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企業永續指標ESG|碳管理——名詞解釋II篇
碳相關的專有名詞解釋趴兔來了~ 我們這次一樣要來介紹四個與碳相關的名詞:負碳排、負排放、碳匯、氣候中和。 第一個我們先來看——負碳排(Carbon Negative) 負碳排是指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在一段特定的期間內,清除掉的二氧化碳量,遠超過自己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清除量」大於「排放量」,而達到負碳排的效果。這樣以人為的方式,去抓固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除了減緩溫室效應之外,對企業來說還有什麼樣「明顯」的好處呢?就是把清除下來的碳量,換成額度透過碳交易市場,賣給需要做碳抵換的企業。中間當然會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像是「漂綠」。 接著我們來看——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 負排放是指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在一段特定的期間內,清除掉的溫室氣體量,遠超過自己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跟負碳排相比,其實也就是是把二氧化碳或大到整個溫室氣體,讓涵蓋的氣體種類更多,能更直接面對溫室效應的調適與挑戰。 既然談到負碳,那就來說說清除碳是怎麼回事吧,而相關的詞就是——碳匯(Carbon Sink) 碳匯指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源或大氣中持續移除後,吸收或儲存之樹木、森林、土壤、海洋、地層、設施或場所。(引用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定義)目前全球的碳匯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以「人為」技術來解決的碳匯方案,與以「自然」為基礎來解決的碳匯方案。人為碳匯的部分,常聽到的就是「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術,把從大氣中抓下來的碳,封存於地底下或是再製成其他的產品。自然碳匯的部分,就是利用森林、海洋、土壤的生地化循環,把大氣中的的碳轉換成生物體內的有機物,進而減少大氣中的的碳量,就是常聽到的綠碳、藍碳、黃碳。 最後我們來講一個沒有碳字的名詞——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 ) 氣候中和是指讓所有會造成暖化效應的人為活動,都能藉由減量、清除或冷卻效應,來達到平衡、相互抵銷。如果以具體的目標來詮釋的話,就是人為的活動造成氣候的變遷,所以除了要讓人為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溫室氣體,達到淨零排放之外,還要考慮到其他可能會造成暖化效應的行為,像是飛機在飛行時造成的「飛機雲」(凝結尾跡),就會帶來正的輻射強迫效應,導致輻射熱的暖化效應,這雖然跟排碳沒有直接關係,但也會造成氣候暖化,所以也會是氣候中和時,會關注的人為對環境的衝擊行為。
2024/07/22
企業永續指標ESG|碳管理——名詞解釋篇
聽完碳的故事,要做碳的管理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現在國際上在談到碳的背景值時,時常會出現的幾個專有名詞吧~ 第一個我們先來看——碳達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來到歷史上的最高值,排放量不再增長,而且由增轉降,排放量逐步下降的階段。這個轉折點的出現為何這麼重要,需要特別被提出來呢?因為這個峰值的出現代表,代表碳排放與經濟發展不再是成正比的關係,而是實現了經濟發展不需要增加碳的排放,讓兩者之間順利脫鈎,邁向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接著我們來看——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碳中和是指一個國家、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在一段特定的期間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跟二氧化碳「清除量」達到平衡時,就稱為碳中和。碳中和所關注的重點在於「二氧化碳」的排放與清除。 而跟碳中和的概念,有點相似的名詞是——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淨零(排放)一樣是指一個國家、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在一段特定的期間內,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跟溫室氣體「清除量」達到平衡時,就稱為淨零(排放)。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淨零(排放)和碳中和的差異,主要的差別是在關注排放與清除的氣體種類不同,但也有一些永續報告書中會寫淨零排「碳」,而內容其實講的就是碳中和,因為只有關注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與清除,這部分可以稍微留意觀察一下喔。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很容易跟碳中和搞混的名詞——零碳排(Carbon Free) 零碳排所指的意思,就是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在生產、加工、製造、服務的過程中,沒有排放出任何的二氧化碳,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須為零,而並不是靠後續的清除來達到平衡或抵消。也就是真正解決企業或組織在經濟發展中,會造成的排碳問題。
2024/07/19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碳盤查 前篇
平常沒有特別關注環境相關議題的人,在初次接觸到ESG或永續報告書時,或許會對內容裡充斥著「碳」的這一件事,感到有點困惑吧!相關的資料裡一下提到碳排放、一下提到碳減量,之後還有碳盤查、碳管理⋯⋯,甚至還會訂出一個以淨零為目標的碳規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是說好只談環境、社會、企業治理,怎麼又跑出一個碳 XDD) 既然不得不提到碳,那我們就好好的來說一下,碳的故事吧~ 在說故事前,我們先稍微釐清一下,我們說的「碳」到底是什麼吧! 在永續上提到的碳,跟生物學、化學上談的碳有點不太一樣,並不是完全泛指有機體或含碳物質,在概念上其實比較像是在談「溫室氣體」,只是因為人為活動中,產生出的溫室氣體中有不少都含有碳,像是最為大眾所知的二氧化碳,甚至被拿來當作一個測定對溫室效應影響程度的比較標準(二氧化碳當量),來標準化評估產品或行為實際產生的排「碳」。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猜到,這個碳故事跟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聯。 工業時代以前,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比較緩慢,加上糧食與醫療技術上的限制,有效的抑制全球的人口數量,加上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可能才不到或接近40歲而已,所以沒什麼人會在意人為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一來是變化緩慢不易察覺,二來可能也沒有餘裕去思考環境的問題,畢竟,光是生存就很不容易,擁有如此強大力量的自然,就像是神靈一般的存在,難以捉模也難以掌控。 但是隨著工業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漸漸產生變化,那看似人類無法輕易撼動、改變的自然, 居然有部分能被人所控制,甚至全然的把自然當成是資源、財產,於是人類開始大規模的開發、開採、販賣這些資源,改變了人類的糧食與醫療限制,讓人口不斷地上升。而人口上升就代表對於資源的需求也會提升,於是又加速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掠取,所以新的問題出現了,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能讓我們無止境的加速開發下去嗎? 當然,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人類生存所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在無止境的開發下,自然環境都依然不會有所變化的話,那麼現在我們應該不會在這裡討論「永續」,因為不論我們討不討論都沒關係,世界不會因我們而毀滅。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不僅是自然資源會耗竭,連我們生活環境都會瓦解,沒有乾淨的空氣與安全的水源,所以全球開始思考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1972年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人類環境宣言」(又稱斯德哥爾摩宣言),全球開始重視以地球為整體的環境問題,也因為要討論這些環境問題,就會需要一些證據或是科學數據的輔佐,像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成因,或是氣候變化會對經濟、社會、生態帶來哪些衝擊⋯⋯等,所以在1988年,聯合國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來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報告文件。 過了20年後,在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上,再次討論全球的環境問題,其中還通過一個關鍵性的文件《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以及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就讓我先在這留下一個伏筆吧),這兩大環境公約在後續的永續發展上,都有十足的影響力,而「碳的故事」就跟《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發展很有關係。 在全球可學家的研究之下,發現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跟全球暖化有關,所以在通過《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後,為了要減緩全球暖化的問題,1997年聯合國更進一步通過具有約束效力的《京都議定書》,在議定書裡就開始制定出溫室氣體相關的排放限制、基準與清潔機制⋯⋯等等規範,而就是這時候把二氧化碳拿來當作一個測定的基準,來估算其他明定的溫室氣體。 隨著時間的演進,《京都議定書》裡面所提的規範,已經漸漸無法牽制全球暖化的問題,所以在2015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通過一份新的文件《巴黎協定》,來取代原本的《京都議定書》,將目標定在讓全球的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到2度之內(現況看起來很難達成),各國自訂每5年的減排目標,並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的排放與自然吸收之間,要能相互抵銷達到平衡。 沒錯!因為氣候變遷對經濟、社會、自然環境都會有很大的衝擊,而要減緩氣候變遷就要面對全球暖化,而全球暖化又跟溫室氣體的排放有關。這就是為什麼在ESG的資料與永續報告中會一直看到「碳」的原因,因為裡面提到的「碳」,就是溫室氣體的概念呀! 希望看完了碳的故事之後,大家都能更清楚「碳」與永續之間的關聯,以及這之前的來龍去脈~
2024/07/15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名詞解釋篇
廢話不多說,我們就直接來介紹一下,確信、確證、查證,這三個容易混淆的詞彙吧! 確信/保證(Assurance) 為什麼在確信的後面,又放了一個「保證」呢? 因為永續保告書的文件中,確信/保證,其實指的都是英文Assurrance的意思,為了讓大家看到「保證」時,不會突然又冒出問號,所以我們會在下面一併加以說明與解釋。 確信與保證,指的都是以有系統的程序,來客觀蒐集永續報告書上的證據,並對收集來的證據加以評估,判斷永續報告書上證據的可信程度。 如果這兩個詞的意思幾乎都相同,那何時要用確信,而何時又要用保證呢? 簡單來說,兩者的差異是在查證單位與標準的不同。 確信是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認可的確信機構來執行,在用永續告書中,「永續指標」與「溫室氣體」兩個部分會需用做確信,這兩項通常是經由許可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但單就溫室氣體的確信,也可由合格許可的檢驗單位來進行查證。 而保證則是由環保署許可的第三方查證單位,對於永續報告書內容的適用性較具彈性,可針對不同報告的主題,來議定不同的查證類型進行檢驗,而且對於保證等級的要求,也能有所不同。也就是在一份永續報告書的保證聲明書中,可以包含不同的主題,而且針對各別主題所提供的保證,可以是不同等級。 「確信」所用的標準是 ISAE3000 和 ISAE 3410,而「保證」所使用的標準則是 AA1000。 查證(Verification) 查證是指評估組織在提出過往數據和資訊聲明的過程,以決定相關聲明是否實質正確並符合標準。 具體來而言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我們在製作永續報告書時,為了要提出具體的減碳作為與目標,所以要先進行排碳現況的盤查工作,像是去盤點一些運作生產過程中,會直接或是間接排出碳的機器,並依照規定與標準來進行記錄,並套用係數來做換算,得到一個年度排碳狀況的數據資料。但如果想找人確認自己計算的數據、邊界的界定、排放源的鑑定有沒有誤,這時候請第三方確證與查證機構,以國際或國家標準來做「驗算」,確定自己提出的數據和資訊沒有錯誤,而這個驗算的過程,就叫做「查證」。 確證(Validation) 確證是指評估組織針對現有資訊,所提出的假設、限制和方法合理性的過程,以支持未來活動成果的聲明。 同樣以上面的例子做延伸,在驗算的部分結束之後,再根據報告書中所提出的「未來」減碳作為與目標,以組織當下的財務、科技與執行能力來做評估,看看這樣的減碳作為與目標,是否真的有可能達成,又者只是太過樂觀或誇大其實。而這個根據現有資訊,來評估減碳作為與目標是否合理與可達成的過程,就叫做「確證」。 所以,經由「查證」的內容,只能是已經發生的事,而「確證」的內容,則是尚未發生的事。 這樣說明之後,大家對於上面的三個名詞,是不是能比較區分辨認了呢? 參考資訊: 台灣ESG書友會 「上市上櫃公司永續報告書確信機構管理要點」相關規章 BSI 第131期電子報〈強化CSR報告書的公信力,透過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查證〉  
2024/07/12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準則篇 II
依照GRI的準則來撰寫內容後,永續報告書大致的架構與雛型就有了,我們可以再次回頭確認一下現行法規上,還有提出什麼要求或建議。 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裡(第3條 第1項),針對永續報告書中的內容,就有明確標註可參考「永續會計準則理事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ASB)提出的準則,來揭露各行業的指標資訊,並以SASB的指標來對應報告書的內容索引。SASB的標準有5個大的面向:環境、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商業模式與創新、領導力及公司治理。 此外,法規(第4之1條 第1項)中也有要求永續報告書裡,要有專章來揭露氣候相關的資訊。雖然法規上沒有明確寫出要以哪個準則來揭露,但目前多數的永續報告書中,都是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CFD)標準作為準則來揭露,不過這個組職在去年10月已解散,目前氣候相關的資訊揭露,回到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 IFRS Foundation)來制定,並重新整合在IFRS S2裡,並完整滿足了TCFD 提出的氣候資訊揭露建議。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冒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一本報告書中,會需要參考這麼多的「準則」呢? 原因說穿了其實很單純,因為現在有點像是在永續報告書的戰國時代,國際上針對永續報告書應該長什麼樣,其實都還有一些分歧,而各經濟體都有其擁護的報告書形式與準則,而這些準則上,又都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所以為了讓整本永續報告書能更為嚴謹,也更能在國際上廣為適用,所以法規上才會有這些要求與建議。 像是GRI準則,在架構出一本永續報告書上就相對較為完善,但指引上多偏向以描述、說明的方式,來呈現報告書的內容,好處是讓非財務資訊在揭露上,能有足夠的彈性空間(由於不同產業別的事務落差很大,需要有這樣的彈性才能讓所有產業一體適用),但畢竟一本完整的報告書,還要涵蓋財務上資訊的揭露,而GRI準則在這部分就相對較不縝密,缺少一些量化的指標,不容易直觀的做出比較。 *關於準則必須要關注的未來動向: IFRS基金會裡的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提出的永續資訊揭露準則IFRS S1和IFRS S2,整合了目前的永續與財務資訊,預計發展成一套全球通用的永續性報告準則,而臺灣目前也正在推動接軌這一準則,預計在2026年起分階段導入ISSB提出的準則,所以在撰寫永續報告書時,不只要以現行法規的GRI準則來製作,更要逐步準備接軌ISSB提出的IFRS S1和IFRS S2準則。 (上面這段非常重要喔!) 這次我們進一步把「目前」(會因應國際動態持續地滾動式調整)法規中,針對製作永續報告書時,會需要參照到的其他準則也做了簡單的說明,下一篇我們先來釐清一些容易混淆的名詞,之後再進入報告書的另一個重點——碳盤查。 參考資訊: 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 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 https://www.ifrs.org/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證券期貨局 《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 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 https://isds.tpex.org.tw/IFRS/front/#/main/news
2024/07/08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準則篇
在介紹如何製作「永續報告書」之前,我想我們需要先釐清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想的永續報告是不是同樣的東西,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有不少的人認為永續報告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大眾知道企業做了什麼不永續的事情,但實際上目的並非如此⋯⋯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對於永續發展的定義是「能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求之發展」。 企業在這個精神之下,「自己」製作並提出永續報告書的目的,「即是透明地展現組織如何對於永續發展做出貢獻或致力其中。」(2021,GRI永續性報導準則) 簡單來說,永續報告書並不是第三方「監督」的成果,而是企業對外說明自己在永續上做了那些貢獻,所以目的上不是揭露企業的在永續上的缺失,而是呈現在永續上的努力。但是自己說自己的好,或是說自己的不足,總是給人球員兼裁判的感覺,所以裡面的資料就需要第三方來確信(Assurance)與查證(Verification)。 不過這件事也是要等報告書的內容,撰寫出來之後才會遇到,所以我們後面一點再來做說明。 釐清的目的之後,下一步我們總要先知道一本通用的「永續報告書」裡,要有哪些內容呢?既然這是一本要能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報告書,首先就得要知道,標準的基本架構與格式是什麼。就如同一篇學術的論文一樣,要發表在國際的期刊上,就得用期刊要求的架構與模式來撰寫,而科學學術文章的基本架構內容,就像是研究的前言、材料方法、結果、討論、文獻引用⋯⋯等等。 當然,撰寫永續報告書也有這樣的規範,那就是永續報告書的「準則」,不同準則的架構跟方向會有些不大相同(之後還有針對財務會計上的揭露準則,大家不要混淆囉)。目前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的第三條中,明訂使用GRI準則來製作企業的永續報告書,所以推薦大家要撰寫永續報告書的話,可以優先參考GRI永續報告書的準則,再搭配其他的揭露準則來依循。 而在GRI的準則裡,要求企業要公開揭露「其對於經濟、環境及人群(包含其人權)最顯著的衝擊,與組織如何管理此類衝擊。」(2021,GRI永續性報導準則) 簡單來說,就是這份報告書要揭露的範圍,要涵蓋經濟、環境、社會的面向,並提出企業在這些面向裡,最具影響與衝擊的事情,公開影響的程度以及如何來因應與管理,並要回應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包括:政府、員工、客戶、供應商、股東、在地居民⋯⋯等,所有會受到影響的人都應該要回應。不過如果要全面都盤點清楚,才能撰寫報告的話,實務面不太可能達成,所以裡面還有用「要求」、「指引」、「建議」來區隔,「要求」也就是必需要揭露的部分,像是至少要寫出「最」具影響與衝擊的事情。 除了內容的範圍與面向之外,在GRI 報告書的準則裡,還可以分三個部分來依循,就是通用、行業與主題。 GRI準則是提供一個框架與邏輯,來幫助使用者在撰寫報告書,並評估企業是否符合這些文件所設定的期待,但是並沒有設定門檻、目標、標的,也沒有提出任何評判好或壞的績效標竿,所以只要在這個框架與邏輯下,不論是什麼樣的事件、規模、影響與衝擊,都可以自行做公開揭露,而按照上述所說的準則來撰寫之後,一本永續報告書大致的輪廓也會就出現囉~ 參考資訊: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標準 繁體中文翻譯版》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如何準備及編製永續報告書手冊》 永續產業發展期刊《ESG資訊揭露與綠色金融3.0新趨勢》
2024/07/05
一個人的永續|永續的模樣
在【殺頭的「生意」非生意】與【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談到國際上的永續目標,也談了企業的永續指標,那對個人而言呢? 每次在談永續時,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環保的問題,好像「不」永續就是指環境被破壞,但其實無法永續的原因,可能不全然都是環境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簡單、更貼近生活,我們就從離生活比較近的事情來舉個例吧! 以「培養興趣」這件事來說,它不論是對大人或小孩都能帶來不少的好處,像是能幫助我們去探索自己、讓生活變得更充實與豐富、提升自我的認同與自信⋯⋯等等。聽起來這件事好處真的不少,但從坊間充斥著各種教人如何培養興趣的書籍與資料,我們就不難發現到,培養興趣雖然好處多多,但要能持續做下去好像又沒這麼簡單。 興趣聽起來好像是一件做了會高興,而且還很有趣的事,那為什麼還會無法持續進行呢? 我們把這些無法讓人持續的成因,分成心理、生理與外部這三個層面來看。 在心理層面,要對一件事持續保有熱情,真的是不容易,當這件事失去新鮮感、挑戰太簡單或太困難、回饋的機制太慢、受到身旁的人反對,甚至行為被定價之後,都有可能讓人無法持續。即使我們對外跟別人說這是我的「興趣」,但在空閒時也不太會去做,缺乏可以持續進行的動力。(裡面的心理機轉,我還不太能用三言兩語說清楚,但有興趣的人,不妨去看看《心流》、《原子習慣》、《恆毅力》這些的書籍~) 在生理層面,要能持續做一件事,當然這件事情本身必須要對身體是有益,或是說對身體是沒有太大負擔的,不然就算對這件事的熱情不減,也還是有可能因為身體上的負擔或負荷太大,而無法持續,不過若只是體能與肌力上還無法負擔,倒是可以藉由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成。 而在外部層面,則可能與維持這件事的「成本」有關,像是要維持這件興趣需要的代價(這樣好像說的有點重XD)是什麼?有些興趣可能需要付出的是金錢上的成本、有的則是時間上的成本、有或者是環境上的成本,因為每個人在意的事情不同,對於這些「成本」換成的「代價」,感受自然也會不同。 以「培養興趣」作為例子來看,就會發現「環境」也只是能否持續的一個面向而已,還記得上一篇【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裡提到的永續思維轉換,以同心圓描繪出的永續藍圖,換句話說,我們的收入來源(經濟),不能是世界上其他人的血汗(社會),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與行為(社會),也不能造成自然的危害(環境)。 這樣講起來,好像期望生活要能永續,我們的日常就得步步為營,但是這樣的標準好高、好難呀~而且永續涉及的層面太廣,如果一下子要關注這麼多的事,生活真的會變的很難過(這樣太不永續),所以要怎麼永續要怎麼做才好呢? 我的建議是從自己最有感覺的事情著手,而且不論這件事是大或小,是個人、社會或環境,像是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維持身體健康、幫助需要的人、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都可以,但要有意識的覺察,或紀錄自己是否真的有持續執行這件事,當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它會像漣漪一樣往外擴散,像是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會注意好的飲食,可能慢慢地就會去注意這些食材的生產方式,而身邊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雖然這個方式很慢,但是比較能讓我們堅持做下去,而也只有堅持做下去,我們才有機會真的改變現有的情況,讓人與人、人與萬物、人與自然能迎來和諧共生的那一天,你心中的永續又是什麼模樣呢?
2024/07/01
企業永續指標ESG|離不開的環境、社會與經濟
上一篇【企業永續指標ESG|殺頭的「生意」非生意】我們談到了企業社會責任(CSR),這次我們來談談永續目標(SDGs)與企業永續指標(ESG)。 這幾年有在關注國際動態的話,應該對「永續目標」這個詞彙並不陌生,為什麼永續目標會在國際會議上常常出現,甚至是各目標的小圖示,也常常在許多不同的地方被標示與使用,永續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就簡單的說明一下好了~ 永續目標是什麼? 現在常聽到的永續目標,是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的《2030 永續發展議程 》中,所提出的 17 個目標項目,用意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明確的指標,呼籲所有國家要採取具體的行動,並透過檢視這些項目與問題,讓人與地球的現在和未來都能和平共榮。若真要追溯它的起源,或許可以從1972年的斯德哥爾摩宣言談起,或是1992年在巴西里約的那一場地球高峰會,簽署《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奠定現在永續發展的基礎。(對這段歷程發展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聯合國的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有相關的資料可以瀏覽) 在永續目標的17個項目裡,涵蓋了永續涉及到的三個主要面向:社會、經濟及環境。像是社會面就可以對應到貧窮、飢餓、健康⋯⋯等;經濟面可以對應到能源、就業、工業⋯⋯等;環境面則可以對應到氣候變遷、海洋與陸域生態。 而說到社會、經濟及環境這三個面向,你有沒有聯想到在〈殺頭的「生意」非生意〉這片文章中,我們有談到約翰・艾金頓的三重底線概念呢?(可以回上一篇複習一下:)沒錯,其實這兩者所談的永續是同一件事情,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在《2030 永續發展議程 》中訂出的永續目標(SDGs),對象是給各國的政府,所以涵蓋的層級比較廣,甚至包含到國家政策與立法的部分,而三重底線的目標對象是企業。 雖然三重底線有提到企業對環境、社會與經濟的責任,但這樣的「責任」具體而言是什麼,卻沒有提出很明確的作法與指引,所以在 2004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就提出了ESG的概念,用來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前情提要了這麼久,終於要來說企業永續指標ESG了) 是什麼永續目標? ESG這三個英文字,分別就是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透過揭露企業在這三個面向的管理情況(永續報告書),提供大眾來評估企業是否有負起想對應、合理的責任,管理上會有需要質化、量化的數據,也有針對實際作為上的描述性文字,輔以說明企業在這些部分的管理方式。所以不少人會說企業社會責任(CSR)是在談永續的概念,而企業永續經指標(ESG)則是其中一種具體的指引與衡量方式。 環境面: 企業需要檢視生產與服務的過程裡,對環境的衝擊與危害。目前評估的重點在碳排放量、污染與廢棄物管理、回收,以及生物多樣性維護措施⋯⋯等等。 社會面: 企業需要回應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在生產的同時也負起社會層面的責任。目前評估的重點在內部員工的福祉、職場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對當地社區的回饋⋯⋯等等。 公司治理面: 企業需要考量自身的營收、商譽、風險以及未來發展。目前評估的重點在企業的財務狀況、董事名單、投資人權利、產業發展、內外部的風險管理⋯⋯等等。 從三重底線走到ESG,雖然在永續發展的原則與概念上(三者兼顧)是相似的,但在思維上其實有很大的調整,早期認為社會、經濟、環境三者同等重要,所以是各自獨立且等大的圓。而現在的永續思維上,認為經濟發展是仰賴社會所乘載,並以追求人類福祉為目的,所以經濟發展不能大於社會;而人類社會發展是仰賴自然所給予,並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的,所以社會發展不能大於環境。 不知道大家心中永續的未來,長的是什麼模樣? 而現在的永續之道跟你想的模樣相似嗎? 17項永續目標(SDGs) 消除貧窮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消除飢餓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健康與福祉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優質教育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性別平等 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淨水與衛生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的起、可靠的、永續的,以及現代的能源 就業與經濟成長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消弭不平等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永續城鄉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責任消費與生產 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氣候行動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2024/06/28
企業永續指標ESG|殺頭的「生意」非生意
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點出商場上的現實,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如果賺不到錢那還做什麼生意?所以為了賺錢,用盡各種手段也無妨⋯⋯。 (等等,上面這段話怎麼聽起來怪怪的。沒錯,我也覺得那只是用文字在包裝一件壞事罷了) 1923年,英國學者奧利佛・薛爾頓(Oliver Sheldon),在進行企業考察時,提出企業在道德層面上,應該也要肩負起部分的社會責任,並在他的著作《管理哲學》中,提出了企業的道德與社會責任的概念。而現在常用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一詞,則源至美國經濟學家霍華德.鮑文(Howard Bowen),於1953年出版的《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一書中。 鮑文認為企業的行為應該要符合社會價值觀,以及整體的社會目標,並且不只是在道德的層次上,而是企業有實際的「義務」要做到這些事,但這時候企業社會責任都還只是自願、自發性的行動。到了1979 年,美國喬治亞大的教授,阿奇・卡羅爾(Archie Carroll),把具體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四種責任架構起金字塔形式的圖像,由下到上分別為:經濟、法律、倫理、慈善,可以看得出來此時的企業社會責任,還是圍繞在經濟與社會的面向。 直到1997年,英國學者約翰・艾金頓(John 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在強調企業在追求利潤時,必須考量到企業對環境、社會與經濟的責任,所有的發展都應該建立顧及這三個面向的底線上,才能在環境、社會與經濟上共存共榮。若是跨過這些底線,企業的經營就會出問題:像是環境被消耗與破壞、剝削勞工與社會對立、還有營運上的危急⋯⋯等等。而這個概念,也可說是讓企業的社會責任導向永續經營的基礎,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要來要繼續談的內容。 快速看完企業社會責任的前世今生後,我想稍微分享我看見的發展歷程與潛在的問題。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與觀念剛被建立時,有許多企業舉辦慈善晚會、公益活動的動機是希望透過提升企業形象,獲得社會的支持,創造更多的「利潤」。但這件事在本質上,還是圍繞著「獲利」在推動,所以這些行為反而很像企業的對外宣傳行銷,而且如果缺乏「獲利」這類的外部誘因,企業便很難繼續執行這件事。 而且把企業的資助、回饋方式,當成是補償環境或社會的機制,那其實並不會真正改善環境與社會的問題,只要企業的獲利或生產模式,依舊是在消耗自然資源與環境,或是犧牲勞工權益來獲取利潤,那這些資助與回饋就只是九牛一毛罷了,漂白或漂綠的企業,若沒有被消費者察覺,那就會讓這個過程繼續循環,問題也就持續被惡化。 回到開頭的那段話吧!對我來說,殺頭的「生意」未必真的是筆「生意」,那就只是用生意來美化了惡行,難道我們會把「詐騙」的行為,當成是一份工作或買賣嗎?拿錢做壞事絕不能被稱為生意,不然不拿錢做壞事,難道還可以說自己在做「志工」? 是時候好好來檢視我們的消費行為,以及企業的生產模式了,不然這個世界的是非黑白也會越變越模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