼特殊的氣候及環境(高溫多雨、多颱風、多地震),他們就地取材,發展獨特的半地下建築。地下屋不只是冬暖夏涼,也抗震、防風、還有很好的排水系統。這樣的建築智慧,讓這些可能超過百年的地下屋,仍舊完好的存在著。 不過在分享的時候,她總是說著:「以前我們什麼都沒有,是你們國民政府來了之後,才讓我們有水泥房子,我們才有自來水、電跟冷氣」,每四五句話,就會說一句「我們以前什麼都沒有⋯⋯」 我們聽了總是皺著眉頭,而我身旁的德國朋友也發自內心地問著我們:「Why does she always say they have nothing? I think they have everything!」 我內心其實也有著相同的困惑,但同時也能夠理解,姊姊會這樣述說的原因。過去在戒嚴時期為了穩定政權,教育不只是教育而已,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下的族人,產生出對自我文化的自卑感,這是很難翻轉的。即使在現下的觀點中,我們認爲傳統智慧是珍貴、難得的,是現代科技很難比擬的,會想要去保存,但是過去教育對族人的影響(無論是有形無形)卻難以抹滅。 所以到底我們是獲得了文明?還是失去了文化呢? 有了水泥房屋、有了冷氣、有了看似很文明的一切,但是好像同時也失去了很多⋯⋯。 【歷史小補充】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國民政府以改善蘭嶼生活為由,從1960年至1983年期間,陸續拆除近六百間的蘭嶼傳統地下屋,並分為兩階段興建566戶國宅,但族人住之後卻發現這批國宅皆為海砂屋,而族人認為,過去政府錯誤政策以造成無法抹滅的傷害。(全文引自原視新聞網)印度
旅人記事
2024/10/25
【旅人記事|What is the circle?】
印度的第二站: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 Camphill 是從人智學發展出來,與特殊需求者一起生活的社區,並將專注放在每個人的能力,而不是他們的障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特殊的天賦和才能,每個人的需求,也能在合作的社區中得到滿足。讓人們共同成長、學習和實現自己的潛力。 而更多關於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我在Friends of Camphill India 這段期間,剛好有參加到一個研討會,在研討會中,除了教我們如何照顧、陪伴特殊需求的人群,還有一些非常非常基本的人智學概念。 雖然從小就在華德福教育中成長,但老師從來不教我們背後的理論。而是畢業之後才慢慢地開始理解:「原來我小時候是這樣被教育大的。」 Special needs friends他們雖然生理上已經是成人,但是心智、行為的發展,可能還停留在孩童的階段,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發展狀態,所在研討會時,講述了以人智學角度的人類生理與心智發展觀點:0~7歲主要是發展意志(willing),7~14歲主要發展情感(feeling),14~21歲是發展思考(thinking),在這些發展階段應給予不一樣的養分。 What is the circle?什麼是一個圓? 如果問你什麼是一個圓?你會怎麼回答? 可能是有個圓心,並且圓形到邊線的距離相等;或是想到兀:3.1415926⋯⋯等等,關於「圓」的定義。 而在我的腦海中則浮現了很多的畫面,好像都回應著意志、情感、思考這三階段發展中,對圓不同的理解。 0~7歲,在上小學以前,我記得我沒有學過任何數學,而關於「圓」的學習,我們是「跟圓玩」,有好多「圍圓」的遊戲,圍著圓繞圈圈,交織的圓、動態的圓、靜止的圓,每天早上進教室會先跟老師握手抱抱,然後就開始圍圓。「要怎麼圍出一個『圓』」?這真的非常有挑戰,就連現在很多成人也不見得做得到,它需要「我可以看見所有人,所有人也可以看見我」。 We are playing with the circle. 7~14歲,我們也沒有背數學公式,也不會一開始就使用圓規,而是做了很多關於「藝術」的圓,以藝術的方式去感覺「什麼是圓」,包括用陶土捏一個圓球,用雕刻刀刻一個木球,用鐵鎚敲出一個圓形曲面。我要用我的雙手感受什麼是圓,在捏陶的過程中,我要使用溫柔、平均的力道,在雕刻圓的時候,我要把所有稜角去掉,在敲打曲面的時候,我要有意識的去感受我使用的力量,是否一致。我該如何徒手作畫,就可以畫出「正圓」,在畫圓時,我需要掌握平衡的、整體的感受。 We are feeling and sensing the circle. 14~21歲,我們好像才真正進入思考的世界,去整合過去Willing跟feeling的經驗,藉由觀察現象去發現「公式」,就跟那些數學家一樣,我們觀察磁磚、觀察地圖、觀測星星,去思考公式演進的過程。我們開始尺規作圖、學圓錐曲線,發現圓形是無限的正多邊形,然後進入到微積分的領域。 We are understanding what the circle is. 於是我對「圓」的瞭解,好像不只是「圓的定義」與「圓的數學公式」,而是有身體上的記憶、情感的記憶、思考的記憶。這些都讓我在現在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團隊合作時,想起小時候的圍圓「我可以看見所有人,所有人也可以看見我」,或是在記得那是沒有稜角、擁有均衡力量、一體感的「圓」的特質,好像讓我擁有除了「知識」外的另一種能力。 這就是用人智學概念,建構出對應到人類發展上的教育樣貌。同樣的,我們在Camphill裡,也會依據這些Special needs friends各自的心智發展階段,給予相對應的陪伴與協助,就如同我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方式一樣。印度
旅人記事
2024/10/18
旅人記事|What is the quality?
印度的第一站:Kuriji Farm 這裡是一個BD(Biodynamics)農場,關於BD農法的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台灣人智學有機農耕發展協會,而在印度農場的故事歡迎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 以前,當我讀到關於「靈性」、「能量」的各種解釋與詞彙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會出現小聲的懷疑,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太主觀了?、真的是滿有想像力的!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讓我覺得「虛幻」、「不真實」,好像飄在空中的感覺。 而這次印度行,讓我很有感觸的是,對於「靈性(spiritual)」、「能量/力量( force)」的解釋,都來自於對真實世界的觀察,事實上,靈性與能量,也可以是有跡可循的。 要如何解釋什麼是一朵花?這朵花帶有什麼樣的品質(quality)? 蒲公英花 / 蒲公英種子 / 洋甘菊花 / 向日葵 仔細的去觀察花朵、莖/葉、根: 向日葵擁有向陽的特質,並且是往高處延伸、直挺的姿態,甚至有些可以長的比人還高,葵花籽會藏在花蕊之中,並且是以一種圖騰的方式排列,但是如此巨大的向日葵,它根部卻完全不成比例。而蒲公英,小小的,生長的姿態像一個扇形,擁有亮黃色,像太陽一樣的花朵,而當它轉變成種子時,又會變得像月亮般的銀白色,並且隨風而去,落到新的一塊土地,重新扎根。而小小的蒲公英,卻有一個非常向下生長力量的根部系統,像有一個中軸往地心深處扎根。如果你要連根拔起蒲公英,甚至要使用比拔向日葵更大的力量。 同樣是跟「太陽」有連結的花朵,卻有著非常不同的特質,尤其在根部的系統上。而這些不同的特性,又象徵了什麼呢? 帶著什麼樣的生命力量(Life Forces)?與靈性特質(spiritual quality )?而這些力量與品質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 在BD的農業配方中,所使用到的動物、植物、礦物,除了在發酵期間,會產生與培養出的化學物質與菌種,可以帶給土地物質上的改變,同時,也會帶著不同的生命力量(Life Forces)與靈性特質(spiritual quality)滋養著土地。 從這些客觀的外在觀察,再到靈性的象徵與連結,似乎讓靈性與能量,不只是一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好像也可以從生命的「特質」,去窺見這其中的一些邏輯與道理。印度
旅人記事
2024/10/04
旅人記事|文化衝擊
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面臨陌生環境時,所產生出的一系列感覺,包括:新奇、困惑、焦慮、思鄉、排斥感、水土不服⋯⋯等等。 這些往往會在旅行時發生,需要去面對自己在身理與心理上的狀態變化。 第一次前往印度,一個非常陌生的國度,迎面而來的文化衝擊,可說是直擊我的靈魂深處(關於文化衝擊的具體故事,請收聽【走入森海Podcast】),我也透過這些文化衝擊慢慢去釐清「我是誰?」、「我怎麼會有這種衝擊?」、「台灣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 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我與印度人交流時說到:「I’m form Taiwan」很多印度人給我的反應會是:「你們國家現在是不是很危險?」「你們要發生戰爭了嗎?」「你們跟中國是不是要打起來了?」而我總是需要用著不太流利的台式英文,跟他們解釋台灣現在還算安穩,我們過得很好。 印度人的這些反應,不禁讓我好奇,他們眼中的台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更有趣的是,當我在台灣的時候,也聽說「印度很危險」。而多數的印度人也會跟我解釋說:「我們過得很好」。他們可能很危險,但也可能真的過得很好。我們過得很好,但也可能我們正處於危險的環境中。 在來到印度之前,我對印度的印象,幾乎來自新聞媒體,或是印度的寶萊塢電影,有時候甚至會聽到以「第三世界Third World」(註1),這個極其以西方沙文主義及殖民主義的用詞,去形容印度的片面資訊。對他們的想像可能是落後、不文明、骯髒的。但是現在,大部分殘留在我腦袋裡,關於印度的記憶片段,卻是他們認真生活的身影、樂於助人的笑容、對於寺廟的崇敬、以及各種印度的美食(雖然腸胃不太喜歡就是了)。我很慶幸,自己沒因為那些流言蜚語,而錯過印度這個地方。 而若我們沒有試圖去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只是一味的相信他人口中的片面資訊。可能我們以為自己是鶴立雞群,但其實很有可能我們才是站在鶴群中的雞。 而在印度 當我吃飯的時候,從包包裡拿出餐具。 當我上廁所時,手裡拿著一捲衛生紙。 當我要過馬路的時候,總是緊張著躊躇不前。 我,才是他們的文化衝擊 photo by 稻子 印度分隔島上的牛(可以想像台灣趴在路邊的野狗、野貓,換成牛也一樣的平常) 註1:通常指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開發中國家,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慌亂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與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引自維基百科)旅人記事
日本 / 北海道
2024/06/17
她活在我心裡
在北海道的農場生活,除了在農場工作,也常跟著農場主人去泡溫泉、露營、或是鎮上走走。 在一個陽光普照的週日,我跟著農場主人到附近社區的教會聚會,大家在廣場唱歌、禱告還有BBQ。 有一個老爺爺,穿著老式襯衫與領帶,頭髮灰白還綁著一個小馬尾帶著紳士帽。他只要遇見人,除了日式的噓寒問暖打招呼外,他會從他的襯衫胸口左側的口袋,拿出一個用卡套夾裝的的照片,是一個面容慈祥的老奶奶,原來這是老爺爺妻子的照片,而她前不久在睡夢中過世了。 不過老爺爺一點也沒露出哀傷的神情,他雙手溫柔的捧著照片跟我們說:「這是我的妻子,我們再一起已經六十年了。」看著他講著與妻子的點滴,嘴角上揚微微牽動雙頰的皺紋,眼睛微微濕潤但並非哀傷,而是滿眼的思念。 在最後他拿著照片放回胸前的口袋,說著:「我要把她放在離我心最近的地方,她活在我心裡。」 之前聽過的一句話: “When you look at me, talk about me, or think about me again and again. I am right beside you.” 看著這位老爺爺凝視妻子的照片、訴說著她、思念著她,好像彷彿真的她的妻子就伴在他的左右。旅人記事
日本 / 北海道
2024/06/10
輓曳賽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銀之匙》(一個日本漫畫)故事是在說一個北海道札幌的都市男孩,到帶廣的農業學校所發生的故事。(很好看,快去看) 我對《銀之匙》中提到一種北海道特有的——「以馬當勞動力,拉動重物的賽馬」感到好奇、覺得很有趣,而這次來北海道也讓我們見到真面目了! 位於帶廣市中心的帶廣賽馬場,除了賽馬場外,也有一個小小的「馬博物館」,裡面擺滿了馬具以及賽馬的歷史照片。這種馬叫做ばんえい馬!「輓曳=ばんえい」,是拉扯的意思,起源於北海道開墾時期(1900左右,看起來很晚是因為約19世紀末北海道才被納入日本國土),以馬作為農業用途(大概類似台灣水牛),而後演變為讓馬托拉重物的鐵橇競賽,也成為當地人博弈的休閒娛樂。 賽馬在日本是一個常見的博弈遊戲,但只有北海道有「輓曳賽馬」(世界唯一)。不同於其他賽馬纖細瘦長,輓曳賽馬體型高大,四肢粗壯,重達800~1200公斤。他們的馬蹄鐵大約是人手掌張開五指的大小。馬兒需要拉著一噸重的鐵橇跑過直線200m,並過2個障礙(上下坡),不只考驗馬的速度,還有馬的力量與耐力呀! 其實輓曳賽馬在當代是頗受爭議的活動,也面臨著保留或是廢除討論。 在動畫《銀之匙》也有提到輓曳賽馬的小眾化、當地參與度降低,許多馬場面臨倒閉、輓曳馬也直接轉為食用馬匹。因為現代化趨勢,不再使用馬耕作,使得輓曳賽馬成為現下體現過去北海道農耕文化的一種形式。 聽到鳴槍,馬兒拖著重物向前狂走,越過障礙時真的會忍不住大喊「加油!」,觀賽的人們也會跟著馬一起跑(真的滿有趣的!)。看著馬兒要拉著與自己重量相似的鐵橇奮力往前跑,真的是不容易(根本超難超累!)。尤其看牠們要翻過坡道時,大腿肌直接「炸出來」。輓曳馬師會站在鐵橇上吆喝,並用鞭子抽打馬匹。在那一刻,真的覺得馬很可憐,為了娛樂人類只能奮力向前,取得好成績。 photo by 稻子 —— 補充 —— 其實輓曳賽馬令人詬病的主要有二點: 一、虐馬疑慮 需要拉重達一頓的鐵橇翻過障礙的比賽規定本身,就受到很多的討論,對馬匹而言的艱難程度已超過基本量。 在2018年比賽時,一匹馬在翻越第二個障礙後,突然側倒,身體變得僵硬,儘管進行搶救,但最終還是死亡。由於他的死因起初並未公開,便有傳言死因是過度鞭打。最後才宣布是死於心臟病。 新聞畫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7RE_cLHeg&t=117s 另外,在2021年在比賽時,發生「因為馬匹在翻閱障礙時,無力往前走而遭馬術師踢臉」的事件,更引發大眾的關注,並且在帶廣市發起針對虐馬事件的抗議活動,並開始發起連署,提出廢除此競賽。 新聞畫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k8klr-AkY&t=1s 二、能力不足、退役的馬匹將被宰殺 與中央賽馬的退役安置不同(從 1996 開始,中央退休馬駒在民間牧場進行敬養展示,並提供補助。 )輓曳賽馬公司已正式宣布,表現不佳的馬匹將被宰殺,成為食物、皮革等利用。輓曳賽馬比常規賽馬的比賽間隔更短,比賽次數也更多。在如此高強度的環境之下,若拿不出成果,就只能面臨宰殺的命運。旅人記事
日本 / 北海道
2024/06/07
牛奶是給「小牛」喝的
去年夏天,因為不確定自己該往哪裡去,因為想要逃離焦慮的世界,所以開啟了一段旅行,跑到了北海道當農夫。來到了北海道帶廣市本別町的 Sophia Farm Community,是生機互動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簡稱BD)的農場,除了有機、友善農業外,擁有獨特的推肥配方,並會根據天體運行的韻律耕作,可以療癒土地,也療癒人群(了解更多BD農法)。 我在農場主要的工作,是「擠奶」。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上5點就必須前往牛棚。當時農場裡有21一頭牛。每隻牛都有名字:Minnie、Sophi、Justin、Bob⋯⋯等等。但起初我真的覺得每隻牛都長得一樣,到底怎麼分辨誰是誰呢? 農場的擠奶並不是使用幫浦或是擠乳器,而是直接用雙手為牛擠奶,農場女主人Konomi,一步步帶著我練習「擠奶」。一開始,手掌心靠大拇哥的地方,非常容易抽筋,要讓乳汁可以順利擠出來,需要一個「巧」勁(有點難形容),總而言之,需要有一定的力道與方向,才能順利地擠出奶水。除了關於手上技巧,還需要學習觀察牛的狀態,牛的狀態與情緒並不常反應於叫聲裡,而是反應在牠們的耳朵、皮膚、腳步等等。我在農場的這段期間,需要我協助擠奶的牛叫做Minnie,今年兩歲,是一隻傲嬌、敏感又容易緊張的牛。剛與Minnie相見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Minnie面對一個完全陌生人類的緊張與焦慮。慢慢地每天一點點的靠近,最後跟Minnie達成一個默契,也漸漸了解到她的脾氣。 photo by 稻子 原本看起來都長一樣的牛,經過擠奶、照顧這些牛的過程,漸漸地發現其實每隻牛都長得很不一樣,花紋、眼睛、牛角、體型、叫聲都是不一樣。總覺得牛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牠們的身軀龐大有力,可以感覺到牠的眼睛是「有神」的。牠們會知道「要擠奶了!」每天擠奶的時間到,就會站在牛棚柵欄口外等著我們開門。如果我們晚點到,他們就會先到其他地方閒晃,我們會用叫聲呼喚牠們:「Minnie~ Minnie~Come here~」(沒錯,就跟叫狗狗過來一樣)。有一次我們提早到了擠奶的地方,看到Minnie還趴在地板上,我原本想要去叫牠起來擠奶,卻被Konomi喝止,Konomi說:「牠還沒準備好!你要等牠準備好,我們需要的是等待!」而稍待片刻後,Minnie就真的起身,走到了閘門外等著,我一開門牠就走到要被擠奶的位置。 在閘門外等待開門擠奶的Minnie video by 稻子 「牠準備好了!」 北海道的清晨對個台灣人來說,真的是挺冷的(大概8~10度左右),在擠奶的時候,感覺著牠溫熱、膨脹的乳房,充滿著的奶水,我總喜歡把頭直接靠在牛的肚子上取暖,就像靠在一個巨大的熱水袋上,聽著牠反芻的聲音,此刻,完全可以相信在雪地裡快凍死時,因為被大型哺乳類緊靠,而讓人不至於失溫的故事是真的。 一早擠完牛奶後,大概八點左右,我與農場主人會一起吃早餐,開動前除了跟著日本的習慣,雙手合十,說「いただきます」,我們還會牽著彼此的手,說著 “Blessings on the meal, our family, friends, and the earth” 然後靜默三秒。 這是對每道餐食的祝福,同時也祝福著這塊土地上的朋友、家人。 「尊重」是我在擠奶時,學習到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並不是理所當然地要牛給予我們牠的乳汁,而是我們要懂得感謝牠的給予。農場主人跟我說:「牛奶是給牛喝,我們能夠喝到牛奶,要謝謝牛的給予,所以我們必須尊重牠。」 photo by 稻子 ——後記—— 在往返小鎮與Sophia Farm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農場,在數個牛棚中關著上百頭乳牛,牠們的頭被拴住,牛角也因為人類覺得危險,被人類去除根基不讓生長,每天只能低頭吃乾玉米粒。當牠們生下小牛後,小牛便會立刻關到其他地方,以人工奶餵養。而媽媽則會被機器抽乾他們的乳汁。 相反的,Sophia Farm的牛是很幸福的,Biodynamic的每頭牛,無論公母都擁有非常漂亮的牛角(牛角在牛群中是很重要的地位與自信的象徵,也會對牛的新陳代謝起到作用,而在BD農法中,牛角也是相當重要的配方元素),每天在廣闊的草原裡自在吃草。在誕下小牛後,小牛吸允乳汁,跟著媽媽在草原上吃草生活,等待小牛成長,等到小牛不需要牛奶餵養後,我們才會開始擠奶,成為人類的牛奶、奶油、起司等乳製品。尊重每隻牛,而每隻牛生產牛奶的多寡,都取決於每頭牛的狀態。前者的飼養方式,牛的壽命約活5年左右,而BD的牛可以活到20年左右。而現在Sophia Farm最老的牛已經13歲了,還是十分健康有活力。 (想知道更多稻子在北海道農場的故事,歡迎收聽我們的 Podcast 喔!)旅人記事
日本 / 北海道
2024/05/20
幸福の車站
幸福駅的「幸福」二字 ,其實並不是,日文的「幸せ(しあわせ)」的意思。北海道的地名,皆與北海道「愛奴族」有關,幸福駅如今位於幸福町,距離帶廣市區開車約30分鐘,其原名為「幸震(さつない)」為愛奴語「乾枯的河流」之意。據說是因諸多本島「福井縣(ふくいけん)」的人遷居於此,所以幸福(こふく)名稱便由此演變而來。 設立於1956年,為日本國家鐵路(JR前身)廣尾線的車站之一。1987年廣尾線停運,幸福駅也廢棄不再使用。但卻因漢字「幸福」二字而出名,而後作為觀光旅遊使用,轉變為鐵道公園,並保留部分鐵道、電車、月台、與車站。 幸福駅是當時一日自駕的第一個景點,9點多抵達時遊客並不是很多。遠遠的就看到了小小的木製老車站,寫著大大的「幸福駅」三個字,走進已被人貼上滿滿粉紅色的「幸福駅の切符」(車票)車站內,再仔細看每張車票上,都寫著每個來過這裡的人,對於幸福的寄託,有的是希望與伴侶天長地久;有的是希望家庭幸福美滿;也有些上面寫的是對幸福的憧憬。看起來的確挺浪漫的,但轉頭一想「恩,我還是不要花400円買一張符在這好了~」 「幸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狀態會令你感到幸福? photo by 稻子 不過我是一個經不起誘惑的觀光客,還是在隔壁的小店裡,買了一個幸福の切符的吊飾,掛在我背包上,內心暗暗希望這真的是一張可以通往幸福的車票。在我糾結要買哪種紀念品的時候,同行友人B已經和小店的老奶奶聊起天來,說著一口流利日文的B,真的很像日本人。在月台邊停著兩台廢棄的老式電車供遊客參觀,車內就如同50年代裡的電影場景,手動開關的窗戶、老式的吊頂電扇及吊燈。而車廂內還展了一個跟台灣新竹縣合興車站結盟的合約呢。 photo by 稻子 —— 後記 —— 當我問自己什麼是幸福?令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讓我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個北歐神話故事——十字路口的海克力斯(Hercules at the crossroads),美德女神與享樂女神為了讓海克力斯選擇自己的命運道路,正在為「幸福」展開的一段辯論: 享樂女神對海克力斯說:「我將指引你走向幸福,那裡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只有享受,沒有勞作;那裡充滿花草的芬芳宜人、佳餚滿桌,美妙的樂音不斷,你只要打開你的感官,享受它、喜歡它就夠了。不用流血流汗的吃苦,就能享受別人的勞動果實,只要使用權利,躺下來就能得到美食、美酒、享受別人的服務。只要跟著我的方向走,你就會幸福美滿。」 美德女神反駁道:「幸福並不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並不是坐享其成,幸福是靠自己的汗水和淚水所換來的;幸福是盡最大的努力,在完成時所得到的喜悅;幸福是自己真誠的付出。幸福是,當你每天晚上回顧白日,你清楚知道你努力了什麼,感覺一種平安;當你年老時,你的回憶裡充滿接受挑戰過的故事,不管成功或失敗,你感受到的是完成和完整。」 Hercules at the crossroads Painting by 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 Museo Nazionale di Capodimonte, Naples. 畫面正中為男主角海克力斯,他左側為享樂女神,畫面的右下方有兩個面具,畫家藉此暗示其虛偽與欺騙;海克力斯的右側是美德女神,她的手正指向一條蜿蜒向上的小徑。畫面左下方是一位頭戴桂冠、手裡拿著書的老者。畫家以老者暗喻智慧、桂冠隱喻名望,以向上的小徑意指一切幸福與美好都必須透過辛勤努力與不斷奮鬥而得之。 這樣幸福的畫面,也在我腦中浮現: 是剛從寒冷的高山下山,回家後媽媽準備了一杯熱牛奶給我。是在沒有淡水的小島生活十天後,洗上一個熱水澡。是我感到害怕、恐懼、悲傷的時候,身邊有人陪伴著我;在我開心、喜悅的時候有人跟我一起大笑。是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照顧一株植物,在它長大後,與朋友分享;或是我熬夜、想破腦袋後所做出來的一個企劃、創作出作品的時候。是我結束完一天工作,躺在草皮上吹風、或是仰漂在大海上的時候。 這些畫面,是我回憶起來覺得「幸福」的時刻,但好像總會伴隨著一些辛苦、一些艱難。或許,這就是美德女神所說的「完成和完整的感受」吧!旅人記事
日本 / 北海道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