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議題
2024/11/11
永續餐桌——食材生產篇|雞蛋也有身分證!?
永續餐桌系列專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所有料理的最前端——食材的生產地。 食材的健康與高品質是料理美味的基礎,同時也是餐桌永續的重要關鍵,一個永續的生產方式,不能只是在農漁牧產品的表面(外觀、包裝、行銷)下功夫,而是要能在生產的過程中,考量到環境、生態、經濟動植物與人的需求,達到低碳、低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動物友善、食品安全健康⋯⋯等等的要求,實踐生活、生產、生態共好的目標,除此之外,還得要通過市場的考驗,才能「永續」的為我們提供良好的農漁牧產。(要成為一位永續的生產者,其實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需要消費者好好保護呀!) 坐在餐桌上的我們,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漁牧的生產者,但透過食材與飲食的消費,能讓我們發揮影響力,來左右生產鏈的方向,支持永續的生產者。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說:「好!我願意,那可以教我怎麼簡單的辨識與選擇這些食材呢?」 這時候各種的標章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啦! 這次我們就以最常見的食材——雞蛋為例,帶大家認識常見的雞蛋生產方式,以及如何透過雞蛋上的數字與英文標示,挑選出你我心中的好蛋吧! 雞蛋上的數字與英文標示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把它稱作是「雞蛋的身分證」,上排英文與數字串表示溯源編碼,包含牧場和洗蛋場編號;而下排是包裝日期和飼養方式代碼,依據雞蛋上標示的英文字母,可以分為以下幾種:O, F, B, E, C,那每一種英文字母又代表著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一一說明。 O:有機生產(Organic),雞隻飼養的方式需符合動物福祉的放牧方式,餵食有機飼料與環境中可能有的的蟲隻或有機蔬果廚餘等,此種生產方式在台灣目前較少,因為畜產品因生產門檻高,對動物用藥有嚴格規定、飼養管理需符合動物福祉、且必須提供充足之有機飼料等,所以較難取得有機的驗證。 F:放牧生產(Free range),雞隻可於室內及戶外之地面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 800 平方公分,戶外環境的排水良好、設有遮蔽與遮陰來保護雞隻不會受到惡劣天氣與天敵的攻擊,除了有較大且較完善的室內外生活場域,雞隻們可較自由的跑跳、展翅,滿足了動物本能,對於雞隻的身心較為健康。 B:平飼生產(Barn),雞隻可於室內或戶外之床面或地面上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 800 平方公分,以及多層棲架來滿足雞隻在高處歇息的本能,相對於籠飼雞隻有較立體的生活空間,但相較於放牧所提供的戶外空間並無相對嚴格的要求。 E:豐富化籠飼生產(Enriched cage),雞隻飼養在籠子內,每隻雞活動面積應達750 平方公分以上,降低龍內的雞隻密度,且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如巢箱、磨爪、可誘發雞隻扒地及覓食等自然行為之設施,飼養方式與籠飼並無太大差異。 C:一般籠飼生產(Cage),雞隻飼養在籠子裏面,並無提供滿足雞隻行為所需的基本設施,一般大約2~4隻母雞飼養在只有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裡,雖然方便管理,但每隻雞並無適當的生活空間與滿足生活的需求,在過小的空間中生活,容易造成雞隻身心不健康。 但在超市中,仍舊會發現沒有編碼的雞蛋,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目前僅規定「洗選蛋」需噴印編碼,如果大家挑選未洗選的蛋品,可以確認外包裝上是否標註飼養方式,例如「平飼、放牧等」,或是動物福利、人道友善等不同的標章,也可以作為大家挑選雞蛋的參考依據。 下次你進到超市,看著琳瑯滿目的雞蛋時,心中是否會有不同的選擇,能不能從雞蛋的身分證上,讀出蛋農為雞隻的福祉,所做的努力呢? 資料來源: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https://www.moa.gov.tw/redirect_files.php?id=14963
生活議題
2024/10/28
調撥時間的魔法|日光節約時間
在10月27日歐洲中部時間的凌晨3點,歐盟地區會一起調慢時間1小時,這代表著今年歐洲的夏令時間到了尾聲⋯⋯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並沒有分夏、冬令時間,因為在低緯度地區,一年之中的日照時間變化並不算大,所以不會特別透過調整時間來改變作息,換取更多在日光下活動的機會,但對於離赤道遠、緯度高的地區來說,全年度的日照時間變化可是相當很大的,以極端的南北極圈內來說,甚至會有2到3個月的永晝與永夜發生,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日照時間差異,在許多中高緯度地區的國家,會使用日光節約時間(或稱夏、冬令時間),來賺取更多在日光下的活動時間。 最早提出現代夏令時間概念的人,是一位紐西蘭的昆蟲學者喬治·哈德遜。因為他是利用下班後的閒暇時間去採集昆蟲,所以很在意下班後還有多少的日光時間能去做採集,於是他就想到夏天的時候,太陽早早就會升起,那何不早點開始工作?這樣的話,下班之後還能有好幾小時的日光時間,這樣就能有更多時間去戶外採集昆蟲了。 而真正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哈德遜想到了這個方法,而是他把腦袋裡的想法實際付諸行動。在1895年時,他向惠靈頓哲學學會提交了一篇論文,提議大家在夏季時,把時鐘往前撥動(提早)兩小時,這樣就可以獲得到更多的白晝時間,並傳達使用夏令時間能帶來的好處。 而時至今日,已有許多地區實行夏、冬令時間來調整作息,而較多的日光時間,確實有帶來一些身心上的益處,但近年來也漸漸開始有人提出不同的聲音,認為這樣突然調快、慢時間的做法,會帶來額外的心理或生理壓力,造成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以及行車與工作時的安全,認為應該取消這項調撥時間的政策。 現在人的生活方式與工作型態差異很大,我們就算知道採用日光節約時間的利弊,也實在很難去評估如何調撥時間,才能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好處,再加上現在國際間的交流頻繁,調整時間所影響到的層面,有時還可能會擴及到其他各國,我想這就是為何好幾年前,各地就有提出要廢除這項政策的討論,但多數政府還是遲遲不敢更動吧! 希望藉由這篇日光節約時間的文章,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時間」運用的問題,雖然台灣夏冬之間,沒有這麼大幅度的日照長短差異,但透過些微的作息調整,我們還是可以為自己來賺取一些可用的日光與黑夜時間,而或許這一些的變動,就能提供我們突破現有框架,來達到節能、淨零的環境目標,或是能從本質調整對時間的使用方法,賺回與家人相處的幸福感~
生活議題
2024/09/30
氣候變遷 X 糧食|糧食意識
氣候變遷,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日漸加劇也加速,而帶來的各種天氣與環境變化,更是衝擊著人類現有的生活方式。 氣候變遷與糧食之間,並非單向的影響,我們從糧食的生產面向出發,我們看見現代化農業解決了人口成長下的糧食危及,但也看見它衍生出的碳排放、土地利用、環境污染、甚至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而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極端天氣型態,或是全球不斷升溫的暖化問題,都是對糧食生產的一大挑戰,有的農學家積極尋找耐旱、耐澇的農牧作物與生產方式,有的科學家試圖打造能對抗外在氣候的生產環境,也有農民已經提前部署,引進適合在未來環境條件下生長的作物。大家都試圖想找到在氣候變遷下的糧食生產解方。 而多數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該從何著手改變呢? 我想那就是從建立糧食意識開始做起吧! 主動去暸解不同糧食的生產過程,知道不同農法與標章所代表的意涵,注意各種食物的碳足跡,減少對糧食的過度消費與浪費,注意均衡的飲食,適當的減少畜牧產品的比例⋯⋯。不只是做出選擇,也需要理解要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以及背後實際的生產情形,幫助我們透過糧食的購買選擇上,去支持到能提供環境正向循環的糧食生產者. 以前為了暸解不同的農法,接觸過許多農法,以及許多的農業標章,也常常會有人問:「如果是你來選,你會選擇買哪種農法或哪種標章的作物?」其實,每種農法與標章,都有一些限制與優劣勢,實在很難直接說出哪種方式與認證最好,但長年的觀察下來,我覺得「生產者」就是最好的識別。 好的生產者會留意對環境與土地好的農法,不斷地去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式,來回饋生產的土地與環境,而好的糧食意識,也不該只是停留在選擇哪種糧食好,或是哪種農法最好而已,而是要能去理解這些問題,並持續更新這些資訊。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與對錯,只能不斷地調整做出「當下」最適合、最適切的選擇。
生活議題
2024/09/23
氣候變遷 X 糧食|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在不同的層面上,所使用的定義會有所不同,而全球在談論到這項議題時,最常使用的定義是1996年在世界糧食高峰會(The World Food Summit)上,所提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以實質和經濟上獲取到足夠、安全和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對飲食的需要和口味,維持活力且健康的生活」,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CFS)目前對糧食安全的描述也是採用同樣的說明。 在這一定義下,糧食安全囊括:供應(availability)、取得(access)、利用(utilization)和穩定(stability)四個面向。 供應(availability)指的是糧食供給上的充足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人人有飯吃」,可以說是最基本的面向,雖然糧食的充足與否,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糧食數量,但在這一面向的評估中,其實還包含有糧食的品質,以及多樣性。 取得(access)指的是糧食取得的管道(權利),包含實際上與經濟上的糧食可取得性。許多的統計資料顯示,造成飢餓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糧食總量上的不足,反而是因為缺乏取得糧食的管道或權利。管道的缺乏可以是物理上的距離過遠、運輸不易,導致地區上的糧食分配不均,但也可能是經濟上的糧食價格,或是取得的糧食品質不佳、營養不足。 利用(utilization)指的是糧食在利用上的安全性。可以說是注重在糧食變成「安全食物」的過程,舉例來說,不少的糧食都需要烹煮的過程,才能成為滿足生理健康與營養平衡的食物,而過程中所需的燃料、乾淨的水、衛生的環境,以及狀態良好的食材(糧食),就是糧食利用安全上會評估的部分,可以看出「糧食安全」的評估,並不只有在糧食本身。 穩定(stability)指的是糧食在供應與取得上,要能不受環境的影響。以現在的說法,就是要有永續與韌性的糧食供應與取得方式,能夠面對各種的挑戰與衝擊,像是如何對應氣候變遷或極端天氣帶來的糧食生產與供應問題,或是戰爭、政治與經濟所導致的糧食在取得上的困境,這就是以穩定性來評估糧食安全與否時,會考量到的問題。 氣候變遷會影響到糧食的生產,衝擊糧食供應系統,這在上一篇【糧食生產的氣候挑戰】已經有提到,但事實上氣候變遷的影響,並不只有在糧食安全的供應上,對於取得、利用與穩定都會有所衝擊。氣候變遷會導致原有的運輸系統延誤或停擺,像是缺雨導致巴拿馬運河乾涸,讓全球海運停擺,糧食的運送與保存都出現問題,影響到糧食安全上取得的問題。 而氣候變遷帶來的強降雨,又會導致低窪地區發生水災,導致的疫病散播、作物的生長不良,在礦區或是工業區附近,還可能導致重金屬或有害物質跟著水蔓延,進入到土壤與作物之中,後續的水質與衛生問題,更是直接影響到糧食安全中,糧食利用安全的問題。 現代化的糧食生產,會釋放溫室氣體加速氣候變遷,而氣候變遷又會回過頭影響到糧食的安全,面對這樣負向循環,我們該建立什麼樣的糧食意識,來反轉糧食與氣候變遷的困境呢?
生活議題
2024/09/16
氣候變遷 X 糧食|糧食生產的氣候挑戰
氣候變遷,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暖化、海平面上升,這會對糧食的生產,產生什麼樣的衝擊? 有些海島國家(像是馬爾地夫),正面臨著土地要被海水吞噬的困境,失去耕作、種植作物的空間;但在一些高緯度地區,反而因為暖化的影響,讓作物有更多的生長時間,耕地有更高的產量。 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很難斷言、評估暖化對整體糧食「產量」有多大的影響,但肯定的是,要面對未來多變的氣候挑戰,需要更多的農業知識與經驗技術,所以往往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地區,都是低、中等收入的國家,人均消耗的資源少,卻受到最大的考驗。這也如同在談到糧食短缺、因飢餓導致的死亡問題時,在高收入的國家中,這類問題的比例不高,相反的卻是糧食浪費與營養過剩的問題。 要達到「消除飢餓」的這個目標,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全球糧食的分配不均。 氣候變遷,確實會導致特定地區的糧食減產,但長遠來說,最讓人擔心的問題,還是全球糧食供應系統的瓦解,以及糧食安全的風險提高。 為什麼氣候變遷會衝擊糧食供應系統呢? 氣候變遷,不僅僅是暖化的議題,另一個需要被關注的情況,是持續加劇且頻率增加的極端天氣型態,這可能才是真正考驗著農業生產的一大問題。以台灣為例,降雨的天數集中,讓每小時/每日的降雨量不斷攀升,帶來淹水、土石流失的問題;而降雨的天數集中,也表示不下雨的天數增加,則帶來缺水、乾旱的問題。這兩種情況對於農業生產來說,都絕對不會是好事, 不僅考驗作物對於水的耐受程度,也考驗農民與水利單位對水資源的調配能力。 而作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若在生長的過程中,遇到極端、強烈的天氣,可能就會造成很大的農損,不僅讓糧食的供給出問題,也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與生計,降低從事農業人口的意願,若是沒有人願意下田耕作,糧食的自給率就會下降,民生必需品過度依賴進口,也會有潛在的安全問題,只要運輸上出了一些狀況,島上立即就會出現缺糧的危急。 而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問題,也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全球各地也都正面臨到各式各樣的挑戰,並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案,像在一些溫帶地區,已經開始嘗試種植熱帶作物;或是各農業研究單位,都在尋找耐熱、耐旱,或是耐水淹的作物;又或是想透過智慧農業的溫室栽培方式,打造隔絕外在環境條件的垂直農場。 如何調適、打造具有韌性的糧食供應系統,是目前全球的一大挑戰。畢竟,就算其他產業發展的再蓬勃,只要缺發糧食的供應,人類也無法生存下去呀!
生活議題
2024/09/09
【氣候變遷 X 糧食|食當令也要食當地】
從《自然食物》期刊,在2023年5月刊登的〈低碳食物可以減少全球生態與健康成本〉研究結果來看,改變習慣選擇低碳的飲食方式,似乎也是一個解救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良方,但是要改變「習慣」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尤其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更是深受各種商業活動,與美食流行文化的影響,想要翻轉現有的飲食方式,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來。 永續的低碳飲食是一種概念,並不用急著在行為上一步到位,而是要將重點放在自己現在可以做到,也能接受的部分出發,才有可能慢慢去改變、做調整,成為長期的行動。不論是可以接受完全蔬食、或是部分蔬食都很好,又或是不急著改變飲食的類型,而是從食材的種類與產地著手,挑選當季、當地的食材,也都是很好的「減碳」飲食方式。 既然如此,這次就來說說,選擇當季與當地的食材,與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關係吧~ 順應季節挑選當季的食材,對消費者而言,不僅能享受到盛產期的親民價格,還能享用到新鮮、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可說是物美價廉。除此之外,也能降低因為食材保鮮、保存,或是為了在非產季來生產,所需要耗費額外的能源、肥料與農藥,不僅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也可能會增加土地的負擔。 人在何地,就吃何地食材的當地料理,不僅能享受到產地價格,還能享用到當地的風土特色,藉由食物品嘗到當地氣候、土地孕育出的滋味,而且減少食材的運送與途中的保存,就能降低能源耗費與碳排放,也降地食材在層層轉運的過程中,遭受到汙染或變質的風險,對食用上的健康風險產生疑慮。 特別說一下,食物里程的概念,是指食物從食材的產地,到我們吃下肚之前,過程中所有的移動距離,像是經過運輸、後加工,到銷售的通路,這些距離都要累加上去喔! 舉例來說,鄰居小農生產的稻米,先被送去食品加工廠做成飯糰,再被送去巷口的便利商店,最後才被你帶回來,那過程中的所有路途,都要加起來才是真正的食物里程,所以想要降低食物的里程,不妨找選用在地食材的餐飲店,或是選購在地食材親自下廚開始唷!
生活議題
2024/09/02
氣候變遷 X 糧食|低碳食物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衝擊著全球的糧食生產系統,未來在糧食生產上,不僅要面對越來越熱的氣候,還要面對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但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是單向的,因應現代化的飲食習慣與全球人口,糧食生產也不斷地在演進,作物的規模化與單一化,以及導入工業生產的方式後,農產品的整體效率與產值大幅提升,但也消耗了更多的能源與資源,也帶來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加速了全球暖化的進程。 根據2021年《自然食物》期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現代化的全球糧食供應系統,所產生出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占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中造成高碳排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農業的生產方式與生產時的土地利用方式(71%),其餘的排碳是來自於生產供應鏈的各種活動,像是銷售、運輸、消費、燃料的生產、廢棄物的管理、工業化流程和包裝⋯⋯等。 2023年,在《自然食物》的期刊上,有一篇名為〈低碳食物可以減少全球生態與健康成本〉的研究,文章中提到糧食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環境影響,像是生態和社會、經濟成本,並未完全的反映在生產者或消費者所支付的價格中,也就是説我們支付在糧食上的費用,並沒有包含對環境的衝擊,所以就容易產生糧食的浪費,或持續維持對環境的負面衝擊。 研究中還談論到透過改變飲食、減少食物浪費、改善農業現況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能有效減少糧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研究發現,在改變飲食上能有效的改善糧食生產上的排碳問題,而且並不需要新的技術與創新,是立即就可做到的行動。而且選用低碳的食物,不僅能改善氣候的衝擊,可能還會降低健康上負擔,對全體人類的健康上帶來好處,降低生態與健康上的成本。 *整體來說,動物性的食物在碳排放量上,會比植物性食物的碳排高出10至50倍,所以最簡單判斷與選擇低碳食物的方式,就是選用植物性食物。除了食物的種類以外,選用當地、當季的食材,也能減少運送與冷藏保存上的能源消耗,減少食物的碳排放唷~ 參考文獻: Elysia, L., Miao, G. & Gonzalo, G. Low-carbon diets can reduce global ecological and health costs. Nat. Food 4, 394–406 (2023) Crippa, M. et al. Food systems are responsible for a third of global anthropogenic GHG emissions. Nat. Food 2, 198–209 (2021).
永續目標SDGs
2024/08/23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後記】
看了許多企業的永續報告書後,可以感受到不同企業在永續上的努力,真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有的在低碳能源上做準備、有的在原物料上做調整、有的在製程上減少資源浪費、有的在廢棄物循環上做巧思,初看到這些解決方案與目標時,真的會讓人感覺滿是希望,但再進一步仔細思考後,卻又會發現有些方案與目標,似乎並沒有解決主要的問題,而是透過轉嫁或中和的方式,來讓帳面上呈現出好看的數值與畫面,有漂綠或是假永續的嫌疑。 這時候不禁會讓人去思考,這到底是一本報告書究竟是為「誰」而做的? 是為了業主或政府的要求而做、是為了符合國際規範而做、又或是為了企業的形象與宣傳而做。我想每個企業的目的與出發點,應該都各有不同,但不論是自發性而做(我想比例上應該極少),或是被業主與政府要求,而趕鴨子上架,都應該先停下來想想,要為誰而做?要如何而做? 既然是一本永續報告書,那麼「心態」上的永續就很重要,一間很會賺錢的公司,或是一間很照顧環境與工作夥伴的公司,都不一定是一間很永續的公司。透過永續報告書的書寫,可以幫助企業檢視自己的經營與生產,是否走在永續的路上。 不少人說:「一本永續報告書,就是一本企業行為(行動)的記錄簿。」 透過永續報告書,讓企業盤點自己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這三個面向上所做的事情,並且一一紀錄下來,再藉由各階段的目標設定,持續往永續的路上邁進。 目前各企業第一版的永續報告書,大致上都是2023年出版(2022年的報告書),所以目前可以說還在摸索與起步的階段。既然大家都才剛起步,那麼趁此機會好好來盤點企業不足之處,並揭露出真實的現況,並訂出一個合理的目標來執行,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比起在這時候提出搽脂抹粉、看似漂亮的永續報告書,大家更會接受真實揭露出目前的現況,並訂出計畫有誠意做出改善與調整的企業。 若是企業的董事長或永續長,表現出交作業的「心態」,那麼不只是無法讓企業真正往永續前進,當未來全球加重永續推展的力道時,可能現在做的報告便毫無參考價值,不僅要再花資源重新盤點,也浪費掉大好的準備「時間」,讓自己迫在眉梢。而搽脂抹粉的報告書,不僅是欺人騙己,更有可能在被識破後,背上漂綠企業的惡名,引發企業的公關危機,這都是應該去考量與避免的問題呀! 台灣許多的企業,都有良好的生產技術,所以不少的產品都外銷到全球各地,隨著全球化貿易的影響,世界各地工商業行為所衍生出的負面影響,早已不在只是生產地或消費地的問題,像是全球的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現代工業下的人權問題,都已是全球的課題,也促成碳關稅的制定,或是各經濟體的要求與協定,永續成為全球企業未來不得不去面對的課題,如果能在起步就能有好的「心態」,不僅能藉此盤點自己往永續靠近,也能避免掉入陷阱與迷失,讓企業沒時間準備或引發不必要的公關危機。
永續目標SDGs
2024/08/19
企業永續指標ESG|永續報告書——社會與公司治理篇
在一份完整的永續報告書中,先前提到的「碳盤查」是屬於ESG中,「E」的部分,那S跟G又有哪些需要揭露,或是可以優化的部分呢? 在社會面向(S)的部分 ,是要揭露公司在處理利害關係人權益上的資訊,從上游的供應商、公司內部的員工、下游的銷售通路商,到使用產品的消費者,都是在這個面向中需要關注的範圍,甚至是對公司所在地附近社區的影響,都需要涵蓋進來。 在這面向之中,企業不論是對上下游廠商,或是消費端的規範或管理,都是比較間接的影響,依控管的能力而言,最直接受到企業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可以說是公司內部的工作夥伴,所以提供一個友善的職場環境,也是社會面向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一塊。 一個友善的職場環境中,需要做到讓企業裡一起工作的同事,能兼顧工作與生活,讓兩者能達到平衡,像是導入多元、平等、共融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管理方式,打造在生活、工作、對待上都很友善的職場環境。麥肯錫針對創造多元共融(DEI)的職場,提供五個目標:提高各管理職位的多元性、加強管理者的共融力、評核制度公平且公開透明化、積極處理職場中的偏見與歧視問題、創造有歸屬感的企業文化。 多元共融(DEI)多元(Diversity)多元是指工作夥伴在背景、特質的多樣性,應該在符合能力條件下,盡可能的涵蓋多元多面向的工作夥伴。背景的部分,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年齡、種族、性取向⋯⋯等等。公平(Equity)公平是指讓多元的工作夥伴能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而並非只是齊頭式的平等,要讓每個在組織內的夥伴,都要擁有公平的待遇、機會與晉升的可能。共融(Inclusion)共融是指要尊重、接納多元的工作夥伴,並鼓勵這些不同背景、特質的人員,表達出自己不同視角的看法,並融合這些多元的觀點,對公司做出實質的貢獻。 在公司治理面向(G)的部分 ,指的就是企業在經營面向上的表現,是否有維護到企業的名譽與利益,達到企業經營的永續發展。需要揭露的資訊,就是在公司營運上的各種大小事,像是董事會、會計與審計、商業倫理、反競爭措施、財務系統不穩定性、稅收透明度、內外部風險管理⋯⋯等。 這部分不只是談企業的獲利,更是談企業經營的理念與文化,如何透過治理的方式,來支持企業在環境、社會的永續面,持續的推動與發展,都是可以進一步去揭露與說明的資訊。 資料來源: 勞動部全球資訊網 臺灣證券交易所